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最in社会治理!“昌平经验”只为让这座城市变得更美好
2020-03-27 网友投稿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

今年夏天,咱们昌平不畏“烤”验,多次抵达“炎”值巅峰而“回天地区”的社会治理,也在刚满一年之际,便总结出了一些“昌平经验”。

“回天地区行动计划”自去年发布,仅一年时间,昌平在“回天地区”社会治理上便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昌平经验”。如今的“回天”,不少街巷有了自己的专属“管家”、不少社区还建立了自治机制,接诉即办让“回天”居民,遇到问题立刻就能“找到人,找对人”……

一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不仅是保障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还是一面影射城市文明程度的“照妖镜”。

2018年起,“回天地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出台的“街巷长”政策,依托镇(街)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推动公安、城管、安监等6家单位200名执法力量下沉,选派招募122名“街巷长”、265名“小巷管家”到“回天地区”履职。

清理小广告、劝阻占道经营……这些“管家”上岗后,成了流动在“回天地区”大街小巷的一抹亮色。

街巷更加整洁有序了,居民在这里生活,打心眼儿里更敞亮了!

卫生不打扫、门禁没人修、物业撂挑子、业委会半瘫痪……这些问题几乎是每个老旧小区的“通病”。但如今,在华龙苑北里小区,这些事儿都已成为“过去式”。环境大变样了不说,曾经剑拔弩张的各种矛盾也得以改善了不少。

这些改变得益于该小区首创的“党建引领,五方共建”社区治理模式。在社区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下,以社区党建工作协调会为平台,吸纳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力量(社会组织、驻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单位)共商共议,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着力解决社区家门口的事儿和群众身边的事儿,进一步提升社区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回天地区”部分社区通过“五方共建”,先后协商解决了楼道堆积物、老年餐桌、文化共建等问题。霍营街道龙锦苑一区社区党支部积极与紫金家悦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共建,协助解决社区3岁以下儿童教育的空白,惠及儿童百余人次;东小口镇九台社区党支部通过“五方共建”联席会议协调物业公司,推动物业公司内部食堂开放为便民食堂,平均每月服务社区居民2000余人次。

如今,“五方共建”模式已在“回天地区”乃至昌平全区推广,开拓了基层社会治理全新路径。

“指尖”解难题 上网打call任你选,街边路灯不亮了谁来管?僵尸车占道怎么办?社区出现违法群租房现象该找谁?小区周边买菜不方便如何解决?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如今,群众的这些诉求,通过“接诉即办”机制变成了昌平区各镇(街)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必答题”。接诉即办,立刻就办!

天南街道:果断清理地锁

市民反映,中滩村北一街有商户私设地锁,阻碍市民正常通行。天南街道接诉后,立即派单给属地城管执法队。城管执法队员立即开展实地调查,确定了地锁的归属,现场引导该责任单位配合城管部门自行拆除了地锁,恢复了道路路面的平整。

东小口镇:及时清运渣土

3月13日19时41分,市民反映半截塔村村委会附近有渣土倾倒问题。工作人员接诉后于20时30分赶往举报现场,发现反映情况属实,立即联系半截塔村村委会清运渣土。3月14日9时清理完毕,共清运渣土4吨。

有事儿就打12345这事儿咱都知道!

但在昌平回龙观居民遇事儿可以直接找社区书记!

领秀慧谷社区书记解决了道路照明问题……

云趣园社区书记解决了社区圈地问题并在空地引进菜篮子……

天龙苑社区书记延长了小区的开门时间……

这一桩桩、一件件问题的解决,都源自昌平提出的“接诉即办”机制!

除此之外…您还可以通过“北京昌平”客户端问政板块实现指尖“问政”

工作人员会在2个工作日内做出回复,并将问题及时反映至相关职能部门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