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话昌图 | 历史中的复刻记忆—明十三陵
2020-01-03 网友投稿

昌平名胜图鉴,天子焉知生死道。

——帝王陵寝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皇家气派?琳琅满目的陪葬品?工艺出众的石像生……

——都不对,帝王陵寝最大的特色是风水好!

所以,在每一座帝王陵寝背后用力最大的是各色工匠、奴隶,而风水大师却是妥妥的C位出道。

东晋郭璞曾写过一本经典风水学著作——《葬书》。书中说,作为墓地,能具备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等条件,就算是上乘宝贵之地。听着好像很玄妙,但转化为大众语言,郭璞所说的条件,其实就是指靠山临水、枕山面水、背靠山峰、面临平原。

此言一出,后来者纷纷表示,太有道理了有木有,都开始以此为标准来寻找风水宝地。

据《兴国衣锦三僚廖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五年(1407年),风水大师廖均卿奉永乐旨意到北京考察风水。几经周折,廖均卿来到昌平黄土山(即今天寿山十三陵所在地),登高一看,高兴得不行,暗道这不就是“枕山面水”、“四势呈祥”的绝妙之地吗?于是上书明成祖称如将皇陵定在此处,则“玉烛清明,并立辰而永耀;金符浩荡,亘万古以长存;国祚无疆,邦家有庆。”

于是,明十三陵便迈开了历史的第一步。华表双标白玉栏,红门下马驻银鞍。朝霞照耀青袍色,翠滴松楸碧殿寒。明十三陵的建筑,以长陵为例,大体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从石牌坊经三孔石桥到大红门。这一段长1.25千米,是陵区建筑的第一个密集部分,也是序幕。

第二部分:从大红门至龙凤门。全长1.7千米,分布有神功圣德碑亭和多达36尊的石像生,是是陵区建筑的第一高潮。

第三部分:从龙凤门到陵宫门前。全长4.4千米,只分布着三座汉白玉石桥,表现为建筑上的疏散部分,是陵区建筑的低潮,但是,这个低潮是为即将到来的高潮而做的准备。

第四部分:陵宫。陵门、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顶,一个比一个雄伟,一个比一个高大,将陵区建筑推向了艺术的最高峰。这种错落有致的空间序列,不仅在个体艺术形象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通过不同功用建筑群体的有序安排,产生了震撼人心的群体艺术感染力。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其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千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比较中国历代皇帝陵墓,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帝陵墓葬建筑群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

从长陵神功圣德碑亭往北的800余米的区域内,矗立着12对石兽和6对石人,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翁仲”),雕工精细,造型生动,是珍贵的古代艺术。石像生的设置有着悠久的历史。文献记载,上古时代尧陵之前就有石雕的骆驼,周宣王墓前也列置有石鼓、石人、石猊、石虎、石羊、石马等,秦始皇陵前的石麒麟高达1丈3尺。

考古资料则证实,至迟在西汉中期的一些墓葬已置有石刻。保存至今的如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等石刻雕刻生动,为古代石雕艺术的珍品。南北朝时的帝陵也发现有石像生。如北魏孝庄帝静陵前曾出土双手握剑的石人,南朝帝后陵前则有带角的天禄和麒麟。这些石兽、石人在古代称作石仪卫,明朝以后称“石像生”。

十三陵石像生的排列顺序是石望柱、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武将、文臣和功臣。石兽相对排列于神道两侧,每一个石兽均有不同含义。其中,雄狮威武,而且善战;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辨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人。狮子和獬豸均是象征守陵的卫士。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骆驼和大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

日本刻本《文海披沙》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当初明成祖为他父亲朱元璋建碑时,因龟趺太高,石碑怎么也立不上去,可把管工程的人急坏了。一天,他梦见神人对他说:“想立此碑,必须龟不见碑,碑不见龟。”醒后,想了一想就明白了。到工地后,他叫人往龟背上运土,把龟埋起来,然后顺土坡将碑拉上去,等碑立起后,将土去掉就行了。此段史话虽然带有迷信色彩,然而“龟不见碑”的说法是合乎道理的。这种“堆土法”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说了这么多,不如你亲自来昌平看看吧~感受十三陵的文化!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