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蜿蜒起伏的九龙山下,在波光粼粼的永定河畔,坐落着门头沟龙泉镇琉璃渠村乡情村史陈列室。作为曾经的清代琉璃厂办公旧址,位于四合院内的陈列室珍藏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展品,讲述着村落的文化内涵和厚重古韵。
琉璃渠村是历经辽、金、元、明、清五朝的千年古村,琉璃烧造工艺则是琉璃渠村传承千年的技艺,只有这里产的高品质页岩石料才能加工烧制成釉色艳丽、绚丽斑斓的琉璃制品,因此长久以来这里也被人们称为“中国琉璃之乡”。清代乾隆年间,皇家御用琉璃厂迁到琉璃渠村,由工部派官员主持烧造。京城的重要建筑,尤其是故宫、皇陵、园林等皇家建筑使用的琉璃饰件,基本都由琉璃渠窑烧制。到了今天,清代的琉璃厂商宅院以琉璃渠村乡情村史陈列室的“身份”重现着当年的辉煌。
陈列室内处处是宝,要说最珍贵的,非故宫武英殿龙吻原物莫属,同治八年制成的旧物在陈列室主展室的一角矗立,虽经百年风霜,但黄色琉璃仍透着釉光展现着皇家的风采。“2003年故宫百年大修,武英殿作为试点工程指定要在门头沟琉璃渠村修复。”非遗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刘成厚介绍,“当时我参与了正脊两端的龙吻文物复制工作,后来武英殿用上了新的龙吻构件,这块同治八年时期的便留在这里了。”
除了龙吻等精致琉璃构件的展示外,陈列室还将琉璃渠村从辽代至今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展示了五虎少林会、水茶老会、桥道会、路灯会、老道会、掸尘会等民俗文化。在陈列室的社区科普体验厅内,还有时长七分钟的动画短片还原着清代官窑厂的生产场景,从配料、粉碎、洇泥、放样、塑形、制坯、烧坯窑、上釉等工序一步步生动讲述着琉璃烧制的工序和历史。这样巧妙而厚重的方式,也让历史悠久的琉璃文化以一种更具亲和力的姿态走入参观者的心中。
本报记者 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