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边违法开建农家乐,三年来水务部门屡次劝阻,却收效甚微。在市、区、镇三级河长的协调下,日前,温榆河畔一处违建“钉子户”仅用39天就彻底拆除,昨天,拆违后的地块已开始铺设绿化带。
顺义后沙峪西泗上村外,占地150平方米的农家乐显得幽静闲适。小院里头挂着大红灯笼,木质连廊曲径通幽,小院外面,两米开外就是流淌的温榆河。根据《北京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这处精美的院落处于河道保护范围内,是不折不扣的违建,不但影响行洪,其产生的污水还直接排入河中。
然而这处违建,却整整在河畔矗立了三年之久。
2016年春天,农家乐建设之初就引起了巡河人员的注意。“这三年里,我们光是登门劝说就有十几二十次,可以说是磨破了嘴皮子,但效果却并不明显。”负责管理温榆河的北运河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杨子超介绍,该农家乐所占用土地归村集体,因此,老板一直对水政执法部门不加理睬,“甭管是讲法规还是说危害,事主翻来覆去只有一句话:院子建在我们村里的土地上,你们水务部门无权管理。”
污染在河里,根源却往往在岸上。然而对于水务部门来说,如何统筹管理上下游、左右岸,却一直是个难题。此外,执法手段单一、震慑力不足,也导致对涉水案件难以及时、严厉查处。“根据相关规定,涉水行政执法没有人身强制权,执法队伍连统一的制服也没有。”一位多年从事行政执法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17年8月,本市开始全面推行河长制,破除原有水环境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建立水环境属地化管理制度。短短数月,市、区、街乡镇、村四级河长体系建立起来,5900多名属地“一把手”有了河长的新职务。此外,永定河、北运河等五大跨区河流和市管河湖还增设了12名市级河长,统筹协调各区、各部门铁腕治河。
河长走马上任,温榆河彻底铲除违建“钉子户”也迎来了新转机。去年12月19日,在北运河流域市级河长联络办公室的召集下,顺义区、后沙峪镇和北运河管理处进行了对接,由镇农业科、派出所现场确认了农家乐的违建性质。当天,市、区、镇三级河长共同研究了违建解决方案,并向事主发放了限期自拆通知。今年1月26日,后沙峪镇负责人、镇级河长冯江全召开了拆违部署会。27日,北运河管理处和后沙峪镇公安、交通、城管、消防、卫生等部门的近百名执法人员,共同开展联合执法,强制拆除该违建。
从市级河长联络办公室介入,到最终场清地平,前后仅用39天。昨天,拆违后的地块上已开始补种绿化带,开春后,被违建侵占三年的堤岸将重现茵茵绿色。
“今年,我们会继续加强区域的巡视监管,加强水务与环保、公安、检察院的联动机制,持续高压震慑态势,全面打击涉河、涉水等各类违法行为,合力建设更加亮丽宜人的河湖水环境。”北运河流域市级河长办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