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石佛岭古道蜿蜒崎岖依山所凿,归属于京西古老西山大道 ,现存大约还有五百米长,约三米宽。一边是绝壁,另一边是用石头垒砌的矮墙,防止从此经过的骡马滑到悬崖下。初夏时节,走在古道之上,青山巍巍,脚下的蹄印传递着曾经的历史!
石佛岭位于山腰之上,悬崖下曾经就是波涛汹涌的永定河。在坡度大、石块铺就的路上,每隔两三米栽立石一排,即可疏导雨水,防止顺路而下冲刷道路,又可防路上石块松动下滑。
古道最具岁月蹉跎印证力的非蹄窝莫属,那是数百年的负重骡马与骆驼伴着萧萧铃声一步一步踏出来的。其中风口庵的蹄窝阵最使游者震撼,石佛岭的蹄窝在古道也很出名。当年在古道上驮队、马帮行走的蹄印深刻清晰,蹄窝密布保留完好,是难得的远古印记。途中有一山垭口,是在峭壁之上凿出2米多宽的石槽,两壁高约近两米,石槽中露出的山岩路面上散布着不少深深的蹄窝。站在石佛岭上,可见两山夹一谷,门斋铁路、公路、永定河和铁路依次可见,蔚为壮观。石佛岭古道地势险要,保存之完好应该为京西古道之最了,是京西古道非常具有观赏性的人文景观。沿古道崎岖前行,当接近西边出口处时,可见山体岩石上刻有修道碑记四方,成于明万历六年。一碑首雕刻三尊佛像,石佛岭就因此而得名。
沿古道往西北路走右侧出现了二、三尺的护墙,墙外是数十丈高的悬崖,崖下是门板铁路即门头沟至板桥的铁路,它旁边是109国道,再往外就是几乎干枯的永定河故道,对面半山腰是丰沙线两条铁路。往前有一深沟,原称“断龙沟”,后改为“桥子沟”,过沟桥涵高10米,桥名得胜桥,为清同治十年(1871)被洪水冲毁后重建。传说曾有一飞贼叫侯金龙,在皇宫作案被发现,潜逃至此,被村中张姓人抓获,为避皇上“真龙天子”之讳,往上报告时将“断龙沟”改名为“桥子沟”。
石佛岭又名石窟山,明《宛署杂记》称其“在县西九十里。山临浑河(即永定河),壁立千仞,一径上通,仅可容足,俯视河水,最为险阻。有一石窟,名般若堂。”在此修行的高僧明安禅师率弟子募化四方,劝人行善修路。上至朝廷司礼监太监,下至当地官员、百姓积极响应,纷纷出钱或出力,于明万历六年,将这段险路拓成坦途。为表彰众人修路功德,在一面崖壁上镌刻连体四碑,记录修路之事和施善芳名。其中一碑之碑额刻的是三尊佛像,石佛岭及其该段古道由此得名。
静下心来,走一走曾经的古道,探寻蹄印里的历史,倾听曾经驼铃之声。这一段路程,一定会成为你心中的绝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