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在600余载的历史长河中慢慢发展至今,很多人慕名来到山海关,来到山海关追溯历史、感受这里的生活节奏、品尝本土特色美食。
--致 远方的朋友
说起山海关特色美食,也许你只能说出那么几种:荤锅、四条包子、桲椤叶饼、回记糕点、长城汽水…
其实,还有一个山海关本土特色却早已被人们遗忘的“过关饼”,说起过关饼可能稍老一辈的人都知道,民国时期,当时山海关就有经济实惠的四大名吃:老孟家的浑锅、老杨家的“老二位饺子”、老马家的菠萝叶饼、老田家的山西大饼。
关城老田家相传明永乐年间,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来到山海关,来到山海关后没多长时间,老田家在山海关古城内开一家酒馆维持生计。
到了康熙十二年(1673)田家后代关城监生田路,又在经营酒馆的基础上,改称做了:山西面食的田家小饭馆,刚开始以经营山西刀削面、羊肉泡馍、潞城甩饼等面点。
到了民国初年,随着京奉铁路的开通,大批闯关东的商旅难民,都聚集在山海关火车站附近,这里人山人海,极其热闹,这时老田家的面馆也越来越红火,尤其所做的田家大饼更是闻名关内外,田家大饼也就是以经营山西大饼而闻名主要有葱花饼、千层饼、太谷饼等,田家饭馆以服务周到,经济实惠再加上大饼香酥可口,赢得关城百姓的喜爱,每天都排着队争相购买田家大饼,久而久之老田家的大饼就出名了。
二十年代,随着京奉铁路的开通,到奉天做买卖的商人越来越多,同时到东北闯关东的难民也不断涌入山海关,火车站前可谓是客栈暴满,饭店兴隆,当时田家饭馆因为经济实惠,对顾客不分贫富都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商旅难民在过关前,都争相到田家饭馆小座,要张大饼,点点小菜,再来点小酒,吃完后再带上几张田家大饼,再去闯关东,久而久之,人们都把田家大饼称之为“过关饼”。
民国十三年(1924)是个甲子年,田记老板在春节前,想做一个“过关饼”匾额,并聘请当时关城书法家占桐题写 “过关饼”三个大字。现此匾额存放在山海关古城历史博物馆民国厅内。
历史叙述描写:大华先生
延展阅读:闯关东
闯关东历史背景
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其中23年间“鲁民(今山东)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辽东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
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颁布的《辽东招民开垦条例》榜文,向大家展示了闯关东的历史背景。
闯关艰辛历史经历
公元1855年,一场罕见的水灾袭击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大水冲垮了大运河,漕运不得不改道海上。
依靠漕运生存的人们不得不面临严重的生计困难,加上晚清时期的各种苛捐杂税,进入土地相对辽阔,人烟相对稀少的关外地区,成了当时破产农民的一个自我救赎的主要途径。
山海关“镇东楼”就是界定东北和中原的地理分界点,也是中国人的一个心灵符号,“关内、关外、闯关东”这些人们熟知的词汇均源于此。这里留下了数千万逃荒者的脚印,也把中原文化传到了关外,促进了满汉蒙各族人民的大融合。
“闯关东”的多是流民,山东人最多。“闯关东”的人口在3000万左右,多数是因自然灾害和战乱。他们从内地到关东需要克服种种困难,突破重重险阻,最终来到关东大地上为了生存而谋生……
有记录记载“原有土著,多以恶言相向”,“然因族类各异,言语不通,情意未能浃洽,蒙古多欺凌之.在此环境下,外地人移居至此,要在一个陌生环境开垦荒田、做工打渔等等,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在此环境下,广大的汉族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辽阔的关东地区,闯出了自己的天地。
北方话中的满语
清朝从1644年入关定鼎,满八旗几乎倾全军主力进入北京,把原明代北京汉人“尽徙于城南”。之后更多地是说着带有满语口音的东北汉语。
这种汉语由于有占多数的山东汉人闯关东,再进入汉八旗的因素,所以也带有山东方言的成分。
闯关东几个字的含义“闯”的含义:从马从门,表示马从门中猛冲而过,表示当时流民灾荒饥荒逼迫背井离乡。但是,跨越山海关到达关外并不意味着艰难生活已经过去,这可能只是
“闯”的开始。
“关”的含义:
成千上万流民一路走来,汇聚到这座北倚燕山,南连渤海,地扼华北通向东北的咽喉之地---山海关。山海关对于闯关东人来说是,生死劫难的渡口,划分关东与中原的界碑,他是一条闯关东的必经之路,一条通向梦中美好生活之路。
“东”的含义:
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旧中国,山东人口稠密,灾害频发;关东则地广人稀,沃野千里,史书说:“
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矿,曰盐”。
历史留下的遗产
不仅如此,历史上还留下了众多历史老字号以及历史上的一些称谓,镇远镖局、榆关书院、万顺祥……
王维扬在江湖中素有「威震河朔」之称,江湖上更有句话叫:“宁碰阎王,莫碰老王”,这个老王指的就是他。手创的“镇远镖局”在北方三十多年历经风浪,始终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