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赵加琪)清代诗人王维珍有诗云:“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古时船工运货,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远远地看到通州地标性建筑——燃灯佛舍利塔就知道马上要到京城了。燃灯佛舍利塔因内藏有燃灯佛舍利而得名,位于北京通州区北端运河西岸,民谣有“先有燃灯塔,后有通州城”之说,燃灯塔自古就是通州的象征。
随着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推进,这些运河沿岸的名胜古迹先后得到修缮保护,文化产业正在崛起。如今的大运河沿岸展现出更盛往昔的繁荣。
运河建设 结合副中心规划建设 与北京中心城连接
2014年,举世闻名的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大运河北京段全长82公里,横跨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通州六区,沿线文物等级高、分布密集、时代跨度长、类型丰富,既是明清北京城连接西北部园林的纽带,也是古代中国连接南北方的大动脉。现在还是连接北京中心城与副中心的项链,地位重要。
其中,大运河通州段自八里桥而下,全长42公里,大运河北京段一半在通州。今年7月,市委书记蔡奇在视察大运河文化建设时指出,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大运河北京段纵贯千年,横跨六区,在北京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巨变,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传承保护好大运河文化带,是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一件大事、好事。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兼顾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目前,通州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36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包括大运河及通州近代教育建筑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
据通州区文化委办公室主任邢振华介绍,目前通州区已形成“一线四区多点”的文物保护格局。“一线”即以大运河为主线;“四区”包括通州古城核心区、张家湾古城、漷县古城、路县故城遗址;“多点”包括散落在通州其他地方的文物。
据悉,京杭大运河通州段有望在2020年实现通航,重现昔日“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的风采。
焕发新颜“三庙一塔”安装3D监控 修复损毁庙宇
作为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最重要的漕运码头之一,通州张家湾的地位一度非常重要,被称为“京师咽喉”。南方的粮食、丝绸等货物,经大运河运至张家湾下船卸货,再经分类后经水陆路运往京城内。通州区至今仍有中仓、后南仓、验粮楼等地名,显示出通州物流仓储之发达。
张家湾在明朝初建,是为了抵御蒙古、拱卫京师。近代以来有红学家考证,曹雪芹故居就是在张家湾附近,在张家湾能寻找到一些《红楼梦》中的蛛丝马迹。如今张家湾镇已开始整体规划,未来将成为大运河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燃灯佛舍利塔是大运河岸重要的地标之一。燃灯佛舍利塔始建于南北朝北周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后经多次修缮,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地区最高的古塔之一。北京大学著名的博雅塔便是以燃灯塔为原型建造的。
燃灯塔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13层,塔高56米,塔基围44米,塔基须弥座呈莲花型,塔身首级最高,正南面设一券洞,内供奉燃灯石佛,每椽下悬风钟一枚,每角设佛像一尊,计风钟2248枚,佛像104尊。燃灯塔曾在西海子公园内,因公园不断缩小,现在三教庙中。
三教庙包括儒教的文庙(亦称学宫)、佛教的佑胜教寺(亦俗称塔庵)、道教的紫清宫(亦俗称红孩儿庙)三座独立的庙宇。三座庙宇近距离呈“品”字形布列在通州州治衙署的西围墙之侧。佑胜教寺的西侧,耸立着燃灯佛舍利塔,由此形成了“三庙一塔”的古建筑群。
相传古代通州多水患,古人迷信宝塔能镇水,于是请来燃灯佛舍利塔。水患解决了,可百姓又苦于干旱少雨,粮食歉收。于是在紫清宫内供奉闹海的哪吒。通州百姓在旱年拜紫清宫的哪吒,涝年拜燃灯佛舍利塔,“三庙一塔”的香火千百年不断。
据邢振华介绍,现在“三庙一塔”景区安装了3D建模监测系统和避雷设施,并对因大风吹倒古树造成的部分庙宇损毁进行修复,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修缮,向公众开放。
非遗作品 运河船工号子编成节目 曾进行专场演出
大运河鼎盛时期,每年运粮漕船两万余艘,首尾衔接十几里。“万舟骈集”成为有名的通州八景之一。伴随浩浩荡荡宏伟船队的,是此起彼伏、气势磅礴的号子声。1987年,年近九旬的韩友恩老人称当年号子响连天,“十万八千嚎天鬼”。
光绪末年,漕运废除,通州码头地位逐渐消失,但在运河上民间的客货运输直到1943年,运河因大旱断流时才停止。至此,与漕运共兴衰的号子也从大运河上消失。但是船工号子因有传人,所以流传至今。
运河船工号子的渊源,可根据演唱者的回忆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它是以家庭、师徒、互学的方式传承至今的。如今运河号子的唯一传人是通州永顺镇盐滩村的赵庆福老人。
运河船工号子种类众多,现已搜集整理出十种二十二首,包括起锚号、揽头冲船号、摇橹号、出仓号、拉纤号等。其演唱形式除起锚号为齐唱外,均为一领众和。
从2006年至今,通州区文化委一直致力于记录、保存运河号子,并记录了号子的曲谱和唱词。在2009年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隔断的记忆”专场演出中,常富尧等艺术家演唱了艺术加工后的“通州运河船工号子”。
目前,通州区经普查登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达140余种,涵盖音乐、工艺等多个类别。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只有一位传承人,亟待保护和传承。自八里桥向东眺望,燃灯佛舍利塔和千年前一样伫立在运河岸。大运河不仅记录了古代漕运的兴衰沉浮,还见证着近年来通州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变化。文/记者 赵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