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邯郸地名源说】峰峰矿区——刻经洞
2020-01-03 网友投稿

刻经洞位于北响堂山石窟南部第三窟,因刻有经文,故名刻经洞。洞广7.7米,深5.3米。窟为三壁开龛佛殿窟,窟前原有廊檐和列柱,廊檐以上是第一号窟。窟内平面近方形,似马蹄形,三面宝坛之上,各雕有一铺七身造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胁侍。另雕二排小佛于壁,全窟大小造像共计300余尊。此窟除雕刻有极美的佛像、弟子、菩萨和廊内健壮的金刚力土外,还有窟内外勒刻佛经,窟内刻《无量义经》三方,窟外左边刻《无量寿・优波提舍偈文》,还在窟内外壁勒有八方摩崖刻经,共刻佛经四部。各高丈二,宽不等,计428行,每行百字,字径为寸字或寸半字的魏碑体。位于最后一部刻经的南面,是北齐唐邕的写经造像碑,此碑依山雕刻,下部原刻有龟座,上部雕凿二层盘顶帷幕式佛龛,皆一佛二菩萨,下层龛的本尊为善跏坐,左右菩萨为姿态优美的游戏坐(左舒像),上层龛的本尊和菩萨皆被盗,但两侧手捧贡盘仙果的供养天、火焰宝珠和承花卉,以及其下部宝坛上的胡跪供养人等,都是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碑中部勒刻碑文,内容为:“大齐…特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并州大中正、食司州濮阳郡、于长安县开国侯、晋阳郡开国公唐邕…“眷言法宝,是所归依。以为缣缃有坏,简策非久,金牒难求,皮纸易灭,于是发七处之印,开七宝之函,访莲花之书,命银钩之迹,…于鼓山石窟之所,写《维摩诘经》一部、《胜鬘经》一部、《孛经》一部、《弥勒成佛经》,起自天统四年三月与日,尽武平三年岁次王辰五月二十八日。……”此碑为石窟的开凿以及书法的研究等,都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它是响堂山石窟现存唯一的一处北齐题记。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