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晨5点,天色将明未明,一轮半月犹挂在空中。门头沟潭柘寺镇桑峪村村委会院儿里已是灯火通明。“每天这个时候准点收豆芽,6点钟就得往城里送。”说话的是村支委王洪涛,赶在各户来送豆芽之前,他和工作人员已经把称豆芽的电子磅秤、收豆芽的账本、装豆芽的塑料箱一一备齐。两辆小货车停在院里,时刻准备出发。
在桑峪村,发豆芽可是有年头的事了。据记载,北宋时期桑峪村人就掌握了豆芽栽培技术。清代,村里有一个叫“王员外”的大户用瓦罐发豆芽,直供潭柘寺及广惠寺僧人食用。传说乾隆皇帝还品尝过,赞不绝口。然而这几十年,桑峪村发豆芽的传统渐渐中断了。不过,作为村里的精准扶贫项目,今年村干部们又把它“捡”了回来。
第一个来送豆芽的是牛德玲牛大姐。小拖车拖来3大塑料袋,一袋袋摞起来,压在磅秤上,工作人员赶紧给称重计数。“差一点儿40斤,您今天又没少交。”牛大姐抿嘴一乐,“明天我还能交这么多。”交完豆芽,大姐没着急走,搬过一把小板凳坐下来,用地上备好的筛子和簸箩,给交上来的豆芽过筛,粘在豆芽尾巴上的豆皮儿这一筛全部脱落下来。留在筛子里的全都是两三厘米长、又白净又壮实的豆芽儿,仔细看,还有细细的根须。
过了5点半,来送豆芽的农户渐渐多起来,大部分是上岁数的老人。交上来的豆芽,少的二十来斤,多的40斤。家里绿豆用完了的,交完豆芽还再称几斤豆子带回去。有村民临走前,问下一批瓦罐什么时候来,还想再多弄几罐。
这瓦罐,就是桑峪村发豆芽的“秘密武器”。“村里老一辈儿就是用瓦罐发豆芽,透水透气,黏土里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发出来的豆芽口感就是好。”王洪涛说,早些年,村里用的是王平一带烧制的瓦罐,但王平的窑口早在10多年前就全部关停了。现在提供给村民的瓦罐,是特地从山西阳泉订制的,首批订了500个,免费提供给低收入户使用。
“订瓦罐的钱,都是我们几个人先垫付的,那会儿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不敢轻易动集体账上的钱。”王洪涛说,这些年,桑峪村为低收入户增收想了不少辙,但好多都没成,渐渐的,村民的心气儿也没那么高了。这次说要恢复瓦罐豆芽,一开始积极响应的也没几户。第一书记冯京佐带着村两委干部做市场调研,做成本核算,确定这事儿有戏,才下决心放手搏一搏。从阳泉拉回瓦罐的那一天,几个人喜笑颜开,“都想着赶紧干起来。”
6月下旬,瓦罐豆芽项目正式在桑峪村启动。首批加入的低收入农户近20户。村委会提供瓦罐和芽豆,村民只管在家发豆芽就行。发好了,村委会统一管收。每斤豆芽对外卖3元钱,村委会刨去1元钱芽豆的成本,以及运输成本,村民每斤豆芽净获利1.6元。
59岁的刘振芝就是头一批加入的村民。听说记者对瓦罐豆芽感兴趣,大姐热情邀请去家里看一看。进了她家的院门,左手边就是一个四层的铁架子,架子上蹲着十多个乌黑锃亮的瓦罐,掀开罐口蒙着的白棉布,就是密密麻麻正在萌发的豆芽了。
“有泡两天的,有泡三天,有泡四天的,天数不同,豆芽长得也不一样。”有四五罐被搁在水池的架子上,大姐拧开水龙头,给这几个罐子挨个儿过凉水,然后堵住罐底的出水口,让豆芽在水里泡上几分钟,然后再放水、控干……
“我家罐多,有40个,每天伺候这些罐儿,早晨晚上得各花两三个小时。”刘振芝说,发豆芽这事儿,说难不难,谁都能干,愿意花时间、费功夫就行。40个罐,按每天出6罐、30斤豆芽计算,每天的净收入就是48元。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每个泡豆芽的罐子上都压着一个青石块,拿在手里掂一掂,足有四五斤重,“发豆芽必须得压石块,压着它才能长得整齐壮实。”一起入户的王洪涛告诉记者,豆芽别看个子小,生命力特别顽强。过去种地,有年轻人淘气,把一把豆子撒在大石头底下,没过几天,这块石头就会被发芽的豆子给顶起来,力气大得吓人。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小小豆芽,给桑峪村又带来了怎样的生命力?记者一路思忖。
从刘振芝家里出来,再回到村委会,已经6点,天光完全放亮。十多箱、250斤豆芽已经装好车,准备送进各个定点食堂。发货单显示,这天的送货地点共计5处,分别是门头沟区农林大厦、潭柘寺镇政府、大峪街道办事处,还有位于市区的六里桥政务中心、首钢生物能源公司。担任进城司机的是村委会工作人员李建新,从6月下旬以来,他每天早晨5点起床,6点进城送豆芽,8点回到村里,再接着上班,两个多月连轴转,眼圈熬得乌青。不仅义务出工,连送豆芽的货车都开的是他自己家的。“咳,这不给大伙儿办点事嘛。”言语朴实的他没怎么聊几句,就匆匆赶往城里。
“因为这个小豆芽,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都起来了,好多社会单位也特别热心地帮助我们。”冯京佐说,他负责给豆芽跑销路,不仅他自己使劲儿,镇里的区里的领导干部都成了豆芽推销员。找到市里的机关单位食堂,听说是精准扶贫项目,主动给推介其他可以接收豆芽的单位。两个多月“滚动”下来,现在桑峪村的豆芽已经卖到27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司的食堂。村里按订单生产,少的时候一天供200多斤,多的时候400多斤。
这两个月的销售数据显示,参与豆芽生产的20户低收入户均增收1000多元,“年底前‘脱低’,没问题。”冯京佐说。
眼下,桑峪村还有更长远的打算。“精准扶贫,不符合市场规律也不行,要走得长,走得远,还得建立起市场机制。”村干部介绍,一个月前,村里注册了一家公司——“北京惠普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打造一个值得信赖的农产品销售平台,不仅仅推销瓦罐豆芽,还要把村里传统种植、比蜜糖还甜的红薯恢复起来,卖到各处。此外,还要到河北、内蒙古等地去搜罗优质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公司平台,发往机关食堂、社区菜站等有需求的网点,让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
在桑峪村,小豆芽的故事刚刚开始。
就像一把豆芽能顶起一块巨石,我们期盼着,这小小豆芽也能为桑峪村顶开压了多年的低收入村帽子,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