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老城,为金代大约在东汉故城基础上所建。距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老城在城市布局上,呈标准的方形城池,大致东西1里,南北1里城中有东西向大街,东为东门大街,直通东门
西为西门大街,直通西门南部即是南门大街,直通南门北门大街直通北门,没有东西、南北相交的十字主干大街,主要是南北二街东西有些错位所致,现在城区的东部高处,城墙遗址尚存
这些年来,平谷城区一直向西发展,所以老城街道、胡同等格局基本未变,老城作为这个城市最初的,发展起源,成为平谷不容抹掉的记忆原点。
刘秀开创东汉王朝,设渔阳郡,平谷为渔阳郡所辖九县之一。县治迁于今平谷老城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泃)水出右北平无终县西山白杨谷。西北流迳平谷县,屈西南流,独乐水入焉。水出北抱犊固,南迳平谷县故城东。后汉建武元年,光武遣十二将追大枪五幡及平谷,大破之于是县也。其水南流入于泃。泃水又东左合盘山水,水出山上,其山峻险,人迹罕交。去山三十里许,望山上水,可高二十余里,素湍皓然,颓波历溪,沿流而下,自西北转注于泃水。泃水又东、南迳平谷县故城,东南与洳河会。……洳水又东南流迳平谷县故城西,而东南流注于泃河。”
晋初省平谷县,后复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至金时,一直未在复置。唐时平谷地区为大王镇,唐代北边七镇之一。辽时依然称大王镇,镇址已无从查考,不排除利用东汉故城旧址的可能。
辽天显十一年(936)辽太宗耶律德光取燕云十六州。辽重熙十一年(1042)七月八大灵塔在今平谷老城塔儿胡同处营建,至重熙十三年(1044)四月建成。明弘治初年(1488—1494年左右),平谷县人张襘、张禴两都宪髫年时,二人闲步郊外,其兄襘见野花满地,偶成一联云:“野外黄花金钉钉地。”弟禴遥瞩城郭即对曰:“城中白塔玉钻钻天。”工对绝伦,一时传为佳话。清康熙十八年(1679)旧城八大灵塔因地震倒,虽经重葺,据说“因捐资艰窘,未能修复原状”。民国二十三年(1934)《平谷县志》载“平邑县治西北隅现存之塔,其上截曾经颓圮。系因其旧基而重修者,高三丈余,非如其旧。塔高出城头,势凌霄汉,为一邑之杰观也。”1961年9月夏末,八大灵塔因建房而拆去。1984年8月,塔儿胡同施工中发现“大王镇罗汉院建八大灵塔记”碑。
从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至明成化丁亥年(1467),这280年间,平谷老城为土城。明成化丁亥年始修砖城,自此始,前后共5次修城。为明嘉靖元年(1522)第二次修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第三次修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第四次修城,民国九年(1920年)第五次修城。1945-1946年,平谷老城城墙拆毁。现仅存东南方向城墙的土质基础,作为遗址进行保护。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第三次修城,“城旧高二丈二尺,增筑五尺,俾益崇。又于城四门各树以楼匾,其东曰挹盘,西曰拱辰,南曰迎泃,北曰威远,城隅增铺舍四。又浚其隍丈余,沿堑悉植以柳。当四门之冲,置便桥焉。”而今,四门楼匾的北门“威远门”石匾尚存,其余不知下落。
元至元年间(1264~1294),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元大都)以后,就建北京孔庙。其初衷,是蒙古族统治者入主中原,以此笼络尊崇孔子及儒家学说的汉人学士,进而巩固元朝统治。平谷孔庙与儒学,亦应建于此时。旧志记载,平谷孔庙初建时“浅狭卑陋”,后多倾废,明、清两代多重建修葺:儒学在县治南,建于元至元间。明成化五年,知县郭铭重修。随后,明嘉靖二年(1523)、嘉靖四十年(1561)、万历六年(1578)等又进行重修。至清代,乾隆二十七年(1762)、嘉庆丙子年(1816)、道光三十年(1850)及光绪十六年(1891)等先后重修。民国年间,孔庙大致格局为坐北朝南,以夫子不南面于礼为不称,或非王礼也。平谷文庙经过1976年7月大地震破坏,至20世纪80年代初建筑物已荡然无存,现原址为平谷第二中学校址。
这些年来,平谷城区一直向西发展,所以老城街道、胡同等格局基本未变。其中一条胡同的名字由来传说还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就是仁义胡同。相传明朝时,金尚书、倪尚书的亲戚住在这里,两家只一墙之隔。一年夏天下大雨,泡倒了院墙。修墙时两家因墙基发生争执,各不相让,就都想到了京城做官的亲戚,各自修书,请为自己撑腰。两位尚书接到书信,便马上回复,不曾想内容竟然一样:百里捎书为堵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两家人见信都觉得十分惭愧,主动道歉,握手和好。修墙时,各自主动让出一墙之地,于是形成这条五尺宽的胡同,行走至今。而邻里见状,无不称赞,从此把这条胡同叫仁义胡同,其礼让行为,一直影响着乡里。
平谷八景之一“泃水晚渡”,在今平谷镇东寺渠庄南,旧有寺渠渡,原渡口处建有寺渠桥。民国二十三年(1934)《平谷县志》“卷一·地理志·交通”记载:“渡口,东河渡、杨各庄渡、鹿角庄渡、寺渠渡、周村渡、岳各庄渡,以上各渡口春冬有桥梁以济行人,夏秋山水涨发时则撤去,以便舟楫往来。”民国王兆元所编《平谷县志料》载:“泃水晚渡,在县西南二里,寺渠庄南之泃河航路由此起运,通天津、唐山一带,又为赴北平必须经过之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