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运河非遗的历史文脉特征
2020-05-11 网友投稿

通州与大运河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其中所体现的历史文脉值得细致梳理。

水系文化:运河风物传说的故事讲述

通州多河富水,水资源颇为丰富。温榆河、潮白河、潞河、北运河、通惠河、凉水河、萧太后河等诸多河流汇集于此区域,形成水系河网,不同程度支持了通州运河漕运功能。

通州口头传承的风物故事颇多,都是在讲述通州运河“水”的故事。通州区的大运河的传说,包含运河故事内容丰富,故事类型多样,颇为典型。与运河水相关的漕船、燃灯塔、龙等意象经常在传说故事情节中出现。通州北运河终点地标建筑燃灯佛舍利塔的身影,在大运河北京段的传说中多有体现,成为运河故事情节中的重要地点。大运河的传说中多篇传说故事与龙、龙王有关。通州漷县镇张庄村的通州运河龙灯会,在北运河边以节庆舞龙的走会形式叙述龙与运河的故事,所舞的两条蛟龙为蓝色,蓝色代表“水”,带有鲜明的运河文化特色。蓝色龙在北京地区极少见,据了解目前只有南、北二通州舞蓝色龙,也说明了运河之水沟通南北文化的功能。

漕运文化:运河漕粮转运的历史印记

“通州”之地名,得名于金海陵王完颜亮时升县设州,即取“漕运通济”之意,从其得名的历史源头上就可以忆及其漕运根基。以历史人物命名的萧太后河,也被称为“萧太后运粮河”,《萧太后河的来历》故事也生动说明了其与辽金时期运河漕运军粮之间的紧密关系。《“不挽桅”的传说》是讲通惠河八里桥与运粮船从落帆改为放活桅杆的故事。

通州留下了一系列码头、桥闸、仓储、屯厂等与运河漕运相关的地名遗产,其地名记忆历经数百年,在运河两岸人们口耳之间留下了漕运时代的独特地域印记。张家湾、土坝、石坝等处,是关键的漕粮转运码头,现其原有漕运功能已不复存在,仅存地名。桥闸名比如永通桥,又名八里桥,是京通漕粮石道上的关口,有多个与八里桥有关的运河传说流传。张家湾古城南门外的通运桥,横跨于萧太后河之上,是曾经的运河北端码头所在之处。仓储地名有通州城内的大运中仓、西仓、南仓、后南仓等,今地名仍存有“中仓街道”等。屯厂地名有皇木厂、北皇木厂、竹木厂、窑厂、盐滩、江米店、粮食市等。

商贸文化:运河南北人员、物资、技艺的交流汇聚

通州传统工艺非遗所体现的商贸文化,在服务于都城需要的同时,也形成了通州自身的运河门户商贸特点。

通州运河周边饮食制作技艺,与大运河的物产或原料的物资运输关系密切。“通州三宝”就很有这方面的代表性。大顺斋糖火烧原称“南果铺”,创始人刘刚(乳名大顺)举家自南京沿运河北迁到通州定居,并售卖南果,其历史也体现了人员与物资的南北交流。小楼烧鲶鱼制作技艺所用的原料就是北运河活水中的特产,即多肉少刺、味道鲜美的鲶鱼,体现了运河物产对沿线饮食的影响。万通酱豆腐制作技艺,其仙源腐乳的豆腐坯料历史上全部购自浙江绍兴,坯料在绍兴装船以后,运至杭州码头装船启运,沿运河水溯流北上时一路发酵,到达通州漕运码头需时月余,故而细腻爽口,别有风味。

通州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非遗也受运河影响。作为北京面塑重要代表的“面人汤”面塑,其创始人汤子博是从小在运河边成长的通州人,其面塑技艺是向山东菏泽(曹州)到通州来的一位面塑艺人学的,山东现在还有传统技艺非遗曹县“江米人”。通州骨雕的技艺受到由南方通过运河传来的牙雕技艺的很大影响。

京畿-京郊文化:运河农耕民俗的艺术表达

辽金元以北京为都城以来,通州是其重要的京畿地区。几百年来,围绕着通州作为京畿门户的地位,适应农耕文明特点衍生出京郊民俗文化。

通州运河周边区域的京畿民俗文化中渗透着农耕文明的底蕴,反映了京郊民间的生产生活。“六月初六节”习俗,与于家务镇东马各庄村祈求“冰雹老爷”生日风调雨顺的农耕文化相关。张家湾镇的里二泗小车会是张家湾运河之滨佑民观的里二泗庙会上的必备表演节目,村民演戏酬神娱人。京东通州的高跷活动更是相当普遍,现在传承下来的,比如马驹桥镇的大松垡高跷会是为村中关帝庙贺庙祭神与村民娱乐而成立。永乐店镇的半截河武跷会,属于武跷表演,多有难度动作,技艺性很强,且走且舞,滑稽逗乐。漷县镇的徐官屯路灯老会属于文跷带唱的表演形式。张家湾镇的里二泗高跷会,于春节、正月十五在村中的佑民观举办的里二泗庙会都会参演。

通州非遗所反映的水系文化、漕运文化、商贸文化、京畿-京郊文化,四者合之即为通州运河文化,具有流动交汇、开放包容的特点。这也可以说是“通州”之所以为“通”的韵味所在。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颇为典型地体现了通州运河文化的根底与内涵,在通州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新时期,更需要在传承与保护中守其魂、扬其新,挖掘其历史价值,融入于现代生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