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为何两年之中二十四次巡视南堂?
顺治皇帝在1656和1657年的两年间,曾经二十四次微服访问南堂。这主要源于顺治帝与当时南堂的传教士汤若望之间有着超越寻常君臣关系的友谊。
汤若望为德国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到北京传播天主教,在明朝主要从事撰写崇祯历书、守护教堂和历书刻版的工作。清室入关后,汤若望有丰富的对天文、医术、机械等学科知识,掌钦天监信印。后来,他又因为治好了顺治皇后的病而深得孝庄皇太后赞赏,顺治皇帝年少时,就多次听闻太后和朝中大臣对汤若望的褒奖,加之年少时求知欲非常强,也就常常召汤若望入宫讲解自然科学知识,渐渐地,他们之间超越了一般君臣关系,积累起一种亦师亦友的情分。除了召汤若望进宫外,顺治帝也愿意多次到南堂中与汤若望长时间的畅谈,二人交往颇深,所以就有了1656至1657两年间,二十四次微服私访南堂的故事。
顺治帝对汤若望非常看重,不仅亲自给南堂书写两块御笔匾额,称汤若望为“玛法”(满语爷爷)外,还接受了汤若望的许多治国建议。据说,清王室也十分重视汤若望的建议,连顺治帝早逝后,继承人选择了当时的皇三子,也有汤若望的功劳。这个皇三子就是后来大清王朝中最有名的康熙皇帝。
南堂为什么是北京的主教座堂?
南堂建立时,是当时朝廷所在地北京的第一座教堂,且各任神父与朝廷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1690年北京教区刚刚成立时,南堂就是主教府,当时的教区主教是意大利人康和之。到后来,新中国成立后,1978年“文革”结束后,南堂成为全中国第一座开放的教堂,从此南堂在中国天主教中声望四起。1979年末,南堂再次成为主教座堂。可以说,南堂在中国天主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开拓地位。
西直门教堂
西直门教堂又名圣母圣衣堂,俗称西堂,它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中唯一不是由耶稣会教士建立的教堂,也是四大天主堂中历史最短、规模最小的一个。虽然西堂整座教堂规模较小,在周围建筑的映衬下很不起眼,但从内部看来,教堂里高大的科林斯柱和尖顶券窗还是使西堂显得典雅华丽。
西堂是一座比较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拥有一座三层的尖顶塔楼,它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到清嘉庆十六年(1812年)时,因为清政府颁布命令天主教传教士除在政府供职者外一概不许居住京城也不许从事传教活动,西直门天主堂被拆除,地产查没。
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达成恢复天主教在中国活动的协议,西堂归还教会,在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落成。
同南堂一样,西堂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遭到毁坏,直到1923年,才在原址第三次重建西直门天主堂。
西直门天主教堂为何又名圣母圣衣堂?
西直门天主教堂奉圣母圣衣为主保,因此又被俗称为圣母圣衣堂。据圣经记载,耶稣降生后,那些先知的弟子们迁移到欧洲各地成立隐修院,每日以祈祷、隐修和劳动工作传递福音。
公元1251年,在英国的隐修院院长圣西满思铎神父和各会士的日夜热切祈祷下,圣母曾经特别显现,颁授给圣西满思铎神父棕色的圣衣。同时圣母还许诺,凡爱戴圣母的人都能得到善终,死后圣母要迅速救他升入天堂。
因为相传圣母显现的日期是7月16日,所以每年这天西堂便会隆重庆祝。
为什么早年西堂直接隶属于罗马梵蒂冈?
西堂的创建人是意大利人德里格神甫,因为他本人是受到罗马传信部指派的神职人员,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到中国进行传教活动。所以早年间西堂直接隶属罗马梵蒂冈。德里格神甫为多罗主教的随员,后来被康熙皇帝任命为教授皇子西学的教师,于是德里格神甫自此便留在了中国。
缸瓦市教堂
北京基督教会缸瓦市教堂始建于19世纪60年代,是英国伦敦宣道会在北京兴建的重要教堂之一,同时也是西城区惟一正式开放的基督教堂,也是北京市惟一“一堂三会”模式的教堂,已累计接待了世界多国的领导人到此做礼拜活动。
近代北京最早的基督教缸瓦市堂修建于何时?
缸瓦市堂隶属北京基督教会,是北京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
英国伦敦会是近代最早到中国,也是最早到北京传教的西方教会。
1863年英国伦敦会设立西城福音事工地点是缸瓦市堂的前身,也是北京最早的基督教教堂。
1900年6月13日,缸瓦市堂与北京城内其他十余座教堂在同一天被义和团烧毁,1903年在缸瓦市买地重建。
在缸瓦市教堂做礼拜的人们中间,有许多是在北京居住、工作甚至旅游的外国人。
一位来中国旅游的澳大利亚信徒做完礼拜后仍不愿离去,在主堂门口流连、拍照,觉得在这里做礼拜跟在美国一样方便,许多外国人听说北京还有许多非常著名的教堂,以及中外信徒可以在这些场合聚会、做礼拜时,非常惊讶。
缸瓦市堂是“一堂三会”模式,指的是缸瓦市堂有主日聚会、朝语聚会和安息日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