历史背景介绍
在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前后将近使用了72万人力,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浩大。
直至秦始皇去世陵园都未修建完成,由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1年多才完成。传闻中,秦始皇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地宫,而兵马俑就是地宫的守卫者。
秦始皇兵马俑,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用陶土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陵园面积218万平方米。博物馆以秦始皇兵马俑为基础,在兵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遗址类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关于兵马俑的三个秘密
01
所有的兵马俑都是单眼皮
关于这个点一种说法是:因为秦始皇就是单眼皮,而且当时单眼皮居多。在古代,几乎所有皇后都是单眼皮,这是我国古代的审美观。
我国历史上呈现过屡次民族大交融,有许多民族彻底被汉族同化而自己的姓名却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所以说现在所谓的汉族人其实很多都有外来民族的血缘,就像唐朝皇室通常被说成是汉族,但他们有很大一部分鲜卑族血缘,而鲜卑族这个民族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它并没有被消除,而是被熔入了汉族中,其时在华夏的华夏民族后嗣都是单眼皮。
另一种说法是:兵马俑是仿真人而造,所以会出现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所以也会有单眼皮和双眼皮的区别,但由于双眼皮是通过颜料画上去的,经过时间的流逝和空气的氧化,现在所呈现的兵马俑统一为单眼皮。
02
没有相同一样的兵马俑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兵马俑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
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
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
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03
兵马俑并不是实心的
想必很多人都觉得兵马俑是实心的,秦俑的上半截,即头、躯干和臂部是空心的,而下半截,即腿、脚是实心的。上部空心,可以减少重量压力;下部实心,可使重心下移,类似不倒翁的原理,不易倾倒,并增加承压能力,陶马的结构也采用了这一原则。
◆ ◆ ◆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01
一号坑
景区中的一号俑坑,是最早发掘、面积最大的一个坑。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距现地表深4.5~6.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
根据试掘已出土陶俑、陶马的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兵马俑坑内约埋藏陶俑、陶马6000件,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一号坑也是目前拼凑最完成最令人震撼的一个展厅,你可以看到庞大的士兵陶俑军队矗立在俑坑内,表情形态各异,据说光是胡子的造型就有30多种,自己观察,每一个士兵都栩栩如生,从盔甲到表情,从武器到手掌上的纹路,无一不令人惊叹。
02
二号坑和三号坑
二号坑和三号坑分别在一号坑的两旁。和一号坑一样有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近2000件。有车兵、骑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种,排列整齐有序。
震撼虽然不如一号坑,但是因为每个俑坑的队伍、作用都不同,所以同样值得一看。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各异。
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铍、矛、戈、戟、殳、弩机以及大量的箭镞等。大部分兵器历经两千多年依然锋刃锐利,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
03
铜车马展厅
1980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20米、距现地表7.8米深的地下发掘出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这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青铜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每乘车前驾有四马,车上各有一御官俑。铜车马造型逼真,装饰华美,大量使用金银为饰品和构件,制作非常精巧,被誉为“青铜之冠”。
结束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大家一定要亲自去体验,去感受这一世界奇迹,去倾听历史的声音,寻觅历史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