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公议庄五虎少林会,初二给乡亲唱出大戏
2020-04-23 网友投稿

临近春节,房山长阳镇公议庄的鲁志信在晚饭后的夜色中,又来到了村里的活动室。几位来得早的老村民已经在练习着敲锣打鼓。几分钟后,村里参加表演的几个高中生小伙子也都来了。大家各自抄起兵器,操练起那出《董家桥斗五虎》。

30多年里,“公议庄五虎少林会”在龙潭庙会获得满堂喝彩,后来更是成为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这个民间舞蹈项目已淡出了庙会舞台,但为了每年初二给村民们演上一场的传统,鲁志信和执着的村民们仍在紧锣密鼓地排练着。

■ 龙潭庙会上曾一鸣惊人

上世纪80年代末,北京龙潭、地坛两大庙会刚刚恢复不过几年。大年初二的凌晨,20岁正年轻的鲁志信和师父辈的村民们,在夜色中匆匆坐上一辆好不容易才借到的130卡车。风雪中大家围紧军绿色的棉衣,一路颠簸,赶在上午来到龙潭庙会。

大鼓响起的时候,一帮村民都鼓起了劲儿。他们要在龙潭庙会的民间花会表演上,来一场《董家桥斗五虎》。故事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在董家桥遇到五个拦路恶霸,在路人帮助下将五人打败的一出武戏。最终在庙会的喝彩声和评委的赞许声中,演出获得民间花会二等奖。

2007年,公议庄五虎少林会,成为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项目。

申报非遗的时候,鲁志信做过不少案头工作。公议庄的武术传统究竟来自何时已难以考证,但就当时查到的村里师徒传承的资料,已有175年。自从鲁志信记事起,村里每一年的大年初二,都会表演一场。“即便是上庙会那几年,下午也要赶回村子里演给村民。”这个传统至今没有断过。

“最风光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如今已是50岁、在村里小学当语文老师的鲁志信说,“龙潭庙会、莲花池庙会、天桥的活动,都请过我们去参加。”

受场地、安全等因素影响,这种民间舞蹈项目渐渐淡出城区里的庙会。好在,乡间的舞台还在。

■ 百年老戏有年轻人加盟

今天的农村也的确不再是昔日。现在,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中年人都在外上学、上班,临近年根儿了,尽管大家很忙,吃过晚饭后大家还是要聚在一起排练这个传统节目。

一场表演时间40分钟,敲锣打鼓都对体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加上其中穿插一些小演员的表演,一个多小时里文武场需要差不多两套班子。演员一共13个,总得担心有人身体状态不好,也得需要两套班子,算下来参与人数至少得二三十个。

鲁志信从徒弟辈逐渐成长为师父辈,再老一辈的师父,因为岁数都大了,如今真能参加活动的人越来越少。他觉得,现在的演出质量已经明显不如二三十年前,不过他和一些执着的村民们仍然在努力。“村里从小就练武的孩子不少,其中一部分考进了体育大学。有个孩子毕业之后在区里少年宫当了武术老师,眼看着在他的带动下,武术教育也做得更好了。”

这个大年初二,演出班子中就有几个年轻孩子,李梦宇便是其中之一,他今年高一。“我从小跟着村里老辈人练,挺有意思的,而且强身健体。”

困境虽然不少,但大家心里仍有在春节城里庙会表演时,留下的那种荣誉感。未来的五虎少林会靠谁支撑?“希望年轻人能多些,这不仅是非遗、传统艺术,也是年轻人对咱们这个村子的一份责任心。”

本报记者 张硕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