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海坨”?请叫我“海陀”
2020-04-25 网友投稿

海陀(坨)山是延庆区与河北省赤城县交界处最高山峰,主峰海拔2241米,据说是北京市第二高峰。从北京方向返回,一过八达岭即可见到海陀(坨)山。延庆人见到了海陀(坨)山,就像看见了家乡。

可是海陀(坨)山,到底应该叫“海坨”还是“海陀”?近年颇有争议。“坨”和“陀”字,到底用哪个更贴切?

探源

坨与陀的本义

先让我们看看各类辞典(词典)的解释。

《现代汉语词典》:陀,山岗;陀螺,儿童玩具,形状略像海螺;盘陀,形容石头不平,(路)曲折回旋。坨,面食煮熟后粘在一块儿;坨子,成块或成堆的东西,泥坨、盐坨、粉坨、礁石坨。《辞海》对两字的解释:陀,山岗。袁桷《次韵伯宗同行至上都》:“籍草各小憩,侧身复登陀。”坨,成块成堆的东西,如:泥坨子。《汉语大字典》解释:坨,成块成堆的东西,如:泥坨子、粉坨子;露天盐场。《正字通·土部》:“坨,俗陀字。”坨,同陀。《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陀,山岗;坨,坨子,粉坨子,蜡坨子。《康熙字典》释义:坨,《集韵》,余支切;音移(yi)。地名:《正字通》陀字之沩,汎云地名,无稽。《广韵》陀,徒何切。《玉篇》陂陀,险阻也。《集韵》:同坨。《新华字典》字解:陀,陀螺;坨,成块成堆的:泥坨子;露天盐场。

对比

他山之石

再看看延庆周边,河北省赤城、怀来县的志书是怎么标名的。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赤城县第一部县志,即1992年版《赤城县志》,通篇都用“陀”字,大海陀山最高峰隶属赤城县(这是毋庸置疑的)。《赤城县志》用海陀山来表明延庆与赤城相连的同一座山峰,自有它的道理。2012年版《赤城县志》继续沿用“海陀山”的用法,通篇未变。赤城县历代志书,均是以“海陀山”来记述境内第一高峰的。赤城县域旧曾包括龙门县,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龙门县志》记此山名“海陀山”;1914年因与广东省龙门县重名,改龙关县,所以民国《龙关县志》也用“海陀山”三个字,此后从未有过变化。

与延庆接壤的河北省怀来县,无论旧志和新志,凡涉及海陀山名称时,均使用“海陀山”三个字,至今也无变化。

追溯

历史沿革

再来看看延庆旧志,又是如何标注这个名称的。

延庆自明代以来,修志相沿不断。从明代成化年间首次创编,其后每隔七八十年,即由官方组织一次修志;延庆历史上的州、县、卫,都有地方志,到中华民国,共编纂志书10部。分别是:明《(成化)隆庆志》、明《(嘉靖)隆庆志》、明《(万历)延庆州志》、明《(万历)永宁县志》、清《(顺治)延庆州志》、清《(康熙)延庆州志》、清《(乾隆)延庆州志》、清《(乾隆)延庆卫志略》、清《(光绪)延庆州志》、清末《延庆州乡土志》。另有明《西关志·居庸卷》,记载延庆明嘉靖时期的一些情况;民国《察哈尔通志·延庆卷》,由延庆县负责组织编纂,记有抗日战争前延庆一些地情。上述旧志,除了清《(光绪)延庆州志》、民国《察哈尔通志·延庆卷》曾用“沱”字(应为刻录笔误)之外,多部旧志,从明《(嘉靖)隆庆志》起,都在用“海陀山”三个字,当然也有的旧志只记述“大翮山、小翮山”而未记述“海陀山”。至于“海坨山”三个字,在旧志中从未出现过。

演变

从坨到陀的变迁

其实,研究延庆历史的人都知道,海陀山作为延庆西北境最高山峰,在标注名称上,与河北省怀来县、赤城县,长期呈高度一致,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延庆县出版的一些书籍,才出现“海坨山”,“陀”字被无端地换成了“坨”字。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妨来看看“海陀山”的渊源。提到海陀山,自然要联想到大、小翮山。按各种史料,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大、小海陀山,与大、小翮山是两组不同的山;一种认为大、小海陀山就是大、小翮山。

大、小翮山之名,最早见于《水经注》,记述的是秦始皇召王次仲,始皇怒其不恭,令槛车送之,次仲化大鸟翻飞而去,落二翮于“斯山”,其峰就有了大翮山、小翮山名称的故事。但《水经注》没有大海陀山、小海陀山的名称。《中国神话传说辞典》引用了大翮山的传说,《太平广记》卷五亦有此说,且“有增饰”。

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看,海陀山这个名称,应来源于明代。认为“大、小海陀山”与“大、小翮山”相同的观点,可见于清《(光绪)畿辅通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2年、商务印书馆)、《赤城县志》(1992版)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2005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大明一统志》卷五《隆庆州·山川》载:“大翮山,在州城北二十五里,上有王仲庙。”(有人认为大翮山、小翮山即大海陀山、小海陀山)。明《(嘉靖)隆庆志》载:“大海陀山,在州城西北三十里。高耸万仞,层峦叠巘。云生其岭,雨即隨之。上有龙潭,名大海陀。崖畔有巨石,刻‘大海陀峰,古跡盛蹟’八字见存。与冠帽山相望,又名西岩山。下有西岩寺,吞奇吐秀,为妫川八景之一。其名‘海陀飞雨’。……”但该志仍记述了大翮山,并未将大海陀山与大翮山混为一谈。亦即“大海陀山是不是大翮山”当初没有定论,可又不能割裂二者的联系。然而,大海陀山的名称却有多个印证。《万全都指挥史司·山川》载:“大海陀山,在怀来卫东北三十里,高百仞许,下有龙潭,祷雨有应”。明《(嘉靖)宣府镇志》卷八《山川考》载:“大海陀山,在怀来东北三十里。”清《(康熙)畿辅通志》卷四《山川》载:大海陀山,在延庆州西北二十里。”清《(雍正)畿辅通志》卷二十载:“大海陀山,怀来县东北三十里。”清《(乾隆)延庆州志》载:“大海陀山:在州西北二十里。高耸万仞,上有龙潭,层峦叠巘,云生雨隨,为妫川八景之一。”清《(光绪)延庆州志》卷一载:“大海陀山,在大翮山,西北相连,高耸百仞。”清《(光绪)怀来县志》卷三载:“大海陀山,城北四十里,高耸百仞,云生其巅,雨即随之。”《宣镇府志》载:大海陀山潭在龙门。不仅如此,凡是旧志,在“艺文”卷中涉及“海陀”山名,均用“海陀”而非“海坨”。如妫川八景之一“海陀飞雨”,而非“海坨飞雨”。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载:“大海陀山,即大翮山,亦称海陀山。”《龙关县志》(民国)载:“海陀山,堡(雕鄂)东南三十里,全山为龙延两县分水岭。最高处名海陀山。”《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2005年)载:“海陀山,故称大翮山,在北京市延庆县西北”。而《古代汉语辞典》有“陀”“沱”而无“坨”。

辨析

海坨应为海陀

通过上述文献记载可以明辨,“海陀山”沿用了几百年未有变化。问题来了:是什么时候“海陀山”在延庆的著述中变成了“海坨山”呢?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延庆出版的一些书籍,特别是一些传说故事,作者已经把“海陀”换成了“海坨”。1989年10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延庆县组织史资料》内附一张《延庆县行政区划图》,“大海陀”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海坨”。制图时间为1989年7月。大概就是这张图的引导作用,此后延庆出版的印刷物,均把“海陀”换成了“海坨”。也有出现“海陀”“海坨”“海沱”混用的情况,显得杂乱无序。于是也就出现了与临县(河北省赤城、怀来)史料标注“海陀”大相径庭的情况。

如果说“陀”与“坨”为同一个字,似乎也说得过去,但是究其根本,还是有区别的。比如海陀山附近有“浮图(又作‘浮屠’)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记述,是不是与“陀”有某种关系?明《(嘉靖)隆庆志》记载大海陀山麓有西岩寺,三进院落;海陀山东麓曾有石佛寺(始建年代不详)、双松寺(明代),至今佛像犹存;在赤城县大海陀乡“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南、北长春沟(俗称长虫沟),南有胜海寺、北有宝山寺,均建于明正德年间,今已逾500年,虽殿宇已毁,碑刻、墓塔、古松还在。清《(雍正)畿辅通志》卷二十《山》载:“大翮山,一名佛峪山”;而“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以主峰山脊线做区分,松山保护区南端出入通道为古隘口,名“佛峪口”。另外“坨”的意思是“成块成堆”或是露天盐场,与“陀”字的“山岗”释义明显不符。

结语

地名是重要的公共信息和文化载体,也是一个地方的历史见证和情感寄托。大海陀山位于延庆、怀来、赤城三县(区)接壤地,三县(区)的地方志都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河北省赤城县”条下所涉各目均用“陀”字。因行政区划分属不同,导致原来旧有的“海陀山”今日“同山不同名”(陀、坨),给地区社会交往造成诸多不便,也容易让人产生认知迷茫,于是引出了所谓的地名“争议”。

话说到此,改不改那个属于争议的“tuo”字儿,似乎是另外一回事儿,非言者所能及。但是,在发掘、传承历史文化的时候,不应该断了脉络。况且,延庆已经是北京世园会举办地和冬奥会主要赛场之一,大美延庆正在走向世界,作为一座代表性山峰,地名用词亦应当准确无误。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