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通州 | 延芳淀“春水”捺钵展尽风采,“晾鹰台”依旧在
2020-04-17 网友投稿

延芳淀

很多人都知道,在辽金时代,通州的漷县境内有一片被称之为“天下第一皇家湿地园林”的延芳淀!面积可与当今的白洋淀相媲美,其中的“漷县老八景”至今都被人们津津乐道。其实,当年的延芳淀远比我们现在想象的要美丽,尤其是在延芳淀举办“捺钵”时,那场面更是壮观无比!

“捺钵”是契丹语的译音,意为辽帝的行营。自辽代以来,“捺钵”一词由行宫、行营、行帐的本义被引申来指称帝王的四季渔猎活动,即所谓的“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合称“四时捺钵”。而延芳淀正好能满足“春水”的条件,也就是春季在水边游猎,所以每年春天,在这里都会上演一出“海东青拿天鹅”的好戏!

当时的延芳淀水草丰美,自然就成为了水鸟飞禽的乐园,北飞的天鹅也会成群的落在此地,准备休整十多天后再继续向北飞去。而这个时候,在这片湿地的垄岗高地之上,皇帝的豪华宫帐也搭建起来了,在它周围连绵数里,就是护卫禁军的营帐,旌旗飘飘、战马嘶鸣。

“春水”捺钵开始后,皇帝会带着文武群臣悄悄的来到东畔水边的高台之上,高台上早已站好一排排鹰坊的鹰师,他们都是左臂下垂,小臂与上臂呈直角平伸,小臂上裹着专用的鹿皮护臂,一人臂架两三只神鹰——海东青!此时的海东青头上蒙着绣花锦帽,蒙住了眼睛,只露出尖利的喙。鹰师们挽绦于手,只等着皇帝放鹰时亲自扯动丝绦,拉掉海东青头上的锦帽……

此时的天鹅依旧在苇丛中觅食,没有注意到这一切,在它周围也早已经站满了身着墨绿色“赶仗”服的围猎卫士,他们悄悄地隐蔽在上风的水边,手拿锣鼓家什,只等皇帝在放鹰的高台上发出信号。

皇帝在查看了一圈鹰师们臂架上的海东青后,又转身望了望延芳淀早春的风景,看到“赶仗”人一切准备就绪的信号标识后,终于对身边的一位近侍挥了下手。早已等候在高台西北角上的几名信号手在看到皇帝挥手,还没等近侍转达号令,就已经拉起一面杏黄大旗,给“赶仗”卫士们发出信号。

“赶仗”卫士们看到杏黄大旗后,立刻敲起锣鼓、大声呼喊起来,锣鼓手之外的人,或相互敲击木棒,或舞动各色彩旗,刚刚还静悄悄的水畔,一下子喧嚣鼎沸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可吓坏了正在苇丛中觅食的天鹅和各种野禽,它们匆忙扇动翅膀惊慌飞蹿,体重小的鸟儿飞速起飞,转眼四散,而体重大的鸟儿就没那么从容了,特别是笨重的天鹅,在如此惊慌之间起飞,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它们拍打着巨大的翅膀,惊叫着扑向水面,翅膀和脚蹼在平静的水面上,划出道道长长的水痕……

当看到天鹅现身后,放鹰台上的皇帝才开始摘海东青头上的锦帽,而海东青早已听到了天鹅的鸣叫,当锦帽被掀开后,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惊慌起飞的天鹅。鹰师的指令及自身的本能催使着海东青对天鹅进行攻击,它瞬间弹起飞向高空,一瞬间就不见了踪影。当最后一只海东青飞向高空后,鹰师匆匆下台离去,赶往三四里外的那个叫呼鹰台的高台。没错,海东青放出去后是要呼回来的,否则它们可能就不会回来了……

此时的“春水”围场上可谓一片欢腾,天鹅笨重的身体好不容易要起飞后,正好迎上了从空中直冲它们而来的海东青。海东青虽然身形较小,但速度敏捷,此时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300千米,如此快如闪电般的速度直扑天鹅,可想而知那场面是多么的精彩。

当然,海东青不会直接对天鹅发起进攻,毕竟以小博大无异于自杀,在接近天鹅时,海东青会施展尖利喙爪,以快如电光石火般的速度用双爪直接抓住天鹅的脖颈,一旦得手,又立刻用尖喙啄像鹅头鹅眼。

遭到攻击后的天鹅也会奋力反击!此时,只见双方在空中缠斗,缠斗中鹰鹅的羽毛纷纷坠落,被抓破的伤口鲜血淋漓。

虽然天鹅已经不能再继续飞行,但毕竟体型与力气占了优势,再加上双方纠缠后一起坠入水中,水性极好的天鹅还是有胜算的。但是,在延芳淀水边,早已备下了快船,当海东青与天鹅落入水中后,军士们的快船就已预判了目标,快速划去赶到落水处,他们的到来不仅仅是来拉偏手,更是给了天鹅致命的一击,用手中的刺鹅锥朝着天鹅的头部刺去。

助战的军士们将刺死的天鹅捞到船上,并立刻把鹅头刺破用鹅脑嘉奖立功的海东青,这是海东青最喜欢的食物!当然,海东青拿天鹅也不是没有失手的时候,可就算失手后,助战军士们也会将随身携带的鹰食投喂海东青,以示安慰。但一定不会拿鹅脑给失手的海东青,这是训练海东青一个赏罚分明的原则问题。

结束了空中格斗后,呼鹰台上就会传来鹰师呼鹰的声音,海东青们听到后就会回到各自主人的身边。而鹰师们不论海东青狩猎失败与否,都会安抚它们,随后再乘船赶往晾鹰台。晾鹰台在春捺钵时被作为临时鹰坊,那里有全套的鹰坊设施,台上还有一处高岗,已经架好鹰架准备做晾鹰之用。晾鹰台也是“漷县老八景”之一,在今永乐店镇德仁务村中。古时,德仁务村曾在漷县的辖区范围内,此台自然形成,长约500米,宽80余米,高10余米,立土坚固。

北京有四座名称相似的台子,除大兴的晾鹰台外,通州还有三处:永乐店镇德仁务村的晾鹰台、塘头村的放鹰台和张家湾的呼鹰台,现在这三座台子只剩下晾鹰台一座了,1985年晾鹰台被列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如此一场“海东青拿天鹅”的好戏就这样的落下来帷幕,狩猎后则是全鹅宴,这里就不再多言。而当时人们对这一项“春水”捺钵的喜爱,从一些贵族出土的文物中就能看出来。比如在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出土的陈国公主墓中,就出土了一件“刺鹅锥”。

而且,在萧太后河边,还一直有人用特殊的方式记录着“春水”捺钵那壮丽的画面,他就是玉雕匠人张玉成,用玉器雕琢着代表辽代契丹文化的“春水玉”!而他雕琢的作品,正是在“春水”捺钵中海东青拿天鹅的场景!

所谓“春水玉”就是指人们用玉石表现辽代契丹人在春季用海东青捕鹅雁的狩猎活动的玉雕作品。一般情况下,一件“春水玉”雕琢完成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张玉成说:一块普通的原料,只有通过精湛的手法雕琢才能唤醒玉石的灵魂,呈现出作品的生命力,这是玉雕匠人的一个使命。我要通过雕琢“春水玉”,留下萧太后河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将通州的运河文化传承下去。

如今,延芳淀早已经不再,许多景点也消失了,直到2016年年末,北京市政府决定将重建这一片大型湿地,再现当年水清草肥景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看到成群的天鹅、大雁、野鸭等珍稀鸟类的到来~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