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密云传统村落:白马关之长城敌楼存“楼撸”
2020-05-19 网友投稿

今年3月份,我们发布了密云9个村入选市级传统村落的消息,引起很大反响。恰巧,咱们区政协编辑印制了《密云文史稿·传统村落专辑》,系统地介绍了咱密云的40余个传统村落,内容非常详实,而且,很多都是最新收集从未披露的内容,为此,从本期起,小编将选取其中的精彩内容,介绍给小伙伴们。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神秘的白马关。

白马关村,隶属密云区冯家峪镇,位于密云城及镇政府北部,距镇政府12千米,村下辖4个自然村,170多户,360多口人。村域面积11.93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10.7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只有0.28平方千米,耕地以玉米制种为主,是密云较为典型的深山区。

提到白马关村,人们自然与明代所修“关口”“城堡”相联系。而这一关口,是密云通往塞外正北方向的重要通道。

野马川上白马关

白马关村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见于《北京市密云县地名志》(1992年版)中记载:“明初修长城时,从东北野马川窜进一匹暴烈的白色野马,到处狂奔,糟蹋庄稼,时而伤人,后被修长城的兵将擒服。长城关口定名‘白马关’,河称白马关河,成村后以关命名。”按此记载村名,真切朴实。

另一种说法出于当地百姓一种美好的愿望,人们情愿把村名与杨家将联在一起,由此便引发一个动人的传说。

在距白马关不远处有个番字牌村,村西有条河川,川里有一匹雪白耀眼的野马,一天,杨六郎打仗路过这里,巧遇这匹白马正徜徉在水中,杨六郎慧眼识宝马,便驯服当了自己的坐骑,此地关口也随之改为“白马关”了。

禀实而言,关于村名的由来,上述两种说均为传说而已。前者说法略显“真实可靠”,后者说法完全取自民间愿景。因为白马关城堡建于明朝,杨六郎是宋朝人,此处根本不存在杨六郎的踪迹,但是,白马关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据明史中所载,戚继光在镇守蓟镇长城的年代,曾多次视察白马关的防务,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

崖谷天堑筑关城

白马关段长城与东部古北口段长城相连,所遗存长城有22230.5米(实有城段17690.50米、山险4540米),两段将72座敌楼和12座烽火台连接起来,另有8座城堡和9座关口修筑在关隘上,在每条河谷、重要山谷都修有口门,形成一整套完备的防御体系。

在白马关长城的一座敌楼上,建有一间精美的罕见的“楼橹”。“楼橹”,是中国古建筑学术语,即“高台战具”,攻守皆宜。它是建在敌楼上有屋顶的小房子,又称铺房,供士兵观察敌情,遮风避雨。这样的长城楼橹建筑在北京地区仅存两三处,弥足珍贵。

据《四镇三关志》记载:白马关辖十一座关寨:陈家口关、东驼古关、西驼古关、左二关、响水谷关、白马关、划车岭寨、白崖谷关、冯家峪关、营城岭关、黄崖口关,均为永乐年间建。边城长一百五十里,有空心敌台三十六座。《三关边务总要》记载:由蚕房谷十里至陈家谷横岭北,通单骑。又五里至东驼谷关,北平南险,通单骑。又十里至西驼谷关,正关并迤东墩共通骑,冲。又三里至左二关,正关通骑,极冲,余通步。又十里至响水谷,通步。又十里至白马关。《读史方舆纪要》也明确记载:白马关在石塘岭东北四十里,东去潮河川九十里,有城,有水关。关北七十里有汤河,又北百里为满套儿,要冲也。自汤河上稍正南行,顺白河至石塘岭,可二百里,山恶水深。

白马关因其地势的险要,在此分别修筑口和关。因此,明初在白马关建有水、陆两关,并筑城堡,设二门,驻守备戍之,属蓟镇石塘路所辖。

白马关口根据明代刘效祖著《四镇三关志》中记载:“白马关,永乐年建,通大川,山关河口通众骑,极衝。红土谷(峪)并庄巢峪通单骑,余通步缓。”其关口位于白马关堡(关城)北约1000米处,为长城主体,当地人称为一道边,关口东侧为尖山峭壁,未筑城墙,只有四座空心敌楼,关口在河道中部因水毁和修路已痕迹皆无。南为第二道防线,当地称为二道边,是一道横石墙,又称为防护墙,横跨关口南。墙为石砌,白灰灌浆,东西长约210米、南北宽5-5.5米,石墙中部建有一座长方形墙台,面积较大,东西长30米、南北宽16米,当地人称为“瓮城”。墙台基用三至四层规整条石铺平,以上用砖包砌到顶。石墙向西到悬崖终止,这段墙体基本是下石上砖砌,向西步步升高作阶梯状。今二道边因水毁、修路,仅存在公路东侧一小段残塌的石墙,路西石墙保存较好,至山崖断壁处止。

白马关城堡城堡紧邻长城、东依山脚,北高南低,西邻西(庄子)火(石岭)公路和白马关河,白马关河川山高谷窄、地势险要,是华北通往东北的重要通道。堡两侧山势险要,山谷中白马关河南流,北控口门,南通平川。明永乐年间(1403—1424),在关内南修建一座简易营城,嘉靖三十年(1551)时重修,名曰“白马关堡”,用于屯兵戍关。城堡为中型城堡,就地势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西三垣平直,东垣依山势呈弓背形,南垣中部一门。此城经过二次重修,初为石筑,建时年代较早,后在四垣外皮和墙顶、城门包砖。初次筑的石墙皆用较大块的毛石、白灰砌筑,墙内碎石、沙土填夯。第二次重修为砖包四垣的外皮,加固墙基用八至九层条石平铺,条石以上砖包到顶。根据《北京古建文化丛书(城垣)》记载:城堡朝南偏东45度,西临公路与白马关河,东靠山。平面呈长方形,外侧墙基有石条砌成,上用城砖砌水平缝,一丁一顺,竖缝相错;内墙均为大块毛石砌筑,白灰勾缝;墙芯填以土石。东墙残长约224米,内侧墙残高约7.26米,外侧墙残高约4.30米,残宽约2.50米;南墙残长约67.6米,内侧墙残高约5.30米,残宽约4米;北墙残长约51.80米,内墙残高约4.54米,外墙坍塌残高不祥;西墙残长约184米,内墙残高3.13米,外墙残高4.37米,残宽1.95米。该堡面积41216平方米。各墙顶部垛口、女墙、射孔、瞭望孔、马道形制不详。城堡南墙辟有一城门,门额上有石匾阴刻“白马关堡”。城门顶部原为砖券结构,现形制不详,门洞内外口均为砖券五券五伏。门洞长8.16米、宽2.05米、高2.55米。门洞两侧洞壁墙体均用七层条石砌水平缝,白灰勾缝,竖缝相错,非常坚固。东南角城墙破损与山坡相连为一体,被村民开垦种植蔬菜和谷物。在城堡南面的一座山上建有哨楼,与城堡遥相呼应。

该堡防御设施密集。其主要体现在:白马关城堡东沿平缓山坡建有一道附边,向南过下营(白马关兵营)北山根西行过公路与山根后梁成直角,再西过梁下与长城主体墙相连,石墙全长4000米,时断时续,是主体长城内的一道附线。各种防御设施的密集程度反映出白马关地区军事的重要性。和平时期这里则成为边墙内外的重要通道,进行生产、生活用品的交流,对缓和民族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嘉靖三十八年(1559),堡内建有“广丰仓”,嘉靖四十四年(1565)置提调署。后至清代,白马关战略位置虽减弱,但清政府仍不失对其的重视程度。据《密云县志》记载:“清乾隆时期,石塘路守营由白马关移驻,隶提标把总1员,外委2员(驻白马关、大水峪关)”戍守。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