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古道新说—是“芦”也是“卢”(下)
2020-05-25 网友投稿

古御道

在人气爆款徒步路段上,有将近2里保存完好的古御道。道宽5米用山石铺砌,路中大石连接,两边卵石镶嵌,路外侧有牙石挡护,可见规格之高。明清时期,多位皇帝来潭柘寺、戒台寺进香礼佛都走的这条路。所以今年春天去潭柘寺看完玉兰不妨找找这条古道走一走。

3.石牌坊

这个石牌坊在石佛村西2里处,明万历创建、清光绪重建,坐西朝东,皇家派头十足。用的是汉白玉石料,仿木结构建筑,正反面浮雕楷字分别是“永镇皇图”和“袛圆真境”。后者查了一下,大致是来到了圣洁之地,表示对佛家净土的敬意?(欢迎各位行家批评指点)

今天介绍的卢潭古道始于卢沟桥,因此自然好理解为何称之为“卢潭古道”。但是如果是亲身去过那里的小伙伴就一定会存有疑问,为什么在当地文物保护牌示上写的名字是“芦潭古道”?一字之差究竟差在哪里呢?小花上网查了半天没搞明白两个字的区别,于是结合一位朋友名字的由来大胆揣测,难道是因为担心冬季进山礼佛时马匹没有足够的草料,于是在名字上加上了个“艹”?亦或是古代古道两侧有大量芦花美景,因而借字喻景?

请教安老师后,终于得到了答案。原来永定河曾叫卢沟河也有写成芦沟河,因此两个字在当地实际是通用的。但是卢沟桥却鲜有写成芦沟桥的,因此当地人日常更喜欢用“卢”字。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