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造访神乐署 聆听一场曾沉寂百年的中和韶乐
2020-01-31 网友投稿

提起天坛,人们最先想起的便是祈年殿、回音壁,神乐署相比之下默默无闻得多。金声玉振、琴瑟和鸣、柷敔合奏,这些古老的声音离你有多远?作为“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非遗传承人的王玲,她带领着神乐署的年轻人,十几年如一日,在故纸堆里“挖掘”出乐谱、舞谱,依据史料记载恢复了《中和韶乐》。这既保存和延续了先秦雅乐,也体现了“金声玉振”的特色,使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和韶乐,沉寂百年之后重新奏响,声播海内外。

6月15日,青睐团员走进神乐署,在王玲的带领下深度体验“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博物馆”。最激荡人心的是,团员们在古朴的凝禧殿内欣赏了一场“神乐署人”精心准备的雅乐展演,古曲庄重,令人心生敬畏,完全忘却暑热之气。

明清以来,与祭祀有关的音乐和人都从这里走出

从东门进入天坛,巍峨的祈年殿,圣洁的圜丘,在郁郁苍苍的古树中一路闪现,瑰丽而庄严。接近西坛墙向南沿小路走不久,和斋宫对望的便是神乐署了。闷热的天气、晃眼的太阳没有阻挡大家的热情,很多参加寻访的团员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神乐署的“主人”王玲和小伙伴们也早早在署里精心做了布置,夏日炎炎,“神乐署人”却在两三小时前就已穿戴好宫廷皮帽、锦袍,调试乐器。之后的演奏现场,会员们不禁几次以热烈的掌声表达谢意。

跟随王玲走进署门,正殿威严古朴,别有天地。她告诉大家,神乐署是天坛五组主要建筑群之一,也是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负责选拔和培养北京各庙坛祭祀官员和乐舞生,以及祭祀礼仪的训练。“明清以来,所有的祭祀活动当中都会用到祭祀音乐,所有的官员就是在这个院子里接受礼仪训练,所有的陪着皇帝去祭祀的乐舞生也在这个院子里训练。不只是天坛,北京所有的坛庙建筑,我们熟悉的太庙、社稷坛、先农坛、日坛、月坛、地坛,所有的祭祀活动都由神乐署派出乐舞生去负责”。

寻访自北廊房开始,“青睐”会员边走边听王玲讲述神乐署院落的修复经历。“2002年开始修复之前,从署门能一路开车开到中间的大殿去,土堆得几乎有半人高。当时院里住了200多户,食堂也在这,算得上破败不堪。”园方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修整院落,2004年9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就是大家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此外,神乐署还有个不为人知的经历,“这个院子曾经是日军侵华时期的细菌部队驻扎地,是731部队的一个分支。也因此,1997年,这里被北京市政府第一批列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从进门开始,王玲便开启了生动、有趣的讲解模式。“院子两边连着81间廊房,原来都是乐舞生的教室,也是官员等候、教师训练、乐舞生练习的场所,还包括署长办公室。现在我们按照中和韶乐的乐器特点,把它做成了一个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展馆。”王玲边走边指着墙上一幅很大的清代天坛全图介绍,“这幅图找出来的时候,就比较大,现在网上能够看到这张图。我们展板上刻意把天坛做了一个扩大,现在看的这个一长条就是从里边抠出来的神乐署,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历史上神乐署也是很大的,占地面积是现在的10倍。”

从这幅图中能够清晰地看出神乐署与天坛的比例关系。王玲告诉大家,天坛整个坛域面积273公顷,现在实际管辖是215公顷。目前西北外坛区域还被某单位占着。2018年,受益于北京市政府加大疏解力度和中轴线整体申遗启动,位于内坛西南角的天坛机械厂腾退复原后开放了3.2公顷面积,实现了内坛的完整再现。很多人愿意在天坛里锻炼,是因为天坛里气候好,古树多,整个天坛一圈走下来是5.3 公里。

整个北京城的坛庙中,天坛保存比较完整,管理机构也比较齐整。1998年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天坛神乐署的中和韶乐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就是这一年,第一次由我们职工来整个呈现了中和韶乐的展示。我觉得未来北京会变得更好,我也希望未来的天坛周边越来越漂亮,让大家能够看到一个祭坛的历史面貌。”王玲动情地说。

八音齐备,才可称得上华夏正声

从远古的黄帝时期,包括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都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祭祀活动,神乐署就是明清两朝的皇家乐舞管理机构。乾隆六年,乾隆皇帝认为天坛作为庙坛,是向上天祈福用的,属于祭祀禁地。舞乐生也改从八旗中挑选长相俊秀的子弟担任,由朝廷指派协律郎负责培训,还下令将神乐观改名为“神乐所”。到了乾隆十九年,神乐所更名为神乐署,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作为明清两朝皇家的祭祀乐舞,天坛圜丘祭天的规模是最高等级的,那中和韶乐音乐还会用在别的地儿吗?王玲告诉大家,中和韶乐在故宫也设有机构,比如说朝会,还有皇帝的大婚也会用到。它的特点一是礼乐歌舞,所有乐器演奏的方式都有要求,在文献上都有特别明确的记载;二是玉振金声,中和韶乐在乾隆朝的时候,最多有207名,加上乐舞生,规模是比较大的。当时大多在一个空旷的场地里边,用乐器配比来调整音乐的平衡,最响亮的就是我们听到的钟和磬。

这时,守候在编钟前的一位“皇家乐舞生”为大家敲响了编钟,悠扬乐曲回荡久久。听到了真正的“玉振金声”,一位会员还勇敢地上手一试,敲击一曲,感受编钟的美妙。王玲一边鼓励一边笑着说,“孟子也用‘金声玉振集大成’来形容孔子德行的完美,所以我们今天既听了音乐,也感受到它跟孔子和孟子的关系。”在古汉语里,“韶”的意思是美好,《论语》里还记录了一个著名的故事: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三个月的时间,吃肉都感觉不到肉的美味。

古代祭祀所用的乐器都曾在天坛存放,也使得接下来古乐器展厅的参观分外精彩。展厅一角的玻璃橱内,一面巨大的鼓吸引了大家,“这是当时从仓库角落里翻出来的,是文物,直径2.2米,当时我蹬着梯子上去量的”,王玲边走边说,“很多年前韩国文化财厅的一位官员到这儿来看展览,当时聊起来的时候,他说这个我们那也有。我说你们的在哪儿?他说在文庙。然后我说那你们的依据是什么?他说是中国的《陈旸乐书》。”这让王玲特别感慨,“我从看到这个建筑一点一点地恢复,居民搬出去,到展品一件一件搬进来,再到从库房的一堆尘土里边扒拉出来许多古乐器,然后放到这里做展品,包括现在跟着大家一起恢复雅乐做展演,我觉得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这件事做了多长时间呢?答案是17年。

走出北边的廊房,一棵形态苍劲的古树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棵古槐树已经500多岁,依然枝繁叶茂,我们每年给它打营养液。曾经有两名日本老人来找神乐署,建筑已然变化,但他们一下指认出当年的这棵古槐树。”举头望去,太阳光穿过繁茂的枝叶洒下的斑驳光影,不禁令人感慨时光如梭。

穿过连廊走进南面的廊房,中和韶乐必须使用的“八音乐器”一一展现,让人大开眼界。王玲介绍道,古人认为只有八音齐备的音乐才能称得上是最正统的音乐,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华夏正声。中和韶乐就是以“金石土木丝竹匏革”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进行演奏的音乐。其中,金类乐器编钟、石类乐器编磬既是乐器又是重要的礼器,在宫廷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一直是祭祀和宴饮中最为隆重的乐器,被形容为“金声玉振”。“金”指的是钟,象征着“阳”;而“玉”指的是“磬”,象征着“阴”;所谓“金声玉振”就是以钟喧声以磬收韵,代表着音乐的开始与结束。这正是乐队有始有终、条理清晰的基本演奏方法。

祭祀大典仪程有六项至九项不等,其中祭天大典共分九项仪程,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祭祀仪式。每一项仪程对应一个乐章。乐章的演奏方法是协律郎起麾;击柷三声以起乐;镈钟一击,代表一个乐句的开始;编钟一击,代表一个乐音的开始;吹奏乐器和弹奏乐器共同演奏一音,用以合乐;在音的末尾,编磬一击,代表一个乐音的结束;在整个乐句演奏结束后,特磬一击,代表乐句的结束;击建鼓一声,应搏拊两下,共计建鼓三声应搏拊六下,用以节乐;当乐句演奏结束后,栎敔三下,表示整个乐章的结束。钟声磬韵,八音齐奏,有始有终,乐曲演奏起来,阴阳平衡,和谐有序。

“玉振金声”,承载了中国数千年的祭天文化

结束古乐器的观展,走进正殿凝禧殿,“凝禧”二字是康熙皇帝所赐,现在殿前的月台上还能看到从前乐舞生排练时留下的痕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悬着的一幅乾隆御笔匾额——“玉振金声”,令人望而生敬。王玲告诉大家,天坛承载了中国数千年的祭天文化,冬至祭天,古已有之。明清两朝,特别是在清代康乾时期,皇家对于祭祀活动特别重视。康熙在位60年,祭了54次,乾隆比他还要多,乾隆几乎是每年都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匾额上,“玉振”被写在了“金声”之前,大家都觉得有些奇怪,这不是把音乐的演奏顺序颠倒了吗?王玲笑着说,“我们的理解是,并非是笔误,而是希望这里的音乐能够周而复始,代代流传,寓意着千年礼乐文化将永远延续下去。”至此,本次寻访活动的重头戏“玉振金声”祭祀展演拉开帷幕,光看阵势足以让人兴奋了。

舞台上,头戴垂绦冠、身着清代宫廷华服的演员,手执笛、排箫等朱漆云龙描金乐器,神情端庄肃穆。幕起,“行初献礼,乐奏宝平之章。”语音刚落,流光溢彩的舞台左边,一面绣着九曲云龙的黄帛麾旗之下,头戴黄翎红帽的乐生,庄严地击柷三下,司仪庄严宣布乐章开始。

一时间,钟磬齐鸣,埙篪合奏,古老的殿堂,顿时响起典雅的中和韶乐——和以律吕,文以五声,八音迭奏,玉振金声。伴着排箫琴瑟的悠扬,和着建鼓搏拊的激越,手持盾牌与斧头(干、戚)的舞生,踏着节拍,动作舒缓地跳起《祭天乐舞》。舞毕,台右,形似老虎的古乐器——敔,发出三响悦耳的声音,宣布“初献礼毕”。幕落,余音绕梁,台下掌声阵阵。

埙篪合奏,琴瑟和鸣,古韵悠悠,大家像被带进了一个心安神静的世界。王玲特别感慨,“我觉得每次走进神乐署都能让人心静,不光是古建筑的氛围,还有音乐的这种氛围,悦己悦人。像我,在这十几年,我们好多同事看着很年轻,其实不到20岁就在这儿干,一直到30多岁还在这儿。就没有人说,哎呀,工作已经做得很完美,所有人都觉得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我觉得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沉寂百年,“中和韶乐”几经波折终获新生

天坛神乐署历经599年风雨,由于历史原因,瑰宝“中和韶乐”竟然消失了近百年,“上世纪80年代初期,神乐署终于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2002年,神乐署被政府列入‘文物抢险修缮计划’,国家开始投入巨资对神乐署进行了全面修缮,神乐署迎来了新生的机会。”王玲介绍道。

2003年,王玲调入“天坛文化周神乐署筹备小组”,从此走上了重现神乐署的漫长之路。尽管她是学历史的,但对古代音乐一窍不通,对“中和韶乐”更是知之甚少。一开始她用了“笨办法”,《清史稿》《清会典》《律吕正义后编》等等有关天坛的书籍和资料,她翻了一个遍。天坛文物科老领导于宝坤老先生带着她研究,“我在他家吃住了近半年,分秒必争地钻在‘故纸堆’里,”王玲说,“我们最初的展示其实很简单,只是讲解员口头介绍那些摆放在玻璃橱窗的乐器、乐谱。凝禧殿倒是布置了舞台,但也只能讲一个乐器,敲一声。所以那时我就一直在想,我们讲解的是古乐,何不表演出来呢?”

为了找到“中和韶乐”复原的历史依据,王玲搜集整理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拜访了故宫博物院90岁的宫廷文化专家万依、研究清代宫廷音乐的海政歌舞团指挥黄海涛、文物专家罗哲文等,“黄海涛老师在整理雅乐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曲目的曲、词‘呼吸点完全不吻合’,听起来非常别扭。所以他尽量选择词曲契合度高,适合现代人听,而且听起来顺耳的曲目进行‘翻译’‘演奏’。特别是《律吕正义后编》记载的乐谱都是分门别类的,有点儿像交响乐里的分谱。比如,笙、笛、箫、埙使用‘工尺谱’,而琴瑟用‘减字谱’,钟磬则使用‘律吕谱’……他表示,把这些分谱合到一起,就有了总谱,就可以演奏了。舞蹈也有舞谱,今人‘按图索骥’就能了解清代的祭祀舞蹈了。”

2006年年初,一支由神乐署的年轻人组成的小型表演队成立,“三千年雅乐,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和韶乐’,终于复鸣的那一刻的感动,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演奏虽然只有10分钟,但我们发出了近百年来的第一声,这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开始啊。”

如今,我们看到的演奏团队是神乐署后来又陆续招收了一批80后、90后的员工,专门学习吹笙、唢呐,弹筝、古琴。“他们埋头查古籍资料,在《大清会典图》《皇朝礼器图式》等典籍中钩沉出失传已久的曲目,在专家的指导和自己琢磨下演练。”由于北方气候干燥,中和韶乐特有的竹制乐器箎、笛、排箫等容易开裂,不适合长期使用,需要经常修复。他们就在不影响音色、品质的前提下,寻找替代材料,最终找到了适用的PPR高分子聚合材料。2009年,第一只篪完成,如今,神乐署的创新工作室已能自制乐器十几种。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音乐“金声玉振”,让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古典音乐。2012年神乐署雅乐团正式成立,2014年第一次走出国门,赴法演出震撼欧洲后,近年来,中和韶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异国粉丝。

王玲始终认为学习是一种修行,这也感染着雅乐团里的年轻人。年青的团队勤奋、紧张又有活力,他们既能打扫院落,又能切割、打磨,上漆、描金,彩绘、雕刻,打孔、定音,演奏、主持……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活动结束,团员们久久不愿离开。余晖下的院子更显静宜庄重,王玲说,“感谢老祖宗留下了一座坛庙,一块玉振金声的匾额,一段祭祀的音乐。让我们能够学习它、演奏它、传承它,希望通过我们的展示,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它,喜欢它,进而让更多的人宣传和发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文/本报记者  李喆

摄影/东祈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