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上演横跨三季生态大戏
2020-05-08 网友投稿

百蔬园 未来市民的美菜园  农民的新知园

百蔬园作为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世园会)特色展览,凭借40亩露地展区上演一台由北京蔬菜人主演的生态大戏,在这场持续162天的“演出”中,参与展示的蔬菜,面临着对基质及生存环境的挑战,北京市农业局将会用上哪些秘密武器克服挑战呢?又是如何运用生态理念打造一座可持续运营的美菜园呢?北京晨报记者近日对“百蔬园”的预展现状进行了探访。

挑战一 以时令品种应对“过山车式”的气候

和以往农业嘉年华或菜博会不同,百蔬园在北京世园会的展览主要是室外展,展示面积达到31500m2,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展出周期从4月29日开幕到10月7日闭幕,期间将经历春夏秋三个季节,也就是说,各地特色蔬菜将在气温起伏较大的延庆妫河河畔“安家”,这对高度依赖时令、水土的蔬菜来说,种植难度可想而知。

北京晨报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蔬菜处了解到,百蔬园是一个集科学性、时尚性、观赏性、体验性、参与性于一体的蔬菜专项展示园。为了确保正展效果,今年4月起,已经在延庆绿富隆等3个配套保障基地开展露地景观预展工作。

据介绍,延庆地区气候有“过山车式”之称,特别是“五一”前后的气象条件最不稳定,而“十一”前后,早霜又会登场。为了摸清展场气候特点,北京市农业局有关部门检索了延庆过去10年的气象资料,对该地区春季低温大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早霜寒潮等气候特点进行全面掌握。

针对展期季节变化大,展览茬口替换次数多等问题,北京市农业局相关站所负责人员表示,目前,按照时间节点,已经从408个蔬菜品种中筛选出的羽衣甘蓝、甜菜、芳香蔬菜等13大类、194个品种,为正展积累经验。

“对于来自气候的技术难点,百蔬园提出展示蔬菜要主打‘时令’牌的应对策略,从种植上体现生态理念,从技术上,落实优质农产品是‘管出来’的理念。” 北京市农业局蔬菜处相关人员表示。

截至目前,百蔬园品种选择还在进行。目前已经确定的品种主要为适合春夏种植的,正在和即将接受测试的,是雨季以及耐热品种。

挑战二 以种植实景展现有滋有味的蔬菜科技

为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可持续性发展,百蔬园场馆建设采取节水、节肥、节能的设计思路,借助景观、展览、活动,场景化地展示蔬菜与人的故事,更新人们对于蔬菜产业、农业科技、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的认知。

据介绍,本届百蔬园室外展区由3个组团组成。以乐享家园组团为中心,周围分布着蔬菜演绎组团和田园庭院组团。

其中,蔬菜演绎组团是通过搭建森林与沼泽场景、荒漠与草原场景来凸显蔬菜种植中的科技含量。另外,田园庭院组团则会显得趣味十足。展区设置若干典型田园庭院、阳台样板,展现出多形态的田园风貌。观众除了在设计别致的展示空间中看、闻蔬菜,为了增加参与感、互动性,在乐享家园的服务岛、智慧港、融艺坊、蔬味吧等功能空间,观众还可以品尝到不同季节的时令蔬菜,加深对现代都市农业的感官认知。

同样,具有体验功能的室内互动区,设置了VR体验、迷你农场、插花制作坊、蔬菜写生、蔬菜创意和美食厨房体验等项目。然而,如何增强蔬菜种植技术的可视化,成为百蔬园要应对的一项难点与关键。

室内展的蔬艺生活区,通过公共和生活两个典型空间的艺术搭建,有机融合各类型蔬艺产品,让人们直观感受科技魅力,感受蔬菜与生活的不可分割。

百蔬科技区,既有百蔬的集中展现也有单品种蔬菜的多产品展现;既有种植实例的示范生产,也有生产场景的模拟展现。借助番茄百科、植物工厂、蘑菇世界和精致百蔬等展示区立体展现现代都市农业的魅力。

蔬菜博物馆,观众可以系统性地了解蔬菜的起源、传播、中国人的餐桌、蔬菜饮食与文化等。博物馆内的跨界展区,将展出与蔬菜相关的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艺术等多元艺术作品等。

此外,百蔬园还将举办蔬菜达人影像、蔬菜卡通演出和巡游、“食育中国”教育活动、“蔬菜创艺”工作坊、蔬菜主题日等活动。

挑战三 以“废弃物再利用”技术滋养“绿色”百蔬园

走进延庆区绿富隆农业观光园的温室大棚里,巧克力辣椒、梨形西红柿、翡翠绿茄子……在特制“土壤”中枝繁叶茂、鲜翠欲滴……这些科技成果都是“百蔬园”项目的技术人员正在做实验种植的一部分。

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了解到,为了确保世园会实现可持续利用,北京市农业局相关站所为百蔬园建设提供土肥水等技术支撑,以保证世园会室内科技生活馆和室外蔬菜艺术体验园建设。在百蔬园预展期间,采用“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再利用”技术,提升了蔬菜种植的适应性,确保百蔬园的可持续运营。

蘑菇渣、蚯蚓粪、粉煤灰及各种农作物的秸秆,在人们眼中就是废物,而一旦将其按照不同比例配制成基质,就变成栽培各种农作物的特制 “土壤”,既环保又降低了成本,实现了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而在无土栽培装置的一头,则会置有红色阀门连接着滴灌管,采用的肥料则是新型的蔬菜专用水融肥,通过水肥一体化的技术、随着滴灌、微喷的灌溉方式进行追肥管理,以此来提高蔬菜的产量及品质。

据北京市农业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百蔬园主要围绕绿色、环保、低碳的主题,力求在2019年世园会上展示一些更为高端的基质栽培的装置、技术和模式。“废弃物再利用”技术除了利用本地的农业废弃物基质外,还消纳了承德地区的粉煤灰资源,利用粉煤灰资源加工和生产有机无机再生基质,既能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又能解决当地环境污染问题,变废为宝,对全面提升京津冀农业产业水平、生态水平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挑战四 以七星瓢虫等4大天敌编织绿色防控体系

病虫害杂草始终是困扰蔬菜种植的难题,此次百蔬园运用了北京市自产的4大天敌,实现绿色生态种植。

近年来,北京市农业局采用以“非化学药剂防治”为核心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手段,确保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及“产后”的质量安全。截至目前,全北京市共建成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基地88家,制定了272项农业标准,按照全环节标准建成的全市有效备案农业标准化基地达到1566家。

据了解,为了保障2019年北京世园会的顺利布展,北京市农业局有关部门针对百蔬园展示品种,开展了瓢虫防蚜虫、捕食螨防红蜘蛛等一系列的天敌技术研究,形成了果菜、叶菜重点害虫的天敌防控技术方案,并进行了试点应用。届时,百蔬园场馆内将展出活体天敌,市民将可以在蔬菜上看到一只正在“工作”的七星瓢虫。这些捕虫小能手将成为百蔬园的一大景观,体现出北京农业产业的生态水准。

北京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天敌的运用实现了三升一降的生态效果,即统防统治覆盖率、绿色防控覆盖率和农药利用率上升,化学农药用量降低。农药减量成效显著,绿色防控覆盖率比2014年提升了18.4个百分点。

据了解,截至目前,百蔬园所采用的蔬菜品种的生产技术方案、养护技术方案、运输技术方案、应急预案、督导方案等五大方案都已经成型。百蔬园整体建设以生态理念为核心贯穿始终,建设过程中的技术作业,环境控制,材料运用,布展技术等都体现了环保、可持续的生态理念。

北京晨报记者

张晓莉 赵春玲 王纪辛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