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延庆长城的七张面孔
2020-05-11 网友投稿

作为北京长城文化带的重要一环,延庆域内有着世界闻名的八达岭长城。同样,也正是因为风云际会,历史上的妫川给今日的延庆留下了万里长城最为精华的一段。

从长城文化带建设的角度上说,现存179公里长城的延庆在这件事上责无旁贷;而丰富的形态和周边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又让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先期选址定在八达岭长城区域。

长城文化带建设给了延庆一个历史机遇,随着被纳入到“北京城市发展总规”中关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章当中,饱经历史沧桑的延庆长城也将翻开新的一页。届时,长城遗存的相关管理体系将更加健全,沿线特色地域文化将被深入挖掘,长城两边的生态环境将会获得更好维护。在当地人看来,今后,八达岭长城将不再是世人眼中延庆长城的“全部”,一个全新的长城“群像”将成为这里的新名片。

现在,延庆就打算让更多人从认识延庆长城的这些面孔开始。

“延庆长城的魅力远不止于八达岭长城。”当地宣传部副部长张坤谈起延庆长城非常自豪。而此番延庆邀请北晚新视觉网的影友来共同发现、探秘延庆长城,张坤也希望能用镜头从更多角度,尤其把那些常人所不知的一面展现给市民。

2019年和2022年,延庆将迎来两大盛会,世界园艺博览会和北京冬奥会的先后举办,将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延庆。

届时,“长城脚下的世园会”和“长城脚下的冬奥会”,将令延庆长城代表璀璨中华文明登上舞台中央。其间,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长城文化的演出表演、主题展览等活动也将让世人领略妫川文化的厚重底蕴和丰富内涵。

借着两大盛会的东风,延庆计划以八达岭为核心,结合九眼楼、柳沟、小张家口、石峡等域内重要长城关堡重塑古风;用位于世园会和冬奥会举办地范围内的谷家营烽火台、下阪泉烽火台向中外观众讲述长城故事;通过举办长城文化节等众多文化旅游体育活动,让长城文化传播体系形成广泛影响……

本报记者 曹小彧 文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