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土路变御道——芦潭古道上背后的故事
2020-05-27 网友投稿

芦潭古道,这条古道就是乘通往潭柘寺的一条主要道路,原是一条山间土路,路面质量较差。

从清代世宗雍正皇帝起,在河北省易县修建皇陵,即清西陵,雍正皇帝即葬于斯。

为了拜谒皇陵之需,乾隆年间由朝廷出资,将原有的道路拓宽展平,并将部分路段用条石铺砌,当时称为“京易御道”。

芦潭古道是京易御道的支线,当时也得到了整修,拓宽展平,部分路段铺砌了条石或石块。

芦潭古道起自于京易御道上的卢沟桥,过长辛店,东王佐、沙窝村、大灰厂,

穿过石佛村,到达戒台寺,翻过了罗睺岭,走南村、鲁家滩、南辛房、平原村,到达潭柘寺。

清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玄烨再去潭柘寺时,走的就是这条芦潭古道。

在他所作的《下戒坛将至潭柘马上同高士奇联句二首》一诗中,技术了当时的道路状况,因路面较窄,只能骑马而行。

“岭腹层层小径斜,穿云陟尽石岭岈。涧中草屋流泉绕,万匹龙骧拥翠华”。

而乾隆皇帝与乾隆七年从易县拜谒皇陵回来,初游潭柘寺时,这条道路已经平整拓宽,因而乾隆皇帝是乘车辇去潭柘寺的。

“轻舆辗春露,前旌破晓香”芦潭古道路面状况好,是皇帝岛潭柘寺进香礼佛所走的“御道”,王公大臣和京城众多香客也都走芦潭古道到潭柘寺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