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六十余年历史的北京剧装厂正在进行一项繁杂、细致而漫长的戏装图样整理、复制、存档工作。承担这项“图样电子化”任务的是厂里的一批年轻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京剧名家使用过的戏装,今天还可以复制展示,得益于北京剧装厂成立60多年来,所有的设计图稿全部保存完好。走进剧装厂档案室,窄窄的过道两侧是高及棚顶的铁架子,细长的一卷卷牛皮纸卷上面工整地写着“天津青年京剧团”、“备 托领、下摆、袖口”、“《王致和》 大襟袄 马面”等等字样。
“北京剧装厂是中华老字号,1956年公私合营时,由17家剧装行业私营门店、个体作坊合并而成,发展至今,保存有自建厂以来的全部技术资料上万份,特别是梅、尚、程、荀四大名旦,马、谭、杨、奚四大须生等京剧名家流派的数千份剧装图纸十分珍贵。有了这些资料,可以满足上百个剧目的剧装戏具资料需要。”北京剧装厂厂长石金栓介绍说。1979年恢复历史戏演出以来,北京剧装厂与京剧界几乎所有艺术家都合作过,张君秋、袁世海、李少春、叶少兰、刘雪涛、赵燕侠、杨荣环、李世济、刘秀荣等名伶,都亲自到北京剧装厂订制戏衣。北京剧装厂还为故宫等国家级博物馆,复制了很多一级文物绣品,其中包括宫廷剧装精品。
过去,要翻阅某个年代某出戏的戏装设计图纸,得靠人工一点点找。这些图纸被反复打开、复制,也产生了磨损,有的图稿已经撕裂、折损,有个别的局部残缺。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珍贵档案,也便于今天的设计师们查阅,北京剧装厂启动了手绘图稿电子化项目。走进位于天坛北门外的北京剧装厂生产车间,六七位年轻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对设计师来说,图稿电子化以后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直接印制到布料上,省去了人工扎样、刷样的麻烦。北京剧装厂还计划安装大屏幕,当客户前来提出需求时,可以在电子图档库里查询相关的设计图样,在大屏幕上展示,方便顾客选择。而要实现这种图稿电子化,都得依靠剧装厂里的年轻人。
本报记者 于丽爽 文 胡铁湘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