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北口镇的古北口村,不仅是在密云,即便是在北京乃至全国都非常有名。
古北口村位于北京密云和河北滦平交界处,曾是清代皇帝到承德避暑的必经之地。因为一条古御道,这里留下了诸多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的诗文;因为当年的长城抗战,这里曾让全国人民关注;因为众多的庙宇古迹,这里又成为名闻京畿的旅游胜地……
然而,你知道古北口村到底古在哪里?这里来过多少名人,又从这里走出了多少名人吗?
当地人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古北口城
“城上之城”
说到古北口村,总让人想起千年古镇古北口,这也难怪。
古北口村和古北口镇密不可分,是因为古北口镇或者说古北口的老城就建在村域内。不过,古北口村以前不叫这个名字。据《密云地名志》记载,古北口唐朝时称北口,金时称留斡岭,因地处卧虎山下,也称虎北口,后依谐音改成古北口。故该村有着千余年的成村史。
据村民张学成讲,古北口村域原有一座城,名为北口城,是在明朝初年,由大将徐达修建,而且,这座城只有东、南、北三座门。他说,按照古时规制:一门为寨,二门为堡,三门为池,四门为城。
那为什么三个门的古北口城没有称为池却称为城了呢?
原来古北口城建在山上,确切地说,是筑在潮河东岸、南北两山之间,南面城墙在长城南面的山顶上,东门和南门都设在两山之间的小河岸上。最有意思的是北门,北面城墙顺山就势,利用北齐长城修建,所以建城门时,要把城洞和两侧的长城拆掉,凿下山岭十几丈,成为一个山口,这就是北门了,门洞上没有顶,让人以为是没有门。北门外修了一座瓮城,瓮城的城墙左右和长城衔接,也就是长城被当作了城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了一座特殊的“城(长城)上之城”(古北口城)。需要特别提出的是,1933年,侵华日军占领古北口之后,为通行方便,把北门拆除了。城的西面依山,无法建城门,就在山顶上筑了一座三丈宽、三丈五尺高的碉楼,当地俗称“大花楼”,由原来的古长城连接碉楼和城的西北角。
有趣的是,因为古北口城建在山上,城的底部没有石条打地基,而是把山顶外侧凿平,直接砌上城砖,从城外看,是城,从城内看,却没有城。
明代,这里是边关防御的重要关隘,是京师锁钥;到了清代,这里又成了帝王承德避暑和木兰围场北狩和东巡时的必经之地,也因此有了穿村而过的古御道。
这条御道建于清康熙年间,曾是清代皇帝往返北京、热河(承德)围场的专用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旅游、重塑边塞文化,对古御道进行了复修,建造了一座4米高的仿古牌楼,上有行楷镂金大字所书“古御道”三字。途经该村内的御道拓宽4米,长1500米,全部用花岗岩板铺成。
作为一个古传统村落,这里有众多的名胜古迹遗存。不仅有年代久远的蟠龙山长城,还有民国时期的古北口抗日阵亡将士墓等。此外,以古迹为题,形成流传很广的民谣:“七郎坟、令公庙,琉璃影壁靠大道,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其中除了七郎坟,其他景观均在古北口村域内。张学成说,古北口村最多的就是庙了,历史上最多时,这里大大小小一共曾有过72座庙(另一说法为108座庙宇、祠堂),可以说,封神榜上有多少神仙,这里就有多少庙宇。
不过,他所说的有72座庙有些夸张,据《密云民俗旅游掠影》一书记载,在古北口村有庙宇26座。现存的,包括复建的一共有8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令公庙,又名杨业祠,始建于辽太平五年(1025年),至今已有980多年的历史。关于这座庙的故事很多,其中最为传奇的是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将军驻军古北口,捐资重修令公庙,并亲笔题写了一副楹联,上联是“何须执笔抒中愤”,下联是“自由公平在世人”,横批“真正无敌”。
那么,冯玉祥将军为何要重修令公庙,又为何要题写这副楹联?这里面还有一个更为传奇的传说故事呢。
传说故事多
三天说不完
古北口的传说故事很多,从密云在上个世纪80年代编辑的《密云民间故事》到今年密云文联整理出版的《密云民间传说故事》,一共收录了当地一百五十余篇传说故事,其中,涉及古北口村的占到50%以上,包括人物、名胜古迹、自然风物、奇闻异事等。
最吸引人的自然还是人物和名胜古迹的传说故事。
由于此处地处古御道,在人物传说中多帝王将相,且多与当地的名胜古迹有关系,像流传最广的“一步三眼井”,讲的就是乾隆皇帝和纪晓岚的故事。
在古北口村令公庙附近有一口井,井口的直径正好是成年人的一大步,井口有一个石井盖,上有三个眼儿,每个眼儿打上来的水味道都不一样。当年,乾隆皇帝去避暑山庄经过这里,听纪晓岚讲了这个事,很好奇,就亲口尝了一下,果然味道不同,于是皇封此井:旱不减,涝不增。自从受了皇封之后,每逢庙会,四里八村的人都会来此排起长队取水畅饮。
最传奇的当属冯玉祥将军和令公庙的传说。
1924年,冯玉祥驻军古北口,一日来游览令公庙,只见方丈带领几个小和尚已早早在庙门口迎候,原来方丈前夜梦到老令公说,他的儿子要来看他。冯玉祥很奇怪,就把杨令公几个儿子的塑像看了一遍,发现七郎的腋下有一个马蜂窝,偏巧,冯玉祥的腋下长了一个疮,又痛又痒。于是他暗想,如果自己是七郎转世,把这个马蜂窝捅掉,自己的疮也就好了。果然,马蜂窝捅掉后,第二天,他的疮也好了。惊奇之余,他看到令公庙年久失修,出于对老令公的敬仰,便出资修缮,并题写了那副对联。
虽然,传说未必是真,但却寄托了老百姓的希望或者说愿望,因为冯玉祥后来组织抗日同盟军打鬼子,又曾出资修缮令公庙,这个传说也是出于对这位名将的一种敬仰吧。
在当地,像这样的传说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用张学成的话说,这里的传说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上至孟姜女寻夫,秦始皇为其修建“万西良桥”的传说,下至人民解放军南天门解救老百姓的故事,可以说,古北口村当地的传说故事,跨越了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甚至还诞生了三部与这里相关的京剧《审头刺汤》《古北庄》《捉花蝴蝶》,久演不衰。
另外,这里吸引了众多名人,像宋代的欧阳修、苏辙,明代的戚继光、汤显祖,清代的顾炎武、纪晓岚等都来过这里,并留下了400余首诗篇;从这里还走出了被周总理称为英雄母亲的廉维、著名演员张瑞芳等名人。有人说,这里前有卧虎山,后有蟠龙山,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是的,风景秀丽的古村落古北口,确实是人杰地灵。
进入21世纪以来,古北口村已经打造成为闻名京畿的民俗旅游村,历经千年的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秀美风光、古色古香的御道民舍,每天都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走进这座“北京市最美乡村”,寻幽览胜,追寻深藏在心底的那一份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美丽的乡愁。诚如清康熙帝诗所云:“地扼襟喉趋朔漠,天留锁钥枕雄关。时平不用夸形胜,云物秋澄斥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