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怀柔村史】穷山沟变身灯笼村——红庙村
2020-04-07 网友投稿

红庙村位于九渡河镇西北部,村域面积0.19平方公里。近年来,该村因发展灯笼制作产业而闻名与庙上村并称九渡河镇的红色产业村。红庙村的由来,说起红庙村村名的由来,就不得不说说村里的一座古庙了。相传,红庙村村东原有一座古庙,这座庙的墙壁和门都是红色的,后来人们就管这个村叫“红庙”了。清初,居住在这里的主要是古庙的看庙人,后来才逐渐形成了村落。

解放后,属黄花镇第10生产队,直到1982年才独立成村。最早的看庙人姓闫,后又陆续从昌平迁来了张姓、从九渡河迁来了王姓和白姓,如今,闫、白、张就成了红庙村的大姓。

红庙村为什么会有这座古庙呢?据专家考证,这是一座道教古庙,它的由来还得从明朝的嘉靖皇帝说起。嘉靖皇帝名叫朱厚熜,1507年登基,那年他只有15岁。这位皇帝在位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很有作为。可到了后期,他也像历史上许多皇帝一样,崇信道教,并痴迷于炼丹,祈望长生不老。于是他四处搜罗方士、秘方,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连朝政也荒废了。

从嘉靖十三年(1534年)始,他连朝都不上了,日日在宫中斋瞧。大臣海瑞看不过去,就抬着棺材入宫进谏,希望皇帝以社稷为重不要沉迷于虚无的长生不老之说,却惹得嘉靖皇帝大怒,把他下了大狱。于是,朝中再没人敢进谏了。然而,当年的十二月,这位一心想长生不老的皇帝却因服了道教方士所献的丹药,急性中毒不治身亡了。皇帝驾崩了,可他在位期间兴建的大批道教寺庙却留了下来,红庙村古庙就是其中的一座。

红庙村西有一座古墓,据说是明末清初将军金声遥的墓葬。墓前原有石桌石供和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金声遥及其妻任氏诰命碑,碑高1.86米,宽0.81米。这座古墓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金声遥,号振乾,本是明将,后因不满皇帝优柔寡断戕害良将,对朝廷失望,于是于清崇德四年(1639年)与沈志祥一起投降了后金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成了皇太极时期第一个明朝降将。

此后,由于他“性资端敏,才略宏通,克著勤劳”(碑文),得到了皇太极的重用,并跟随皇太极征战沙场,屡立战功,爵位由一等“阿达哈哈番”累迁到了光禄大夫,并由他的子孙世袭罔替5代。其妻任氏也因“相夫克谐,宜家著范”被封为“皇赠品夫人”。金声遥死后得到厚葬,享受五供的高级祭祀规格,当时的皇帝还为他颁发了五色绢绣的诰命书,并派看坟户世代管理金声遥的坟墓。

可是,这位享受了诸多殊荣的将军怎么也不会想到,300多年后的一场文革浩劫,将这座彰显他功勋的墓地几近摧毁。闫氏家族是金声遥墓的看坟人,红庙村党支部书记闫万军回忆,他祖上几辈人一直恪尽职守,看护墓冢。直到文革时,一伙人要炸墓,他奶奶躺在墓地誓死护卫墓碑,但没有奏效,金声遥墓最终被炸药炸毁,残存的碑额和残碑也在后来被人盜走,如今仅剩一对石烛台座。直到1986年5月12日,闫万军的父亲闫文本才将世代守护的皇帝册封金声遥的五色诰命书捐给了国家,这份诰命书现存于怀柔博物馆。

在红庙村北,还有一处值得探究的地方,那是一座已经废弃的粮库。粮库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占地面积30多亩,目前已经转归私人。按说在当时那个年代,位于山区的红庙村离怀柔县城很远,交通不方便,为什么要在这里建一座粮库呢?

建国初期,敌对势力一度十分猖獗。为备战需要,怀柔建了两个战备库,用以存放应急口粮,因为只是作为应急储备,所以红庙村战备粮库的存储量并不很大,粮库里还有一个小型加工厂,用来加工存放在这里的小麦。由于只是从事看粮、加工、备战等简单工作,粮库的工作人员不多。到了上世纪70年代,也仅有十几个工作人员,大多是在当地招收的农民。

后来随着形势发展,战备粮库的作用消减,工人的工资也有限。自上世纪80年代始,粮库搞起养殖等多种经营,为员工增加福利。当时除原有工人外,还招收了很多临时合同工,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这座曾经肩负历史重任的战备粮库最终还是难以为继,终至关闭。

如今,在九渡河乃至怀柔,红庙村党支部书记闫万军的知名度颇高;这是因为闫万军另一个身份——灯笼艺人。闫万军从小在红庙村长大,年轻时当过兵,退伍后在北京轮胎厂工作了12年。直到2004年,他才回村任党支部书记。当时,红庙村是个人均收入低于全镇平均水平的典型后进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有限的果树。既然当了书记,就得为村民办事。闫万军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他曾四处奔走寻找适合红庙村发展的主导产业。闫万军发现红灯笼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投资小,非常适合山区农民一家一户生产。而当时北京市场上的红灯笼主要来自山东、河北,成本较高,这就为红庙村发展灯笼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反复研究,闫万军决定发展这项产业,带领村民致富。

闫万军学艺时,没忘了把手艺传给乡亲们,他手把手地教村民做灯笼。闫万军将灯笼制作产业引入红庙村,开始在村里发展灯笼制作产业,还定期邀请河北省藁城县红灯笼师傅来村里,现场传授插架、裁剪、缝纫、贴花、烫印、组装等制作技术,使制作工艺更加全面、系统。不到1个月,全村就有30多人投入到“红灯笼”产业发展中。在此基础上,红庙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采取村民入股的形式组建了北京喜庆吉祥灯笼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自主发展,逐步实现了红灯笼产业民办、民管、民受益,村内50多人完全实现了不出家门就地就业。

红灯笼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更让小小的红庙村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此后,该村两次走进央视《新闻联播》,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各大媒体报道,使红庙村的红灯笼产业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灯笼订单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其中不乏驻外使馆、央视春晚等“重量级”客户。红庙村依靠过硬的灯笼制作工艺与质量,贏得了响当当的“京郊灯笼第一村”美誉。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到远近闻名的“灯笼村”。一路走来,闫万军坦言,小小红灯笼能够带给红庙村这样巨大的变化,是他自己都没想到的。

现在,随着产业越做越大,到红庙村看灯笼、买灯笼的人越来越多。由于村内场地有限,闫万军在征求村民意见后,利用东宫村闲置场地建起了一个大约650平方米的2层灯笼展厅,展示灯笼品种130余个。

目前该村灯笼产业已带动本村和东宫、黄花镇等村300余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