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鲜桃季启幕 22万亩桃园218品类陆续开摘
七月的平谷, 2018鲜桃季刚刚启幕。总面积达22万亩的世界最大桃园以“中国桃乡”的身份为广大市民开启乐享休闲之旅。
如今,通过露天和温室两大栽培方式,以“白油蟠黄”四大系列为主的共计218个品种鲜桃年总产量达2.3亿公斤,品牌价值超过90亿元;而回首当初,在当地人看来,今天的局面实在来之不易。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今的品牌大桃——平谷大桃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里的一个成果。
不玩花活 好好栽桃
在京平高速通车前,对于北京城里人来说,平谷是个遥远的存在。改革开放之前,不少北京本地知青插队的地点就在平谷。
改革开放后,由于地处北京远郊,平谷既没法像城里人那样干个体户,又没多少能下海的本地知识分子,于是平谷人选择用“笨办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来搞活经济,丰富市场。桃子成了人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平谷以往的桃子普遍是毛桃,个小水少,指着它脱贫致富难度不小。但平谷的地是薄沙河滩地,又很适宜发展桃树;于是,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当地的后北宫村先开始搞小规模的大桃生产,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全村5000多亩土地全部栽上了桃树,由此成为平谷第一个大桃生产专业村,也是先富起来的村庄。
山区要想富,必须栽果树,有了榜样力量,加上一家一亩果园、一户一名技术员等措施,到上世纪80年代末,平谷大桃品牌初见端倪。
平谷的独立水系和丰富水资源为当地发展大桃产业提供了自然基础。2017年,海子水库、黄松峪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二类标准,同洳河新城段一道,获评北京市优美河湖,入选数量居全市各区之首。
此外泃、洳两河冲击出淤积的平原,山里储藏着大量富钾火山岩,也非常适宜大桃种植。曾经地处偏远这一“负资产”在连上高速公路后,原有的优良生态转眼就成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富资产”,为平谷大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农技保驾 匠心种桃
平谷大桃经历近40年的发展提升,现有种植面积22万亩,全区17个乡镇街道均有桃园,大桃生产专业村达到128个,7万农民从事大桃生产。当地果农讲究凌晨开始摘桃,确保所摘下的每个桃子水分和糖度都达到最好状态;当地政府也在全区范围推广“诚信村·厚德果”经验,倡导果农诚信种桃,不施除草剂,使用有机肥,诚信待客商。在“大众点评”的时代,好口碑也成为平谷大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作为当地的名片级成果,平谷农技人员也是事无巨细帮衬果农。往往大清早,农技人员就赶早进入桃园为果农讲授大桃生产的增甜、有机防虫害等生产知识。几十年来,他们先后为平谷大桃注入了40多项国内领先的生产技术。
锄头“插电” 花样卖桃
如今市民要吃到正宗平谷大桃变得更加便利,除了按桃的成熟期到平谷游览采摘和到华联、天虹百货等大型超市采购外,平谷区还不断完善推出互联网+大桃的营销模式,市民只要在淘宝、京东等电商网站开设的“平谷馆·大桃专区”点下订单,顺丰、京东等物流就将第一时间把鲜桃送到家。对于专情当地大桃的市民,平谷区推出了“情定桃花·大桃认购”活动,游客通过二维码、电话及微信公众号三种方式提前认购桃树,即可获得专属果实。
据了解,目前该项活动已认购大桃2213单,约合35000多公斤。同时,北京华磊、绿农兴云、京外桃源、裕隆兴等23家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还推出了溯源码认证服务,只要对着包装盒条码一扫,就能查到大桃无公害认证资质、防伪查询、桃园场景照片、种植户及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确保顾客吃得放心。
借古喻今 打造名桃
按《魏书·地形志》里记载推算,桃文化在平谷至少已有1790多年的历史。平谷刘家店镇的丫髻山素有“近畿福地”之称,1747年,乾隆皇帝登上丫髻山时,放眼看到桃花灿烂春意盎然,于是流连忘返留下御笔 :“柳态笼烟际,桃姿过雨余。暂来欣揽结,欲去更踌躇。”
桃文化自古富有神格力量和吉祥色彩,大桃象征着健康长寿,而桃花则含有对爱情的美好寓意。借着丰厚历史积淀,平谷在大桃上做足了文章。
如今,平谷大桃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首批和欧盟互认农产品;平谷区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种植桃树面积最大的区(县)”,并被国家农业林业部门授予 “中国优质桃基地区县”、“全国绿色食品桃生产基地及“中国桃乡”称号,更先后被评为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中华名果、北京奥运推荐果品等。
除了大桃外,如今的平谷也是一个果品王国。境内遍布北方常见的各类干鲜果品,最具代表的是大桃、大枣、红杏、红果、葡萄、核桃、樱桃、苹果、柿子、李子、栗子、梨这“平谷十二果”,其中北寨红杏、茅山后佛见喜梨也为市民津津乐道。
本报记者 曹小彧 文
耿大鹏 刘国君 马程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