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感悟温榆河之美
2020-05-06 网友投稿

董燕

我最初了解温榆河,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昌平郊区插队的时候。那年秋冬,村里有很多青壮劳力被派活出工,去参加温榆河冬季大会战。回来都津津乐道:比在家强多了!半斤多一个的大门墩馒头,队里给记高工分,还给了几十元干活儿补贴。村里青年都争着去,因为给补贴还管两顿饭。

岁月如梭,偶而提起往事,当年参加温榆河清淤挖泥的人无不感慨:那年的冬天太冷了!那年的活儿太累了!那年的苦吃多了!那年的记忆太深刻了!

后来知道1970年的10月,温榆河治理第一期工程开工,昌平承担孙河大桥上下游一段长2744米施工任务,完成土石方125万多立方米,1971年春完工。

近几年我参加昌平读书汇活动,阅览昌平历史文化丛书李晔编著的《温榆河》及昌平区文化馆主编的《美丽的温榆河》才知道,温榆河发源于“关山”。诸泉之水,汇于一流,南流至军都关,即“居庸关”下入口,称为关沟水,被看作是正源。“南流出关,谓之下口。所谓“下口”,是指南口。水流自南口折向西后又东流,“潜伏十许里”,又从地中涌出,“重源潜发,积而为潭,名温余潭”,泉水温热,寒冬不冰。“温余水”由此得名。它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一条天然河道,也是唯一发源于北京境内的河流。

千百年来,默默流淌,从不枯竭断流,民间有“铜帮铁底温榆河”的说法。温榆河是昌平的母亲河,温榆河是生命之源,历史之河。

美丽昌平,家乡北山。军都山脉、关沟峡谷,是温榆河水系“叶之脉、根之须”的起始发源地。它以平原、山岭和丘陵作为成长的温床,以丰沛清澈的水源作为甘美的乳汁,滋养了故土家园,抚育了百草林莽。它以神奇造化之功,用之不竭的水源,广布的润泽,牵手兄弟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等京畿诸水,共同缔造了承载燕蓟文明的北京平原大地。

啊!美丽的温榆河,竟然与我们如此亲近!


从小听过“大禹治水”的传说,从初中课本知道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我从辞海里了解:“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古代伟大工程。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横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后经元朝取直疏浚,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印象,就像一条龙,它的爪,它的须,它的每一个鳞片,都动人心魄,熠熠生辉。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河流都是山水合一,自然形成的。世界上的运河唯有京杭大运河是人工开凿,流经千里,心系万家,有如此繁重的承载。

我想,在1400多年前,隋炀帝竟能下令开凿如此浩大的运河工程,其目的就是想让它为社会造福。历史给隋炀帝的评价是昏庸无道,但他却有如此胆识豪迈气魄。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他能想到水路物流,也算有创意了!开凿数千公里的大运河,挖土上堤,灌浆垒坝,全靠手铲、肩挑、人工开凿,实属不易。

京杭大运河萌芽于春秋战国,发展于隋,完善于元,繁荣于唐宋。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

从今天的眼光看,这条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与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一样,都是了不起的古代人造工程,是让国人感到自豪的古代劳动者的杰作。

从地理方位看,北运河正处在海河水系庞大躯体的心脏位置,而温榆河紧邻北运河上端,恰如海河水系心口的一颗朱砂痣。林草葱翠,露珠晶莹,折射着华北水系的古老文明。

如果说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龙头,那么温榆河就是京杭大运河的眉梢,它的一颦一笑,一闪一烁,都牵动和展现着京杭大运河的美丽风采。


儿时我们常搭伴到南口北山的响潭水库去游玩。那里山清水秀,冬夏迷人。拦河筑坝后,涓水汇聚,高山倒影,一泓清水更添绮丽风采,犹如一颗珍珠,晶莹剔透,静卧在山水间,如今更是游人如织,风水宝地。

那年第一次去响潭是老师领着去春游过队日。一路河滩,树木稀疏,但见沟渠流水潺潺。那年水库尚未成形,算是响潭河道。四周高山耸立,流水宽阔平缓,布满深潭水塘,河套里全是圆润的大小砂砾石。

夏日的潭水清冽,大家洗手洗脸洗脚,感觉特别清爽。有的男同学索性脱掉小褂,到水里打个滚、洗个澡,出来山风一吹瑟瑟发抖,连说“太爽了”,这成为南口人孩时的美丽记忆。

时光如水,横亘北山的沟壑、溪流,因势利导,拦河筑坝。“逢山开路,遇水截流”,成为一个接一个的蓄能发电、农田灌溉、生活饮用的水资源。家门前的响潭水库、桃洼水库、兴隆口水库、王家园水库、西峰山水库及往东去的虎峪水库、德胜口水库、十三陵水库等等应运而生。如项圈上的饰物,闪闪发光的银片。“敢叫日月换新天”成为时代的壮举。

“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孕育温榆河水源的就是名山军都山,源于山间,出于山麓。

据《昌平县地名志》记载,昌平历史上有256座山,其最著名的即温榆河的发源地军都山。军都山,属燕山余脉,是环绕北京湾的群山之一。其山势东西高耸,山脊向昌平西北部延伸,自古以来,就是南部华北平原与北部蒙古高原之间的一道有力屏障,分布期间的峡谷隘口,为南北沟通提供了天然孔道,南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通道。

温榆河是生命之源。自诞生以来经过百万年的不断积累,涓涓细流终成军都山麓今天流经面积逾6000平方公里的泱泱大流,滋润并自由穿梭于包括昌平、海淀、顺义、朝阳、通州等5个行政区域的郁郁山林与广袤平原。

军都山不仅是温榆河的源头,而且还是昌平众山之母。昌平境内的名山名峰如天寿山因十三陵而闻名;银山因塔林而著名。北京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蟒山,因大小温泉而知名等等,都是军都山的支系或其延伸山丘。

古往今来,军都山不仅是一道具有战略意义的天然屏障,而且是以古迹遗存而著称的观览胜地。巍峨长城如盘龙,位于山脊沟壑;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镶嵌在军都山南麓;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居庸关,雄踞在军都山西翼,傲视群峰,巍然矗立。

源出军都山麓的温榆河绕山崖、穿谷道、不舍昼夜流淌。河水切开山岭,一往无前,形成了以关沟为代表的众多沟壑,衍生出如蜘蛛般密布的百数十条大小泉流。其上游北沙河、南沙河、东沙河“三水归一”,其下游孟祖河、蔺沟河、白浪河一脉同源。自东汉上谷太守王霸首次利用温水漕运以来,温榆河至今已惠及昌平近两千年。直到20世纪末叶,温榆河两岸还是鱼米之乡。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昌平郊区曾见像江南水乡那样,清水蓝天,弯腰插秧,薅稻地、抓鳝鱼、扬米糠,喜分粮的秋收季节。

那年村里的机井、扬井、泉眼到处冒水。家门前的水井最浅时不足一丈,甘甜清冽,用扁担就能够到水面。连我这个从没干过农活的,也会用扁担钩着桶左右摇晃几下,打上满桶水来。后来井深了,用辘轳井绳,再后来掏井清淤出泥汤,无法饮用了,最后封井。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昌平郊区的亲眼所见。

那年雨水勤,水量丰。队里年轻劳力全上“北稻地”干活儿。所谓“北稻地”就是村北面,京密引水渠与邻村百泉庄接壤的那百亩“祖产”稻地,离我们队有四五里地远。

从春种啄地、放水整田、弯腰插秧、割稻收获。让我最怕的就是那个黑不溜秋的蚂蟥皮,也叫水蛭。有一次插秧没注意叮我大腿,觉得疼了才看见,半截在里半截在外,怎么揪都不出来,急得我直喊“救命”。还是有经验的大婶一步上前使劲给拍了两下,蚂蟥怕疼缩成球儿才滚落下来,至今心有余悸。

让我高兴的是暑热在一米多高的稻地里,薅稻地除稗子。顺便还能在清水地里逮上几只田鸡、捉几条鳝鱼、泥鳅,回家尝个“鲜”。那个年月的稻地水好,没污染活物多。在稻地田梗常有一窝一窝欢蹦乱跳的泥鳅、鳝鱼。眼见有社员抓满腰间的小花篓,我很羡慕,但不敢抓也抓不着。后来有社员告诉我窍门:用三指“夹”鳝鱼。我才学着抓那“活物”,至今想起仍觉有趣!

史载:北京历史上泉眼密布,水量充沛。“万叠燕山万叠泉,飞流千里挂长川。”这些清泉活水为古老的温榆河流域,平添了无限的灵动和生机。

温榆河上游流域著名的泉眼就是被誉为“圣汤”的小汤山温泉,我也曾体验那里的“温水浴”,温暖、温润。

发源于天寿山水流域白浮山北麓的白浮泉,又称龙泉、神仙泉。元代通惠河的主要水源-白浮村白浮泉。元世祖忽必烈命郭守敬修白浮堰,山泉汇聚入今积水潭。现址潭侧有“石雕九龙头”,新中国成立初期仍可见泉涌。在明代燕京八景“龙泉喷玉”,清代改为“龙泉漱玉”最有名。

按照地下水贫富情况,当年的十三陵镇以南、南口镇七间房、马池口奤夿屯、百泉庄等地区都是富水区。水层由单一层粗砂、卵砾石组成,地下水位达到三四十米深。“梦忆那片北稻地”是那个年代的真实情景。


历史上的昌平是一座水脉久、水资丰、水源众的京华古都。早在尧舜,古老的昌平先民就已在这片河流与土地繁衍生息。

今天的温榆河干流长度49公里,总流域面积2480平方公里。其中,昌平段主河道长19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流经覆盖的昌平境内区域,涉及今南口、马池口、十三陵、延寿、兴寿、南邵、城南街道、阳坊、沙河、回龙观、百善、北七家、小汤山等13个镇、街道的数十个村落。

今日的温榆河源头,昌平新城,高楼林立,水系穿城,草木葱茏,生机勃勃。规模庞大的蟒山森林公园、滨河湿地公园,亮起英姿,扬起笑脸,点缀在山水间。

这里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著名的砂石场,与我工作过的企业同属灰砂石行业。为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还山水宁静,九十年代末先后关闭。昔日沙坑点点,臭水连连,黄沙一片的不毛之地,如今碧水弯弯,草木葱茏,看着就让人喜欢。

当历史的车轮碾过时间的经纬,曾经清澈丰沛的温榆河同北京很多河流一样,已褪去当年的风采和靓丽,消瘦了,斑驳了,但仍然在执着地流淌。历史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鉴戒和反思。

运河岸边的九龙头守卫了上千年,如今仍在注视、嘱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