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一碗卤煮,百年传承,来自四九城的记忆与味道
2020-02-08 网友投稿

《燕都小食品杂咏》有载:“苏造肉者,以长条肥肉,酱汁炖之极烂,其味极厚,并将火烧同煮于锅中,买者多以肉嵌火烧内食之。”“你和北京的距离就差一碗卤煮火烧”。苏造肉,即是卤煮的前身。由皇家宫廷美食,在岁月的更替中,演变为四九城普通老百姓,甚至穷苦劳动力可以饱腹的美味。食材以普罗大众可以消费的“猪下水”代替,但卤制技法却在延续传承中精益求精,甚至由于食材的误打误撞,更多人青睐于这道美食,“卤煮火烧”应运而生。给你的胃,①分钟的沦陷时间。四久诚遵循了卤煮火烧百年来的老传统,从京到津,不仅是一次食物的跨地平移,更是一次味觉的迁徙与延续。肉质鲜肥醇香,火烧筋道有力,汤汁浓香四溢,食用后使人腹中荡暖,气力顿生。

卤尽人间美味

-戗面火烧-

百年老传承的规矩,戗面火烧、炸豆腐、肺头、肥肠、五花肉,都是卤煮火烧老传承流传下来的材料。火烧切菱形块,火烧是纯戗面的,俗称死面火烧,在老汤里要煮透,还要做到不起皮,不夹生,不粘牙。这样的火烧才能味香,有嚼劲儿,饱腹感十足。

-炸豆腐-不假他人之手的美味

豆腐见角块,卤煮火烧里的豆腐一定要自家店炸制,而不是为了省事直接在市场上买油豆泡。炸豆腐外脆里嫩,吸饱了卤汁后,嚼起来口感极好,回味无穷。

-肺头-火候的把控决定成败

肺头切块,肺头卤制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火候,不能老不能生,不能有异味。评判一碗卤煮的好坏,就在于食材能不能软烂,度能不能恰到好处。所谓“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

-肥肠-化腐朽为神奇

价格低廉的食材起初是为了满足穷苦人民的口腹之欲,如今却成为了四九城里人人口中所好的“那口儿”。溜一节肥肠切作顶针段,肠子饱满丰腴,碗面上飘着一层油花却不腻口。

-五花肉-老北京的讲究

卤煮的碗顶必须有两片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老北京的吃食讲究一片不能多,一片不能少。作为苏造肉演变而来留下的念想,五花肉的存在是过去清宫御食的留影。

经久封存,味香醇厚。一碗好卤煮,底蕴全在于一锅老汤。至少二、三十种料,才能酝酿出最纯正的老北京味。而四久诚不加一滴酱油,足用了30余种料经过调制熬成这一锅原汤。汤清而味浓,浑而不浊,口感丰富,唇齿间透着酱香,腐乳香,豆豉香。乘上桌,佐以韭菜花、酱豆腐、蒜汁、辣椒油、香菜等。

“成事在人”十年八载的捶打磨练,才能成就一名能做出好味的卤煮师傅。下料不是按部就班的比例,更多在于一种体会,只有时间积累下的经验和功夫才做得到完美。断猪肠,斩肺头,炸豆腐见角块,火烧井字刀,起落之间,恍惚是江湖刀客的影子,举重若轻的一声低呼:“端走!”,便是这一碗卤煮火烧功成的号令。

从四九城迁来的北京味儿。四久诚,音同“四九城”,饱含了人们对老北京文化、情怀的怀念与向往。它讲究对自己、友人、顾客、菜品的四个“诚”字,这也是四久诚卤煮火烧开门迎客恪守的根本。做一碗卤煮,但求无愧于心。卤煮平凡,但它有生活中的温暖,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肠胃和心灵。人情的冷暖,世事的变幻都卤在了这一大锅里。卤味十全十美,煮尽人间春秋。

四久诚卤煮火烧

地址:和平区长春道255号(与陕西路交口)

电话:15510261990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11:00-14:00,17:00-21:00

周六、周日11:00-21:00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