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
戏台始建于明,位于沿河城中部偏西,坐南朝北,三间,坐落于1.5米高石基上。悬山卷棚顶,灰筒瓦顶,柱枋间旋子彩绘。戏台面阔6.20米,进深7.40米。戏台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戏台前面是个小广场,原本只供军兵村民看戏,但是民国以来,沿河城许多大事都是发生在这里的。戏台对面的一级古槐见证了一切。
柏山寺(遗址)
柏山寺位于沿河城与沿河口之间的万柏山下,佛教建筑。明成化八年(1472)重修寺,碑载:“考其本寺,始建唐朝”。明沈榜著《宛署杂记》载:“柏山寺在三岔粤,唐朝建”;“永乐年,耆民同杨建,成化年僧智觉各重修,礼部郎中王琦记”,可见曾大修两次。“天顺之初(1457),智觉与其弟子惠宁发心起建”,历时15年,足见工程之艰,规模之大。
柏山寺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座落在万柏丛中,幽雅清新。正殿足有六七间房大小,十分轩敞。佛像金装肃穆,四周墙壁上满绘壁画,殿前石碑几通,悬挂巨型铁钟一口,此外尚有东西厢房各三大间,南面是山门,分外严整。“内外周备,金碧辉煌”美仑美奂不同凡响。
山门之西行百步是娘娘庙,供奉着碧霞元君等三尊女神塑像,墙上满绘壁画。院中松柏斜出,似乎在迎送每一位烧香祈子之人。
寺后万柏山腰有一山洞,当地人称之为“菩萨洞”,大明保定总兵都督范阳、 张爵于万历十一年九月(1583)书写“仙人洞”,汉白玉石额,现在保存完好。
真武庙
《重修真武庙碑》记载,"此城之上建城之时即有此庙"。1758年,重修。真武庙有大三间殿堂,正中供奉真武大帝等三泥像,内中尚有桃花女、神龟灵蛇等泥塑,墙上环以精彩壁画,清末直至抗战前夕,该庙为村内公产,贮藏清兵战鼓旗幡等物,。1931年,有人破坏,庙已荡然无存。
圣人庙
即文庙,在村东上衙门东北,庙前有"文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牌,院中有坐北朝南的大殿三间,内设圣人牌位。院内尚有西房两间,有古树参天,郁郁葱葱,《沿河口修城记》碑即在此矗立近四百年,"文革"中被推倒。"文庙"曾长期作为村塾所在地,五十年代后,成了生产队饲养室,西厢房成了牲口棚。
老君堂
老君堂与戏台相对,里外两院,内院正殿三大间,坐北朝南,有老君塑像及壁画,巨钟一口,后因年深日久,庙宇胡塌,得到柏山寺末代住持寿材和尚资助修复,故老君堂又有门额曰"瑞云寺"。修复后无塑像,仅在墙上彩绘老君像。清末至抗战初期,该庙一直存有清兵的兵器,像大抬杆儿,土炮等。
东西两厢清末民初为村塾所在地,由师正聪、黄国珠执教,后兴办新学,直至学校撤到斋堂之前一直都是学校所在地,前几年老君堂内外两院被夷平成为学校操场,学校校长室会议室即为老君堂正殿旧址。
关王祠
又叫老爷庙,在西门外,现邮局址。天启四年(I624),都指挥张经纬守备立碑云:"修城惶庙建关王祠以祀正神。"关王祠坐西朝东,正殿三大间,殿内供奉关王坐像,周仓立像倚立关王之后,庙前两匹泥塑彩绘红马,各一马童挽缰伫立。院内北屋三间。清时驻把总,百姓称之“下衙门”。抗战期间庙宇坍塌,一片瓦砾。
城惶庙
1623年张经纬建,在城东门南,三官庙东,三间房,有泥塑城惶老爷像,门前有两马童为城隆老爷拉马塑像,1931年遭坏人拆毁,现已改盖民房。
三官庙
何时所建难于考证,其址亦在村东门南,与城惶庙并排仅一墙之隔,殿房坐南朝北大五间,内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 天官面带戚容,殿内壁画环绕,有巨钟一口,悬于廊檐之下。1931年遭人破坏。
文昌庙
位于城东南隅城子陀下,一间房,内有乌帽长鬓文官塑像,应为文昌帝君,乡人传说供奉的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现早已坍毁。
奎星阁
建筑时间不可考,与文昌庙相邻。建筑别致,为一四方形亭子,无墙有窗,内有奎星佬儿泥塑像,早已塌毁。
五道庙
原位于戏台前,索广宽家北屋西山墙下,正对西门,一间小屋,有五道神神像泥塑,有壁画。后被拆毁,移至戏台西山墙下,仍坐东朝西,早已无存。
红龙庙
位于臧家坟沟口,现在犬井水房上,大板仓脚下,有一大殿,内有红龙、青龙神像,据传一架红龙码子为洪水从山西冲来,乡人因其千里而来,法身不坏,又于落水石窟退水有功,知其灵验,便将其迎入该庙。后为拉骆驼的江湖客盗走其避水珠而灵气尽失。庙内有壁画,为沿河城各龙王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黑龙庙 位于小井之上,黑龙木港内,仅一小间,建于一大平石上,现已塌毁,从乱石堆中可揣测当时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