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前门的东侧有一组十分显眼的欧式建筑,尖塔拱顶与附近的正阳门在一起一对比,显得十分特别。这座建于清代末年的历史建筑就是中国铁道博物馆。它是北京前门老火车站,这座火车站用过“前门站”、“北京站”、“北平站”、“北平东站”等站名。正式的名字镌刻在拱形楼额上:“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
中国铁道博物馆(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
正阳门东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这是北京第一个火车站,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火车站。正阳门车站由英国人主持设计和管理,它以客运为主,货运次之。主体建筑为欧式风格,融合部分中式元素。右侧建筑便是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建成时,站舍面积达3500平方米,光是站台就有3座,其中有2座配备了风雨棚。
站台长377米。候车室在车站西端,面积1500平方米,分为一等、二等和普通候车室,普通候车室在大楼内,一、二等候车室则另有客厅。站内还有问事房、客票房、行李房,厕所,电话,电报等,设施一应俱全,甚至连无线电报都有装备。当时不要说在北京,就是在全国,这也是首屈一指的模范车站。
作为当年中国首屈一指的正阳门东车站,铁路另一头连着天津,还有重工业发达、物产富饶的东北;车站外就是老北京一等一的繁华地点——前门大街。
北京铁路的历史要从1865年算起。
这一年李鸿章与顺天府议妥,由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宣武门外修一条500米的袖珍铁路,全部费用由英商出,这是北京最早的铁路。该铁路没有实用价值,只为广告宣传。这条铁路出现后,国内保守派惊骇于火车“疾驰如飞”,视为怪物。不久被清政府以“观者骇怪”为由拆除了。
杜兰德的小铁路
真正让清廷同意将这条“怪龙”修到家门口的,是在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不平等的《辛丑条约》以后。在列强的要求之下,1901年,卢汉铁路延至正阳门西,改名京汉铁路;次年,较为简陋的正阳门西车站对面,建起另一座富丽堂皇的车站。此时,京奉铁路也由马家堡延入北京城的心脏地带,终点即为这座正阳门东车站。
正阳门东车站也见证了无数重大历史事件: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北上,袁世凯在此主持欢迎仪式,欢迎者达数万人;1924年孙中山扶病北上,李大钊和10万民众也是到此迎接,盛况空前,同年,孙先生病逝,其灵车又一次由正阳门东车站南返浦口;新中国成立前夕,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受毛泽东和周恩来之邀来北京共筹建国大业,就是从上海乘火车在这里下车,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毛泽东也是由此启程,首次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直到1958年新的北京站落成使用前,这里一直是新中国外交的“迎宾门”:金日成、胡志明造访中国,都是从这里开始社会主义兄弟的友谊之旅。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英雄代表们从这里凯旋,周总理亲自到车站迎接……
正阳门东车站一直使用到1959年9月15日,它为中国铁路运输效力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存在和运营,也成为附近前门大街商圈持续繁荣的有力支撑。至今我们还可以在前门大街左右的许多胡同里遇到旧式旅店、货栈和商铺。1959年,新北京站开通运营,正阳门东车站完成了它作为铁路车站的历史使命,此后曾改为科技馆、文化宫、商城等,现为“北京铁路博物馆”。2001年,北京市政公布,“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70年代,为了修建地铁,前门火车站以钟楼为中心作了“镜面对称平移”。钟楼和部分原墙保留原结构,其余建筑左右对调,并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但车站的建筑外观仍然比较真实地保存了历史原貌。此外,正阳门东站的对面,也就是前门的西侧,原来还有个正阳门西站,是平汉铁路的起点,1958年拆除。
前门火车站成为很多人的历史记忆。老舍先生在他的小说、散文中一再出现这座正阳门下的老车站,他笔下的许多人物曾经以各自不同的命运出现在这儿。
老车站虽已退出实用历史,但它的象征意义犹在。对铁路和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认真的参观这处博物馆。
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
门票价格:展厅全价票20元,优惠票10元。其中优惠票须持铁路职工证、现役军人证、教师证、学生证(卡)、低保证购买。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
博物馆看点:正阳门馆主要看点有中国火箭号模型、铁路客票印刷机、清华园火车站、京张铁路报站钟、DSA380单臂受电弓、模拟舱体验驾驶、青藏铁路沙盘、京沪高铁沙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