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复原古村戏楼,梳理白浮文脉,文化寻根运河源
2020-05-14 网友投稿

化庄村是昌平中部的一个小村庄,多年来,村子里的村民都忙于生计,做小生意、外出打工赚钱养家,无暇顾及其它。可是,近些日子,村子里的几位老人却一反常态,开始为寻找村里的古戏楼奔波忙碌起来。

村民们为何关注上了古戏楼?古戏楼又是打哪来的?记者决定来到村庄,一探究竟。

龙山脚下寻戏楼

早上9点,记者来到化庄村东头的龙山脚下,苍松翠柏遍布山坡平原,放眼望去是一片郁郁葱葱。今年77岁的老人庄立富正带着昌平历史文脉梳理工程专家组成员邢军和村里的几位老人在这里寻找古戏楼。

“昨天接到村里面通知,让我明天带着区里的专家到龙山看看,帮着一起找戏楼。”在化庄村住了大半辈子的庄立富头一回接到这样的“特殊”任务,兴奋得一夜没有睡着觉。原来,这段时间恰逢昌平区对白浮泉文化遗址进行保护开发,但在改造过程中唯独不见了古戏楼,于是就请来村里的老人帮忙。

庄立富先是带着大家从村南头出发,沿着龙山脚下的小路一直向东,慢慢探寻古戏楼的遗迹。小路的两旁,不少松柏都已上了年头,枝繁叶茂树干粗壮,可是当大家走到龙山脚下都龙王庙正南偏西一点的位置时,熟悉的老树不见了,一些像是新栽的树苗正在这里生根发芽。大家开始放慢脚步,细细打量起来。

“我记得小时候的老戏楼就在这里,你看这片地这么空旷,老戏楼坐南朝北正对都龙王庙,是这里没跑了。”庄立富兴奋地说,一旁的老人们也附和道,“应该就是这里,小时候老上这儿玩,记得那时候戏楼两侧墙上画满了神仙、仙女,一个人的时候还害怕呢。”“那时候村里求雨成功,或是赶上什么大事,都在这里搭台唱戏。”

踏上儿时的土地,找回共同的记忆,老人们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好不热闹,邢军则在一旁边听边记,生怕遗漏了细节。一上午很快过去,邢军记满了素材准备回区里汇报,临走前又抛下一句话,“庄老,现在位置确定了,您再帮忙画张戏楼的风貌图吧。”

走遍全村画戏楼

接到新的任务,庄立富不敢怠慢,中午回家匆匆吃了口饭,就急忙赶到村民马如厚的家中。关于古戏楼风貌的具体细节,庄立富的脑海里也有些模糊,于是他决定找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马如厚,先听听他意见。

一进门,庄立富就开门见山,“老马,今儿上午区里的专家来找老戏楼了,完后还让咱们给画张风貌图呢,你还记得戏楼长啥样不?”“当然记得,小时候咱们谁没去过,当时的老戏楼台子很大,同时站一百人都不成问题。而且,老戏楼的后面还有一个化装间,是存放道具更衣化装的地方。”马如厚回忆道。

老人们边讨论边画图,很快纸上就呈现出了古戏楼的大致轮廓。可是,当画到戏楼和化装间屋脊的高度时,两位老人的意见产生了分歧。庄立富坚持前脊高、后脊矮,马如厚则正相反,两人讨论了一个多小时,可仍然没有结果。

庄立富并没有气馁,带着这个问题,他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又接连找了村里的5位老人,张进发、庄立森、庄正合、沈联怡、马玉润都成了他的采访对象。尽管老人们的意见也并不统一,可是庄立富还是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终确定了戏楼前脊高、后脊矮,并如约将老人们共同回忆出的古戏楼风貌图交给了邢军。

“老人做的事情特别有意义,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帮助,后来我们还请了专业的文物勘探队,确定的戏楼位置与老人所说的一致。而未来在这里原址复建古戏楼时,老人们的风貌图也将发挥重要的参考价值。”邢军告诉记者。

召开大会议戏楼

老人们的行动不仅吸引了专家学者,还受到了昌平区党史办、区传媒中心记者们和区文联作家们的关注。正在大运河沿线各村挖掘文物历史的他们,决定召集老人们一起,畅谈村庄历史和大运河文化。近日,当记者再次来到化庄村时,老人们已经早早地赶到村委会的会议室。

“以前白浮泉的水量特别大,泉水源源不断地从山上留下来,别说是九龙头的水了,就是石头缝里都能流出水来。”会议室里,庄立富一边说着一边拿手比划,坐在对面的记者、作家则不停地拿笔记录。“那么这里有哪些特别的民俗文化吗?”一位记者提问。

“当然有了,因为这里是大运河的源头,所以在这祈雨特别灵。”马如厚接过话茬, “记得我小时候那会,每逢阴历六月十三,村里都会到龙潭的水池边求雨。村里人会用五彩线把油布拴在玻璃瓶口,之后放在龙头下面,等上一炷香的工夫,然后取出瓶子看里面有多少水就代表着天要下多大雨。”

老人们争相发言介绍,记者作家奋笔疾书,一上午很快过去。临走时,不少老人感慨,“化庄村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风貌图画成了,座谈会开完了,可化庄村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目前,白浮泉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未来包括化庄村在内的大片区域要建成白浮泉遗址公园。“听说将来这里还要建白浮泉遗址的博物馆,我肯定会第一个报名当志愿者,这白浮泉的故事可还多着哩。”庄立富说。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