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框胡同:出现于清光绪年间。原本这条窄小的巷子没有地名,因附近商业街的商人集资在巷子中建了座过街的财神佛楼,俗称“过街楼”。
此楼是在东西靠墙立两块石板,上横几块厚石板,将佛楼架起。行人从南北两边看,过街楼就像个“门框”,故此称门框胡同。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过去,大栅栏的门框胡同是北京城著名的“小吃一条街”,尤以爆肚冯、瑞宾楼褡裢火烧、奶酪魏、小肠陈卤煮火烧、月盛斋烧羊肉等京味小吃最为著名。
小肠陈卤煮火烧
小肠陈祖传四代制作卤煮小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卤煮小肠是由清朝宫廷御膳“苏造肉”演变而来。
现在大家熟知的是1956年公私合营后在南横东街的燕新饭馆内开设的小肠陈,而最早在门框胡同的小肠陈,应该还是撂地摆摊儿的时候。这之后也是经历了许多波折,如今取灯胡同有同出一脉的陈记卤煮小肠,南横东街的小肠陈也重新开业。
地址: 南横东街194号
人均: 39元
爆肚冯
京城的爆肚冯有两家,一个是金生隆爆肚冯,一个就是门框胡同的爆肚冯了。
同是姓冯,同样是有百年历史的爆肚经营,一个进行了“爆肚冯”商标注册,另一个就不能再使用“爆肚冯”商标了 。
爆肚儿的做法有三种:油爆、芫爆和汤爆。在过去老北京,油爆和芫爆只有在饭馆里才吃得着,街头小摊儿也就是用白水爆一下。爆肚儿之所以称为“爆”,就是因其速度快。
爆肚冯以汤爆为主,其最讲究的是时间,会最直接影响到成品的口感。将牛羊肚下入清汤中仅汆煮数秒即捞出,清汤里只加葱丝和花椒而已,汆烫的具体时间则根据部位不同各有差异。
地址: 前门大街廊坊二条56号
人均: 57元
瑞宾楼
北京最有名的褡裢火烧— —瑞宾楼(原门框胡同褡裢火烧)
瑞宾楼的历史要追溯到清光绪年间老东安市场一个做火烧的小食摊,这里的火烧讲究把面和好了,擀成薄皮儿,里面装上拌好的馅,折成长条形,放在饼铛里用油煎,待火烧煎得了,色泽金黄,焦香四溢。
后来生意做得红火,摊儿变成了店,之后晚辈经营不善倒闭,由两个伙计把这手艺传承下来,开了个祥瑞饭馆。
公私合营后,祥瑞饭馆划归国有。“文革”文革”中,几次更名。先是叫“红岩”,又叫“飓风”,改革开放之后叫瑞宾楼。
地址: 光彩路25号(光彩路口)
人均: 50元
这些老字号里流转着传承的味道,不管吃的是味道,亦或情怀,做为一枚资深吃货,一定要去挨个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