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老北京的胡同——灵境胡同
2020-01-30 网友投稿

灵境胡同是位于北京市西单地区一条东西向的胡同,属于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自东向西分别和府右街、西皇城根大街、西单大街三条南北向街道相交,其中东端和府右街相交为丁字路口,西端和同为东西向的辟才胡同相通,与西单大街相交叉。

说起灵境胡同,许多人都知道。它位于西城区中部,属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辖界。东西走向,东起府右街,西至著名的商业街西单北大街,中与枣林大院、西黄城根南街、东斜街、新建胡同、背阴胡同相交,全长664米。

早先,它可不叫灵境胡同。明代,它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灵济宫,因灵济宫在此而得名。此宫为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下令修建,以祭祀徐知证和徐知谔二兄弟。后成为百官朝见皇帝的预演场。古木深林,巍然仙宫。西部称宣城伯后墙街,因南侧有宣城伯府第故取此名。清代,以西黄城根南街为界,东段音转为灵清宫、林清宫,老百姓广称为林清胡同,西段改称为细米胡同。

据说,宣统帝师、太傅陈宝琛住在此,天天进宫为小溥仪授课。

明朝时,灵境胡同分东西两部分,东段因坐落有灵济宫,因此被称为灵济宫,西部南侧有宣城伯府,因此称宣城伯后墙街。

清朝时,以西皇城根南街为界,东段因原“灵济宫”逐渐变读为灵清宫、林清宫(传说和嘉庆年间攻打皇宫的反民林清有关),因此被称为林清胡同,西段则称为细米胡同。

1911年后,进入民国时期,东段改称为黄城根,西段则称为灵境胡同。1949年后,两段并称为灵境胡同。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灵境胡同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胡同两侧盖起了许多居民楼,在昔日灵济宫的遗址上,一幅危改小区的蓝图已经勾就。这条往日几米宽的窄小胡同经过几次拓展已变成十几米的宽阔马路,去年竟还破天荒地通了公共汽车。现在看来,灵境胡同若叫成灵境大街真是恰当不过了。

西城区的府佑街里有个站牌子,标有“灵境胡同”的站名,东西相对应的西单北大街上也有一站,曾叫过“灵境胡同”,由此可知灵境胡同是条贯穿东西的长胡同。

这条胡同名称源于一座道观,观名洪恩灵济宫。灵济宫地势宽敞,殿堂宏伟壮观,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 年)三月,是为祭祀南唐人徐知证和徐知谬兄弟俩的。传说这哥俩有着神奇的本领,好助人为乐,替人排优解难。还是在明成祖朱棣北征扫荡元军时,作战不利,于是就请这两位神仙暗中助阵,果然取得胜利。

到了清代,灵济宫不那么红火了。灵济宫的名称,在人们的口传中,以讹传讹,把“灵济”变成了“灵清”,后来又转成了“灵境”。道观所在之地也就成了“灵境胡同”。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