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景德,北有彭城”这个关于陶瓷的俗语,流传甚广,足见彭城这个冀南第一古镇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的地位。时至今日,这个历史小镇,完全可以称为一个民俗文化生活的大博物馆。
彭城建于宋代。宋代以后,由于陶瓷业的兴起,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村镇。据说,由于这里盛产陶瓷盆,陶瓷新产品到处皆是,人们俗称为“盆城”。后雅化为彭城。时有“千里彭城,日进斗金”之誉。该镇原属磁县管辖,1952年划归峰峰矿区。
彭城民俗文化的社区范围很大。北至羊角铺六朝磁窑遗址,南至二里沟元代磁窑遗址,西至富田商代遗址,东至响堂山,方圆五华里。新建城区完全抛开老镇。历史遗存的碗市街、草市口、大庙坡、前街、朱家窑、上窑、下窑窑场、小镇西阁城门等,百余条笼盔垒成的悠悠小巷,如山的渣堆、古城堡似的作坊洞、窑工们祈祷幸福的窑神庙、火神庙、五神庙等,基本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近年来,随着文物部门的发掘,已出土各类文物达万余件。据有关专家考证,彭城的陶瓷烧制业,北宋、明、清为历史鼎盛期。明代张应登先生的《游溢水鼓山记》载:“……彭城陶治之利甲天下,由滏河可达于京师。而居人万家,皆败瓮为墙壁。异哉!晨起,视陶陶之家,各为一厂,精粗大小,不同锻冶。入室,睹为缸者用双轮,一轮坐泥其上,一轮一人牵转,以便彼轮之作者,作者圆融快便入化矣!为碗者止一轮,自拨转止,而作亦如是。口之似此作者曰千人而多,似此厂者曰千所而少。岁输御用者若干器,不其甲天下哉!……”彭城作为磁州窑系的一个重要产地,其历史可追溯到7500年以前的“磁山文化”、“仰韶文化”时期,此地也有彩陶出现。在彭城古窑区内还出土有商殷时期的硬质灰陶三足鼎,已被发掘的东周至西汉古窑,均为封闭的“馒头形”窑顶。此烧制方法是古磁州窑的一大创举,一直被沿续至今。
进入现在的彭城古镇区,你会觉得相见恨晚。就古镇的九门相照、院院相通、四合院、窑洞等建筑格局就完全代表了北方民居的建筑风格。败瓮(瓷盔)焦砖垒就的墙壁,犹如童话中的古城堡,一个个口朝外的笼盔盔顶皆为一个粗犷的古钱币图案,悠悠连绵,带您进入一个梦幻般的仙境。百余条悠悠小巷明联暗通,且每条小巷口均蹲卧有避邪的镇物,或狮,或龟,或虎;口或张或闭,高则六尺低则尺余,目视耽耽,雄风犹存。巷道宽不盈三尺,墙高半丈有余;深则二里,短则不过百尺。穿越其间,观赏败瓮拼的图案,似圆似方,似鸟似兽,似连似断,弯弯拐拐,真是柳暗花明。一走到巷头宽街,会有一种穿肠之感,回味无穷。正如一首民谣唱到的那样:“彭城街,五里长,咯里拐弯笼盔墙。”
“馒头窑”作为彭城磁州窑的传统窑,仍有多处完整的遗存。它高三丈有余,周长十几丈,墙壁由笼盔垒成,壁厚约四尺,威武雄壮。生产用的作坊洞,长五、六十丈,壁二尺多厚,宽二丈许。顶有天窗,下有地火巷道,门口多低矮,二、三个口不等,顶圆拱形,下衬网砖,上为石灰加炉渣搅拌打造。其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独一无二。
如有兴趣的话,你会发现彭城窑场附近多有窑工们敬仰的窑神庙、火神庙、陶神庙遗址。目前较完整的有火神庙、五神庙。这反映了古时窑工生计艰辛,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平安发财的心境。近年,在古磁州窑遗址中发掘出一件元代瓷枕,枕上写有:“从轩辕之后,百灵立下磁窑……”据史料记载,百灵,即为柏翁(公元345年一?年),确有其人。
穿行小镇的大街小巷,你还会发现,不计其数的小窑场和瓷地摊,使你大开眼界,民风古朴、清新。走进作坊,你会看到肥肥的泥坨在窑工们的手里轻巧飞舞,或碗,或缸,或罐,或盆,或飞禽,或走兽,皆随意造就。画师全然不像大画家们那样醉酒作画,皱眉苦想,精心打稿;只是信手拈来,一手托瓶,一手执笔,刷、刷、刷只三两分钟,一瓶梅枝喜鹊便栩栩如生,跃然瓶上。一托板瓷坯重百余斤,窑工们手托两板在密密麻麻的架中,行走如飞,不碰不撞。您若有兴趣拿坯试试,准会手到坯坏,使你尴尬。不过不要着急,彭城人有句俗话:“打了碗,甭着急,彭城街的一把泥!”
彭城这块被滏河滋润过的土壤,竟如此肥沃,使今天的磁州窑系更加广大。并养育了伟大的革命先烈张兆丰这样优秀的儿子,让革命前辈陈赓将军、王维纲、黄华等同志的足迹深深留在沃土上…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发展,彭城正在成为我市又一个热门民俗文化旅游点。若在彭城小镇上信步闲游,在山似的千年渣堆上登高远望,随手捡上片古瓷片,到地摊上领略一番瓷贩的热情,迈进高门槛的茶馆听老窑工摆摆“龙门阵”......你肯定会觉得别有情趣,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