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只有去过这些胡同,才算真正了解北京这座城
2020-01-04 网友投稿

北京是现代的,北京是古老的。现代的北京高楼林立,马路宽敞,车流不息,各种先进的配套设施为生活、居住在北京的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古老的北京厚重沧桑,历史的痕迹比比皆是,不说那皇家的宫殿和园林,即使随便走进一条普普通通的胡同,也是故事多多。

1、以人名姓氏命名

北京的胡同不少,名字更是多了去了但大多是以人为中心,以人名姓氏来起的很多都是以民族英雄或达官贵人的名字来命名的。虎坊桥一代有个“潘家胡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里面住的都是潘家人呢,实际上是因明代水利专家“潘季训”而得名;交道口一代也有个“文丞相胡同”这是以南宋时期抗元丞相文天祥命名的,但文天祥可不住这儿,只是他的祠堂在胡同西边,为了让子孙缅怀这位英雄的精神,这条胡同也就得名“文丞相胡同”。

其实这样的胡同还有很多:韩家胡同,原名韩家潭胡同,只是因为胡同里有个大户人家修有大水潭;红星胡同,原名吴良大人胡同,明朝大将曾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赵登禹胡同,以抗日将领赵登禹将军命名;刘兰塑胡同,以元朝塑像家刘元命名

2、以生活为名

家家户户生活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胡同的名字里更能找到这些东西,那那条胡同也就因此得名。生活气息十足,也能感受当年的人文现象。柴火,过去人们生活做饭必备的材料以此命名的胡同更是数不胜数。柴儿胡同,辟才胡同(劈柴胡同)就是代表。米,更是人们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米市胡同、白米斜街、东(西)江米巷东江米巷您是不是觉得有点耳熟?没错,东江米巷也就是咱们今天的东交民巷。以油命名的胡同就少了许多,东西城有油房胡同,灯市口有油勺胡同这还是因为当年在胡同里有制油的商贩。事到如今,也纷纷改名退出历史舞台了。东城有条东马市大街,这就是以盐命名的,过去这里是制盐卖盐的大厂家它还有个老名,叫“盐店大院”。在老北京卖醋的店家少之又少,所以唯一以醋命名的胡同还是挨着衙门的酒醋局胡同就在酒醋局衙门的边儿上,酒醋局胡同也就是今天的国旺胡同。

一说茶,北京人就双眼放光了,北京人爱喝茶的习惯更是融入到胡同巷尾大(小)茶叶胡同,茶食胡同,茶儿胡同等。除了吃的,生活中玩的也别落下,花鸟鱼虫也是北京胡同名字里常见的元素,花枝胡同、草园胡同、金鱼胡同等等。

吃饱了玩完了也该上班了,胡同里以工作或者作坊命名的也不少:打磨厂胡同、油漆做胡同等等。

3、以庙为名

您要问老北京最趁什么?那绝对是庙,鼎盛时期的北京最多同时存在1500座庙差不多每100多米就是一座庙,每条胡同里更是能藏个两三座庙。在老北京,以寺庙命名的胡同更是多达600余条,有些寺没了胡同也并未改名:护国寺街、隆福寺街、圆恩寺胡同、琉璃寺胡同等;有些寺没了,胡同的名字里也把寺字给去掉了:钟鼓胡同,原钟鼓寺胡同、龙泉胡同原龙泉寺胡同;弘善胡同原弘善寺胡同等等。

4、以地形为名

这些胡同就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了只是以其形状比较特殊而得名:烟袋斜街,椅子圈儿胡同,耳朵眼儿胡同等。当然,以地段命名的胡同就多了去了:钱粮胡同,明朝时有钱局;翠花胡同,有王府种花的花房;兵马司胡同,过去时设有兵马司。

5、以事为名

在北京,有这样几条胡同他们有的以传说为基础,从而得名,也有的以历史故事而得名。据说仁义胡同里面曾住着两位朝廷高官一次大雨泡倒了院墙,两家因此争执起来,这大官打架,一般人家也不敢管。争执无果后,两家的家丁都给老爷写信结果两家老爷的回信都是“让出一墙又如何?”两家家丁十分惭愧,仁义胡同也因此得名。

6、以儿为名

北京人的儿化音听着就舒坦那要是胡同名字里也加上儿呢?那绝对是京味儿十足,说着也顺口:帽儿胡同,雨儿胡同,鸦儿胡同等。

7、以雅为名

现在人都更讲究生活得高雅,胡同里那些上不了台面的名也就得改名了:光彩胡同,原棺材胡同;梅竹胡同,原母猪胡同;高义伯胡同,原狗尾巴胡同;长图治胡同,原张秃子胡同;王广福斜街,原王寡妇斜街;雅宝胡同,哑巴胡同等等。

您看看,北京这胡同的名儿是不是很有意思,虽说有不少我们长大的胡同都改进了但它们在记忆中仍是当初的模样!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