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在平谷区金海湖附近发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一发现立刻获得学界巨擘,首都发展战略顾问侯仁之先生的重视,因为它的发现竟弥补了我国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的空白。
其绝对年代距今7000-6000年,遗址出土十分丰富,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艺术品三大类,为研究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平谷盆地发现了主要代表新石器文化的上宅遗址和北埝头遗址,统称为“上宅文化”。
长城的选址极其考究,它在我们的印象中仅仅是一条防御带,但若放在整个内亚来看却像是心脏的一条血管,它明晰的分别出农耕与游牧两个文明。
“上宅文化处于北方文化区的南部边缘地区,对于深入研究这两大文化区的相互关系与原始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资料。”
因为自然界地壳变动、水流风沙的沉积或人类修造、火灾等活动,若干年来,地貌变得层层相积。
今天我们就来将上宅文化层层剥开……
我们踩在的第一层,就是普通的耕土层;只要在往下挖0.25米,就是第二层,这里就能发现1000年前唐朝辽代的砖、瓦、陶、瓷。在这里还发现了蒿、藜的花粉,这说明在这一时期环境逐渐干燥;第三层是很薄的一层沙土,大概有0.4米厚。按照写作手法,这里应该叫铺垫;
第四层就出现很多陶器和少量的石器,主要是夹砂褐陶的罐、碗。陶器上的纹饰有之字纹、篦点纹、刮条纹等等。(关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路小编以后会详细介绍);
到了第五层!0.8米的文化层出现了大量的夹砂褐陶与泥制红陶。石器出现了石刀、磨盘与磨棒,与此同时发现了11粒禾草花粉,这证明在6000千年前的上宅人已经在这里进行垦殖耕作了。
这层应该是上宅文化最繁荣的一层,许多上宅仅有的文物就是在这一层出现的;其绝对年代距今7000-6000年,遗址出土十分丰富,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艺术品三大类,为研究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陶塑猪头 T0308⑤:4,上宅文化二期晚段出土的工艺品,身形瘦长,双耳后背,拱嘴前伸,两侧还刻划一对獠牙,从形体上看,是一个野猪的形象,这也说明当时上宅先民精湛的雕刻技艺。
鸟首支架形陶器、鸟首形陶柱和鸟首镂空器,应为用于祭祀的器物。陶质工艺品有猪头、羊头、熊头、海马、蛇等动物小型塑像及耳珰形器等。空心陶球,为泥质红陶,壁厚1毫米,素面无纹,核桃般大小,内装1个实心陶丸,为夹细砂黄褐陶质。
到了第六层陶器的形制变得简单,红陶减少,大多是打制石器。
(打制石器是将石块进行摔、砸,使石块出现尖或刃进行运用,这是最早的制作工具方法。第五层则出现了高一级的琢制、磨制石器,就是通过打磨对石器工具进行深加工,更适于运用);
琢制石器(上)磨制石器(下)
第七层的陶器,夹砂陶的烧制火候已经很低,到了第八层已经是黄褐色的夹砂陶片了;出土石器2 000余件,以打制、琢制或磨制的大型石器为主,兼有少量细石器。大型石器有用于砍砸、研磨的盘状器,还有石斧、石铲、锄形器和石磨盘、石磨棒等。细石器有石镞、尖状器、刮削器、石刀(复合工具)等,用间接打制法制成。此外还有用于狩猎的石球、弹丸及捕鱼用的网坠、石制小工艺品等。
上宅文化遗址,北有燕山,南有泃 河,依山傍水。看来人类早期生活似有共通之处,毕竟那个时代人类还只有被动的依赖自然,而不能主动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半坡遗址,发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以丰富的文化遗存,成为我国仰韶文化的代表。半坡博物馆,就坐落在遗址上,进去,须登几十级台阶,仿佛一条时光隧道,一级级引我步入远古先民的生活情境中。
以后我们会对上宅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进行逐一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宅文化的独自特色,也可叫做有个性的上宅文化:在新石器时代竟然没有彩陶,陶器的纹饰也没有普遍的绳纹,钵碗与盘状磨石较多。
在共性上,上宅文化出土的大口深腹罐与压印“之”字纹是明显的草原文化的物品,而出土的红顶碗又是和仰韶文化、红山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南北文化的特色交汇于上宅。
所以,了解上宅文化就能够对南北文化区的相互关系与原始文化的传播进行研究。这样价值的文化遗址,就一段时间来说是绝无仅有的。
文化遗址的出现对环境有很严格的要求,平谷山地东来的泃河和北来的错河带来的沉积物,把平谷盆地垫成一个幽静、平坦的肥沃原野。
而发现了上宅遗址更说明早在6000年—7000年前,这里就是一出适合人类繁衍生息之处。可以想见依燕山傍两河,人们过着农耕与捕捞、采摘、狩猎相兼的生活。
上宅文化遗址,是半地穴式建筑,大多是不规整的椭圆形,屋内都埋有一个或两个深腹罐,是灶塘吧,且兼及存储火种。因没有全部挖掘,不知是否也有大屋 ,也环形布局,有可能同半坡类似的。半坡遗址上,有很多柱洞,其建筑应是用树木枝和其它植物的茎叶再加泥土混合架构而成的,上宅文化遗址也发现了柱洞。这些今天看来实在是不起眼的"马架子窝棚",却是六千年前先民的杰出创造,是中国土木合构的古典建筑的发端了。穴居日久,容易"下润湿伤民",人们便就地取材,铺茅草、皮毛甚至烘烤地面。屋内设有火塘,但无烟道,一旦失火,就得重新搭造,何等艰难的生活!人类发展是缓慢的,每一个进步,都经历了漫长的生活实践甚至付出了血与火的惨重代价。原始的先民,也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栖身之地,我们现在的烟囱等通风通烟易如反掌,随心所欲,半坡人不行,他们一定希望生活得更好,但能做的,也只有那样,实属不易了。
从七千年前到现在,如今在这片适于人繁衍生息之地,北京金海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倾力打造“世界休闲港”,这是一个能让你活到121岁的地方……
主场馆总体设计将以金海画境,盛世桃源为主题,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出发,取义平谷独特山水资源和桃文化资源,结合平谷悠久的上宅文化要素,力图营造出《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般的独特休闲体验。
主场馆将运用借景、对景、框景的中国传统园林理念进行总体布局,力求形成步移景移的空间体验。根据规划,会展中心南侧是休闲大会户外活动展示区,作为休闲产业博览会的室外展示及休闲活动体验的空间;北侧的中心湖区则将为会展提供绝佳的景观环境,湖面将会设置景观阁,作为点睛之笔,展现典雅的中式园林体验。
未来,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将以一幅美丽的桃源画卷,向世界展现的东方文化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