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密云景区——冶仙塔
2020-04-12 网友投稿

冶仙塔旅游风景区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东北部,占地1150亩,其中冶仙塔山林占地面积800亩,公园占地面积350亩。冶仙公园是依冶仙塔而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面向美丽的密云。 冶仙塔始建于辽代(1039年),后明嘉靖殿宇毁于火,清乾隆四十三年,重修冶仙塔 ,光绪十五年,塔顶被雷击去,后又重建,文革时期被炸毁。2001年北京市密云区政府在原址再次修塔,冶塔仙灯为燕京外八景之一,最高海拔332.5米。 冶仙塔旅游风景区始建于2009年4月,由首政集团开发,在密云区政府大力支持下修建而成,是一个集旅 游、观光、会议。冶仙塔位于冶山上,原有一座普济寺,寺塔称冶仙塔,又叫"冶塔仙灯"。冶仙塔高约8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一拱形券门,门洞朝南,周围有砖雕假窗和砖雕花饰。塔基、塔身、塔顶全部为砖雕仿木结构。相传高僧季小唐在塔内修炼之时,夜晚塔顶处常有串串红灯照耀,所以称冶仙塔为"冶塔仙灯"。

【历史沿革】

据古籍记载:"冶仙居其上,时放灯光"。但"冶仙"却从来无人见过,而时放灯光,却有人亲眼目睹。旧时每逢旧历正月十五灯节期间,山下附近有些善男信女们要到塔前庙内烧香上供,有的人还要在庙门口或塔角上挂些小红灯笼,到了夜晚,点燃蜡烛之后,灯光四射,从山下望去,就像天空中的红星在闪闪发光,其景色绝妙非凡,因此而得"冶塔仙灯"之景名。冶仙塔始建于辽代重熙八年(公元1039年),塔前有庙,名曰普照寺,明嘉靖·庚戌时,胡虏人来犯,殿宇毁于火,重修后改为普济寺。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修冶仙塔,并建南海大士佛殿之楹,光绪十五年(1889年),塔顶被雷击去(见民国三年《密云县志》卷一之四),后又重修。

此塔虽经多次重修,但其结构一直保持辽代建筑风格,塔高12米,直径6米,平面呈八角形,三檐空心,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各有拱形券门,可以出入,门洞朝南,周围有砖雕假窗和各种砖雕花饰,塔基、塔身、塔顶全部为砖雕仿木结构,下层券门两侧有清代人书刻的一副对联曰:"高插云汉文人笔,重领檀营武士冠",横批三个大字是"普济寺"。

在十年动乱中,这座珍贵的辽塔,于1967年以"破四旧"为名被炸毁。

【出土文物】

1988年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协同密云区文物管理所开始对该塔基进行发掘。发掘中发现,地面以上部分已经一无所存,地宫亦是伤痕累累。在地宫内清理发掘出比较完整的陶瓷器物40余件,古钱币(多为宋钱)70余枚,瓷器中有绿釉净瓶、秘色瓷碟、方形白瓷碟、圆形白瓷碟、葫芦形瓷坠等,陶器均为塔形经筒(大部分已破碎),还有玻璃器一件(已碎),佛串珠一颗。出土的文物虽不甚丰富,但却不乏为精品,其中绿釉璎珞净瓶为最佳。此净瓶通高24.1厘米,小口、长颈,颈中部仰莲上翘,颈上部饰弦纹,颈下部呈竹节形,肩部一侧有罐状流,流一下腹有铭文"杜家"二字,肩部饰一周莲瓣衔璎珞纹,延垂于腹下部,莲瓣上叠饰花纹,圈足外撇,底微外凸。造型精美,纹饰华丽,为瓷器中之精品(1989年此净瓶被送至《中国文物精华展》在北京故宫珍宝馆展出),还有出土的陶经筒,造型之美,工艺之精以及出土的数量之多,都是在其它塔基发掘中极为少见的。这些文物的出土,对于考察研究辽塔以及北京地区的辽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绿釉"杜家"款璎珞纹净水瓶辽 (公元907-1125年)高24.1厘米 口径10.6厘米

净瓶为佛教用器,源于佛国印度,僧侣游方时可以随身携带用以贮水或净手。一般从肩部的流口部注水,从长长的管流中倒出。瓷质净水瓶流行于唐代、宋代及辽代。此净水瓶的特别之处在于瓶体刻"杜家"款。

与绿釉净瓶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尊"仙女散花"雕塑,实为布雨与收水的一对法器。

冶塔仙灯

密云古称渔阳,相传上古时期,共工与祝融争斗,共工战败,流落到一个四面环山临河的谷地,为了生存共工修建了共工城,共工城就是最早的渔阳。后来共工升为上仙,而他的手下那条巨型鲶鱼精就留在了贯穿渔阳的渔水(白河)中继续修炼。

鲶鱼精体型硕大,深居河底,法力高深。千百年来,操纵着白河水系。鲶鱼精精通施云布雨的法术,所以当地居民,为了生计,祈求平安,免于洪水泛滥,每年都要给它烧香上供,这个习俗也沿袭了几千年。这鲶鱼精在偶尔发生旱灾还施云布雨,解百姓燃眉之急,一直相安无事。

辽代重熙八年(1039年),密云的百姓,可谓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因为常年的战争加上气候干燥,田里青禾眼看就要干渴死。密云百姓纷纷赶到白河烧香上供,祈求鲶鱼精施云布雨解救百姓。鲶鱼精却一反常态提出每年上供要一对童男童女,据说吃了童男童女的肉可以早日成仙。密云百姓拒绝了鲶鱼精的无理要求,鲶鱼精恼羞成怒便在白河沿岸兴风作浪,大发淫威,吞食来往百姓及牲畜,弄得老百姓不敢出门或远走他乡,一时间怨声载道。这件事被如来佛祖知道了,如来佛祖便下佛旨令高僧季小唐镇服鲶鱼精。高僧季小唐大师用九颗佛珠制服鲶鱼精,把鲶鱼精用铁链子锁住,镇在密云北山(今冶山)上的锁妖洞里。为了黎民百姓永久安康,为了鲶鱼精改恶从善早成正果,高僧季小唐大师在锁妖洞前建了一座普照寺(后称普济寺),寺院佛塔称"冶仙塔"。高僧季小唐大师从此就在塔内修炼,夜晚九颗制服鲶鱼精的佛珠常在塔顶处闪耀,所以人们称"冶仙塔"为"冶塔仙灯"从此,密云黎民百姓得到太平,络绎不绝上山到普照寺(普济寺)进香还愿,结婚不孕青年在日出前登上冶山,触摸冶仙塔,就可以生孩子。如果人们到锁妖洞口,拽那条铁链子,还会感到鲶鱼精在洞底下水里晃动......。

【景观】

(一)冶仙塔

冶仙塔位于冶山顶部,塔高10米左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一拱形券门,门洞朝南可出入。塔四周砖雕花饰,塔基、塔身、塔顶全部为砖雕仿木结构。塔的下层券门两侧有清人题书的对联一幅:高插云汉文人笔,重领檀营武士冠。

(二)中华龙砚

2011年5月11日落户冶仙塔旅游风景区的中华龙砚,长约15.8米,宽3.28米,高1.68米,重约99吨,荣获世界吉尼斯纪录,整体呈椭圆状,青灰色表面浮雕着56条大小不同,姿态各异的中华龙,交错有致,大到三尺有余,小到寸许,交错有致,盘绕环抱,蕴含着中华56个民族大团结的深邃含义,是对国家昌盛,民族繁荣,喜气祥和景象的赞美和讴歌。整体观之宛如一艘巨轮逐波踏浪,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三)三仙洞

三仙洞地处冶仙塔东北部,相传是用以镇压鲶鱼精的洞穴。 观音洞:洞中供奉观世音菩萨,洞壁为观音讲经壁画。 鲶鱼洞:洞中镇压鲶鱼精,用铁索将其像锁入水中,洞壁为观世音菩萨收服鲶鱼精的壁画。 三仙洞:洞中供奉福禄寿三仙,洞壁为三仙修道成仙壁画。

(四)冶仙宝塔

冶仙宝塔位于下普照寺北侧,呈现前寺后塔格局,是密云普照寺的标志性建筑,高约46米,塔身共七层,占地面积约27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31.17平方米,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窣堵坡与中土的重楼结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并与临近区域的建筑体系相互交流融合,逐步形成了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在东方文化中,塔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层面。塔承载了东方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

(五)伏羲广场

伏羲位于冶仙塔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广场中央,伏羲,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最早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化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广场东侧为推动中国历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18帝王像,西侧是中国历代24孝子图,北侧是中国百家图腾。

(六)碑林

位于万佛殿北侧,它丛立如林,历史悠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书法价值,记录了上千年的历史材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块石碑记录了冶仙塔上普照寺的发展历史,具有珍贵的考古价值。 (七)音乐喷泉 音乐喷泉采用高科技水形,360度数控遥控,5698个喷头,22116盏水下彩灯,1407台水泵,10台专用电脑进行有机结合,随着音乐的节奏水面升起朵朵莲花,七色的彩虹,还能喷出60米高的水柱。

(八)冶山碑记

冶山碑记刻着一个巨大的"佛"字,是段友生先生收藏的赵朴初先生亲书"佛"字,并记录了佛字的起源和历史及佛文化知识。 (九)万佛殿 万佛殿因殿内供奉一万尊佛而得名,可堪称是中国最大的一座佛教殿堂,作为僧众诵经、礼拜、修道的场所。

(十)金身卧佛

卧佛,为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涅槃法相,头西脚东,右手支着头,左手放在身上,赤足相并,安然垂首侧卧于西方,长约14.8米,宽4米,高4.45米,重约420吨,原产地为山东省泰安市,樱花红的材质,寓意吉祥如意,富贵长寿,镇寺慑邪。

(十一)天外来石

天外来石是新疆阖田碧玉,重20多吨,而且都是玉石,整个外形像个石鳌,表示独占鳌头,比喻取得第一名。摸摸肚皮,平安幸福,健康百年,摸摸鳌头,升官发财,一生好运常伴.

(十二)牌楼

冶仙塔旅游风景区正门正前方向200米处,有一座高大的三门四柱七楼式仿木牌楼,正面有四个大字"冶山胜境",背面刻有"莲界庄严"四字。它告诉人们,走过这座牌楼,就进入一个山清水秀的境界了,它是入园的标志,牌楼两面彩绘金龙176条,金凤36只。

(十三)四大天王

(十四)净水观音

此净水观音像高20米,莲花底座高2米,加基座高36米,佛身为铜质仿18K耐蚀亚金铸造,佛面为撒金而铸成,底坐下面放有经书、绿釉净水瓶等。

(十五)魁星阁

魁星为执掌读书人命运以及文坛盛衰的神,仰观魁星而高科,梦魁星之降而夺锦标,世人多相信魁星可带来好运,能使莘莘学子金榜题名,故虔诚膜拜。

(十六)吉祥阁

吉祥阁即钟鼓楼,是中国古代用以司时的公共性楼阁建筑,钟和鼓原本都是古代乐器,以后才用报时之用。中国古代钟鼓楼起源于汉代,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钟催人起,入夜鸣鼓催人息"的晨钟暮鼓制度。佛寺亦有鼓楼,与钟楼相对,建于正殿的左右,用以悬鼓报时,或于典礼时敲击。

(十七)绿釉净水瓶

绿釉"杜家"款璎珞纹净水瓶(北京密云冶仙塔基出土)隶属辽,此瓶高24.1厘米、口径10.6厘米、底径5厘米、最大腹径8.2厘米。

(十八)文化墙

自乾隆四十二年,夜宿密云行宫至光绪伊始的德林变法,檀营兴旺,以及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檀营人民摆脱八旗制度的桎梏。

交通信息:公交路线:乘坐地铁13号线到望京西下车,换成970快到密云西大桥西站下车,步行到密云县法院站乘坐密6路到冶仙塔景区站下车即到。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