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之初,蒙古人虽已被赶到北方,但他们还是经常南下骚扰。为了确保边境的安全,洪武年间就开始重修北部长城,到永乐年间才修缮完工。据考证,位居平谷的黄松峪关城就是永乐年间建造的。据《四镇三关志》记载“黄松峪关,永乐年建。关口处,地势较平漫,能通众骑,为极要冲之地。”
黄松峪关城是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它由关城、城堡及关城两边的长城等构成。
首先是关城本身,它矗立在现在村北的两山之间。正好在水库大坝的下面。据我的爷爷说,关城的基座用条石砌成,墙体用城砖垒砌。关城高两丈,长约十五丈,顶部宽近一丈。关城的外侧有一条又深又宽的护城壕。城墙上留有东西两个门洞。东侧的门洞是陆路,通行人马车辆;西侧的门洞只流水不走人。东侧的门洞设置吊桥。许可通行时放下,不许通行时提起。关城上面建有高大的城楼,城楼两侧留有堞口,军士可以从堞口向外瞭望、射箭,打退敌人的进攻。(关城毁弃于清代,由于长城以北已经是大清的疆域,所以大清朝不再维修长城并驻军。黄松峪关城被洪水冲垮之后,村民纷纷拆城砖建房,甚至修坟墓也拆城砖来建。黄松峪村著名古树——龙爪槐旁的大墓就是用城砖砌成的。)
关城的两端和长城相连。不过由于关城两端的山势较平缓,就在城墙上连续的修筑了若干个作战用的战台。每个战台上可容几个人同时作战。战台与战台之间是台阶式通道。(这些战台年久失修,早已坍塌,修水库时还留有一大座又一大座乱石堆。)
关城东面,长城北侧是五十度的斜坡。为了阻止敌人的进攻,在坡上垒起三道一丈多高的坝墙,以作防御。关城东面的长城向东延伸,到红石山脚下向山顶攀伏而上,山顶筑有一座烽火台。从烽火台继续向东,直到出黄松峪地界。关城的西面,长城北侧的山坳,也在下面的斜坡垒起数道坝墙,增加敌人进攻的难度。
关城西侧山顶的平缓处是一所军士居住的寨子,叫西河寨。西河寨旁设有敌楼,用于观察敌情。长城再从西河寨向山下延伸。山脚下有一个只有一丈多宽的小型水关,水关高一丈五,顶部有城堞,用于防卫作战。关下只有一个过水的门洞。当地百姓叫水门子。(水门子很重要,通过它可以绕过黄松峪关城到黑豆峪,让黄松峪关城虚设。)水关两侧的山脊密密麻麻的筑有多个战台。以保障水关的牢不可破。驻守西河寨的军士大概就是守护水关和敌楼的吧!水关的西侧,长城又沿山脊向上蜿蜒,一直到出黄松峪地界。
在黄松峪关城的东南面,是驻扎守关将士的城堡。城堡南北长约五百米左右,东西宽约三百五十米左右。城墙用石头垒成。城堡设南北两座城门,城门用砖砌成。城内有寺庙、驻军营房、校场。
黄松峪关城位置重要,据考证,城内设总兵衙门,有副总兵等高级将领把守,城中有钟鼓楼两座。守军配备铜炮(铜炮从校场的旧址挖出,现展览于平谷博物馆)。
这就是黄松峪关城体系的全貌。
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已经难见黄松峪关城的雄姿,但黄松峪关城的建造和其它长城一起,有效的抵御了蒙古人的南下侵扰,保障了长城以南百姓的安居乐业。如今,长城脚下的声声战鼓、刀光剑影,已远离我们而去,它威慑敌胆的功能已成为历史。但古老的长城却以它建筑的艰辛和沧桑,展示的巍峨和壮丽以及不屈不挠的性格受到世人的尊敬。
对中国的长城我崇拜之,敬仰之,歌唱之;对家乡的长城,我亦崇拜之,敬仰之,歌唱之。为此,留下本作,让世人了解黄松峪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