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大文化带”系列寻访活动第三站
时间:2017年11月28日
目的地:通州区张家湾古镇
人文重点:张家湾博物馆,通运桥,皇木厂
参加人数:30人
张家湾古镇——读不完的千年兴衰史
背景
13世纪下半叶,在奠定今日京城格局的元大都的东南部,张家湾以大运河之地利成为京师东大门。张家湾的“张”字来源于元代归顺朝廷的大海盗张瑄。在明清两代,张家湾曾经是大运河上最繁忙的码头之一,素有“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
据明代《通粮厅志》记载,漕粮通时,每年有四百万石进入通州,或六成在通州仓储。中央设在通州的仓库管理机构“通粮厅”又有“小户部”之称,张家湾亦是粮仓重镇。
悠悠运河水还为京城带来如梦繁华。什刹海虽深居内陆,却早在元代因船运兴旺,催生“舢舻遮海水”的诗句。顺元代通惠河而下,京城“千帆尽举”的场面自张家湾而始。自张家湾入通州,百业随之兴旺,财务业应时而生,仅方便商旅兑换银票的银号就曾多达数十家。明清时,燃灯塔下形成国际市场,南方茶叶、草原皮货,乃至英国贡品,万国商货交易其间。
张家湾不仅是漕运码头,而且还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铁锚寺。铁锚寺之前供奉的是一头铁铸犍牛,请求镇压水患,保佑船只船夫,后来人们把铁牛化了铸成一吨多的大铁锚,相比铁牛镇水,人们更相信铁锚能够保护船家稳妥泊岸。大炼钢铁时期铁锚被毁坏。
运河是流淌着的鲜活历史。张家湾处淮河、通惠河、萧太后河、浑河、港沟河五水汇集之地,早就是南北行客、五方杂处之乡。古镇之中,曹家当铺、曹家盐店、曹氏墓碑引发红学研讨,促进古城红学历史。退隐于山东煎饼的饹馇盒、起源于绍兴腐乳的万通酱豆腐、发明于水上人家的小楼烧鲶鱼,通州三宝无一不是南北交融的运河味道。
如今虽然漕运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通过张家湾的森林公园仍依水而建,留下了宜居家园。通州运河通达,多个码头仅为皇家纷争而下,如今,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向东至运河文化带,古人最高等级的游赏怡情之俗已为百姓共享。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此城为日寇占领,开始拆城墙,建炮楼。1945年9月,国民党军队据此,拆除各城楼。1958年后,生产队拆城墙砖销售。“文革”间,城心夯土全部挖用。今所余城址,均因单位或村民依残城用为院墙而有所保留。以其历史价值甚高,于1985年9月,与南门外明代通运桥一起,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时光流转,湮没于历史尘埃的张家湾古城将予以修整,国际化的产业在周边入驻,凝聚千年运河精华的古城将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焕发崭新光彩。2014年,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工程史上的奇迹,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城市副中心时强调,通州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又对大运河保护做出重要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一手筹建博物馆的张家湾人曹志义
寻访目标一 张家湾博物馆
“我是土生土长的张湾村人,也是最早参与建设张家湾博物馆的,建这个博物馆由我始,馆内素材基本都是我提供的。”说话的人叫曹志义,地道的张家湾人。他为张家湾博物馆的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仿照原物按比例缩小打造通运桥,考虑到老人上下桥不安全,他选择降低桥幅,特意加了两级台阶。这里最早是要建一个张湾村史馆,后来政府认为张湾镇的文化不应止于张家湾,于是张湾村村史馆演变成了张家湾博物馆,素材的收集都由区里和镇里组织,收集到很多铁锚、瓷片,大大丰富了博物馆的馆藏内容。
起初,“张家湾博物馆”六个字是由曹志义请九十三岁的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题写的,曹志义亲自登门,深谙红学文化的冯先生欣然同意。博物馆一层天花板上的篆书“张湾古城”出自有“通州通”之称的周良老先生之手。周良老先生一直带病参与建设博物馆,从不缺席会议。如今这两位老先生都已仙逝。
张家湾博物馆这种镇博物馆在北京市还是少见的,设计上颇具匠心。一进门的缩微通运桥代表张湾古城的文化,进了城门,右边是代表运河文化的“运河史话”展厅,左边是蕴含红学文化的“红楼追梦”展厅,用这样的方式把张家湾古镇漕运、古城、红学的三大文化联系到了一起。
序厅“运河明珠”下了很大的功夫,希望游客走过通运桥时就像通过时间隧道一样,达到“梦回古镇”的效果,因此选择把古城门洞按比例还原,紧密贴合“梦回古镇”的设计理念。通过序厅把人聚集起来,透过大屏幕演示张家湾从古代到现代的变化。曹志义提供了很多张家湾古镇的材料,无奈资金有限,只能做到差强人意。
序厅入口处的三块碑是清朝年间的山西会馆碑,有两块碑字迹清楚,基本上百分之八十五的碑文能够看清,从前的四百多家字号都在碑上有记载,体现了张湾古城过往的繁华。另一块碑是广福寺碑,广福寺存在于723年以前,那时还没有张家湾,广福寺的前身是高丽寺,是朝鲜人在中国修建的寺庙,重修时改名广福寺,这座寺究竟有多少年历史,碑上的记载已经看不太清楚了。
张家湾还有很多古迹,例如三桥夹一庙,三庙夹一桥,井里有庙,庙中有井。曹志义描述道,张湾古城的西南部有连桥、西门桥,还有通往立禅庵的施园桥,立禅庵就是《红楼梦》中描写的馒头庵,这是“三桥夹一庙”;出了古城北门,可见“三庙夹一桥”,那座桥就是土桥,桥北面有一座庙,南面两端各一座庙,现今三座庙仅存一座。井里有庙的说法是象征性的,缘于在新佛寺大门的东南部挖井时,发现井中从上往下三分之二处有一块青铜方砖,上面刻了一个“庙”字,因此说“井中有庙”。庙中有井,指的是龙文庙里有一口栊泉井,这口井到子午时间能反射庙里面的景象,人们拜菩萨的时候看上去就像在井里拜,跪在大殿就像跪在井里,这就是“庙中有井”。实际上,栊泉井离庙大概有30米,离正殿门口至少也有十多米,但是能反射庙里景象的这件事并不是传说。
全城内外共有寺院24座,都是经过历史考证的。不论是三桥夹一庙、三庙夹一桥,还是井中有庙、庙中有景,这些都是张家湾千年形成的文化宝库。
曹志义说,张家湾博物馆目前尚未广为人知,他们正在积极募集素材。发扬、挖掘和传播张家湾文化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希望把张家湾文化传播出去,为张家湾镇漕运、古城、红学三大文化的崛起尽绵薄之力。
通运桥的狮子比卢沟桥的狮子“肥”
寻访目标二 通运桥
曹志义介绍,旧时通运桥地理位置重要,桥南侧为张家湾城郊,北为水路要津张家湾城,桥东为货船码头,西为客船码头,桥上下过往行人船只频繁,一派繁华景象,是通州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桥北侧为张家湾老城南门和一段古城墙,城墙建于明代,沿河而建。
通运桥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民间最宏伟的观赏桥。曹志义细述它的特点,第一,通运桥的桥栏板里外是一致的,每块栏板上的浮雕宝瓶、荷叶无一雷同,这是第一奇观;第二,通运桥西侧为人文码头,东侧是货运码头,来往人员络绎不绝。在民间来说,一般桥外部是没有纹饰的,只在内部进行浮雕装饰,而通运桥作为一座观赏桥,桥栏板里外同样有精美装饰,可供经过的游人行船观赏;第三,一般的桥只有在两侧有避水兽,而通运桥因为观赏桥的性质,在桥下设有四头避水兽;值得一提的是,通运桥的狮子比卢沟桥的狮子“肥”,传统上设计雄狮脚踩绣球,雌狮脚踩幼狮,但是在通运桥上有一头特殊的雄狮子,它是带有生殖器的。
先有张湾城,后有通运桥。通运桥的前身是一座木桥,逐渐难以负载往来人员,因此修建了现在看到的通运桥。修桥时立有两块石碑,一为敕修通运桥碑,一为敕修福德古庙碑,位于张家湾古城内东部,其碑座收藏于张家湾博物馆。
如果没有通运桥功德碑,史书上根本找不到关于通运桥的记载。曹志义说,十年前还能隐约看到碑文,现在很难看清了。碑座上浮雕五爪龙,为皇家最高规制,但是这个碑座未必是这座石碑的原装碑座。
俗语云:“先有皇木厂,后有北京城”
寻访目标三 皇木厂及古树
永乐年间,官方采伐珍贵木材,沿大运河运至张家湾码头存储,建皇木厂以修建皇城,此处因存放皇家所用木材,而得名皇木厂。“北京市最美丽乡村”指的就是皇木厂的步行街。
“你们看看这大石头,怎么想象它能通过工人的搬运运到北京城里去给皇家盖房子?太不可思议了。”曹志义说着,带一行人来到皇木厂,那里有巨型的红丝石,这用来给北京城盖房子的红丝石,就是通过皇木厂进的北京城。
明永乐年间建宫廷殿宇,自山东开采精美石料由大运河到北端码头张家湾存储并且开成板材供用,成为花板石厂。后被洪水所携泥沙淤掩,1998年在旧村改造中,于村南部位出土数十块巨大红丝方石,最大者重有二十余吨。经年累月,村口的几方巨石已经有了风化的痕迹。
萧太后河以辽代萧太后的名号来命名。各地沿大运河北上,在张家湾皇木厂登岸转运贮存。俗语故云:“先有皇木厂,后有北京城。”六百年古槐、重达二十吨的花岗石见证了大运河的脉动。张家湾水利土兴,在都城漕粮命脉,百官万民的衣食粮饷皆与大运河系于一线。
到皇木厂,绝对不能错过这棵有500余年历史的老槐树。现在就在皇木厂“北京市最美丽乡村”的街道上,这株国槐位于明代朝廷所设皇木厂的东南角外,胸径1.6米,铁干遒劲,重枝拂地,为特色景观。永乐四年(1406年)至嘉靖七年(1528年),北京皇家建筑所用的珍贵木材沿大运河到此存储,管理官吏在木厂周围植槐,今仅余此株,是建设北京的历史见证。如今,树旁立了一块新碑,上面仅刻了四个字——福佑子孙。文/本报记者 雷若彤 文字整理/实习记者 安琪 绘图/JERRY
残垣 古桥 老树 梦回张家湾盛景
记者手记
从通州出发往东南走,一路平淡无奇。行驶约摸5公里,一座桥若隐若现。如果再靠近一点,你就会发现古桥的一头是一段绵延数百米的城墙,沿着城墙走到尽头,那里矗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城门楼,城门楼就正对着刚刚看到的若隐若现的古桥,桥下奔流着的是萧太后河。这里就是有着千年历史的漕运古镇——张家湾。
古时候张家湾是运河最北端的大码头,南来北往的客商都要在这儿歇歇脚,后来河口北移,运河淤积才逐渐衰落。“船到张家湾,舵在里二泗”、“游人儿络绎、不夜笙歌”描述的就是过去张家湾的盛景。
如果不是看到了已经显得残破的城墙和古桥上被打磨光滑的脚下巨大的青石,你几乎感受不到这里曾经的辉煌。如今当年的喧嚣繁华景象已了无痕迹,昔日繁忙的城区码头也变成了一片荒野,仅存一座荒凉孤芜的桥和断墙残垣屹立在瑟瑟的夕阳之中。参观时,我们偶遇了放羊的农民。残破的古城墙下,几只吃草的羊儿,这场景恍惚让人感觉回到了乡村。
如今的张家湾,看起来和通州其他地方别无二致。这次寻访所看过的通运桥、皇木厂里的红丝石和古槐树,让人感慨唏嘘。不管张家湾如何变化,这些标识依旧屹立,显示着旧时的辉煌。几十吨的巨型石块从张家湾入港,再运到京城里,这种运输能力即使放在现在也并非易事,可以看得出当年张家湾码头的漕运发展程度非同凡响。
带领我们寻访的是张家湾博物馆的筹建者曹志义老师,他引领我们踏上城门楼遗迹前的通运桥,抚摸这古桥上的一个个石狮子。他说,这桥上的石狮子比卢沟桥的狮子都要肥,足以见到那时张家湾的气魄和实力。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皇木厂步行街上的古树。如今,这棵树龄500多年的古槐树见证了旧时皇木厂的发展,在当下还以另外一种形式散发着磁场。来到树下,可以看到它的枝桠已经被压得有些弯曲,为防止树身倾斜,人们在它四周支上了几根柱子。树上挂着各方来客祈求平安幸福时留下的红布条,大树前还有敬香的香坛,它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吉祥的象征。
曹志义老师带着我们走进书写了张家湾千年历史的博物馆,他为这座博物馆的筹建贡献了许多馆藏和创意。一进博物馆大门,就见一艘古船静静躺在大厅里,它一下把人拉回繁盛景致的历史中。听曹志义老师讲述张家湾的过去和他所做的工作,一切只是为了记录好历史,不让人忘却。至少有人在做着文物古迹保护的事,这是令人欣慰的。作为通州区运河文化产业带建设的重要景区,通运河的一边也拉起了“推进张家湾古镇文化建设和保护”的横幅。
那天格外寒冷,风呼呼地刮,天空却格外湛蓝清澈,遥望远方,除了鹤唳的风声,你仿佛还能听得见百年前的那一声声船工号子和人声鼎沸,曾经的热闹如今已物是人非,我们触摸着历史的刻痕,惊诧、新奇、有趣,再多情绪也述不尽。我不禁想,历史长河中有多少曾给一方人民带来荫蔽和发展的事物消失在了时间里。
萧太后河依旧奔流,历史与现实交织,我们需要记住的,不仅仅是几处遗迹而已。文/本报记者 雷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