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是足不出户,但什么都不干,总是太无聊。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汇集了许许多多的曲艺艺术种类,什么评书、相声、数来宝、京韵大鼓、北京琴书……总有一个你喜欢的。
评书
北京评书源于唐宋,兴于明清,是北方地区影响深远的一种曲艺形式,主要流布于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宋代以后“说话”艺术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长篇白话小说的形成,为北京评书的最终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评书表演时由一人坐于桌后,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利用手势和表情等手段交代情节,刻画人物,还常借助口技模拟风、雨、炮、马等的声响,以增强节奏,渲染气氛。评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程式规范,表现出“豪”、“紧”、“动”、“热”等艺术特色。它以“书梁子”、“回目”、“关子”、“拨口”等组织结构,以“赋”、“赞”等描人状物,恰切精当,层次井然。其演述充满口语色彩,风格豪放质朴,热烈明快,说来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北京评书的传统书目主要有《东汉演义》、《西汉演义》、《三国演义》、《岳飞传》、《三侠五义》等,这些作品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了普及历史知识、彰显传统美德的教育功能,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近现代以来,北京评书业涌现出一大批艺术水准较高的表演艺术家,袁阔成、田连元、连丽如等。
相声
相声是普及面最广、最受群众欢迎的曲艺品种之一,以滑稽、讽刺见长,充满戏剧性。它大约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形成于北京,而后在广大北方地区广泛流传,尤以京津一带最为活跃,至今已传到第九代。
相声的表演最初分两种,在帷幕中表演的称“暗春”,以口技类节目为主;公开表演的称“明春”,以语言类节目为主。属于“明春”的相声演出形式包括单人表演的单口相声、两人表演的对口相声及三人或三人以上集体表演的群口相声三种,而以对口相声最为常见。在对口相声的演出文本中,演员分为甲、乙两人,甲负责逗哏,乙负责捧哏。结合表演状况而论,对口相声又可分为“一头沉”、“子母哏”和“贯口”等几种类型,近年来还出现了化装相声、相声小品等喜剧色彩浓郁的新兴表现形式。相声的传统段子异常丰富,经过加工整理而保留下来的主要有《连升三级》、《珍珠翡翠白玉汤》、《化蜡扦儿》、《小神仙》等单口作品,《夸住宅》、《白事会》、《满汉全席》、《黄鹤楼》、《关公战秦琼》、《戏剧杂谈》、《打灯谜》等对口作品和《扒马褂》、《金刚腿》等群口作品。
天津相声自成一派,以说为主,以讽刺见长,火爆热烈,富于幽默感,像张寿臣的《哏政部》,小蘑菇的《牙粉袋》,马三立的《开粥厂》、《卖挂票》、《买猴》等作品讽刺意味强烈,是天津相声的代表。天津的文哏相声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先后涌现出许多不同的表演流派,单以传统相声《文章会》为例,就有张寿臣、马三立、苏文茂等几种演出脚本,在舞台上表演时风格各有千秋。
数来宝
数来宝,一种汉族传统曲艺,一人或两人说唱。用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髀骨打拍。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最初艺人沿街说唱,都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后进入小型游乐场所演出,说唱内容有所变化。部分艺人演唱汉族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逐渐演变为快板书,与数来宝同时流行。
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是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华北及东北地区的一种说唱表演艺术,约形成于清末民初时期,由河北沧州、河间一带的木板大鼓传入北京、天津后发展而来,属于鼓词类曲种。
演出时,一位表演者站唱,左手持书板击打节奏,右手持鼓箭子敲击书鼓辅助伴奏,另有三弦、四胡、琵琶伴奏。京韵大鼓讲究吐字清晰、字正腔圆,说与唱结合,似说似唱,连说带唱,将语言的节奏和音乐的旋律融为一体。其唱腔相对固定,一曲多用,既能叙事,又可抒情,灵活生动。其高音高亢响亮、激越振奋,低音千回百转、荡气回肠。演唱曲目主要为叙事短篇,句式灵活多变,内容雅俗共赏,既有取自清代八旗子弟创作的讲唱文学作品“子弟书”中的曲目,也有艺人口口相传的古典故事,如《连环计》《乌龙院》《探晴雯》《大西厢》等。
北京琴书
北京琴书是产生于北京,流行于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曲种之一。
北京琴书的前身是清代流行于河北安次县一带及北京郊区农村中的五音大鼓,据《中国音乐词典》记载:北京琴书,其前身称“五音大鼓”,清代道光年间兴起于北京东南部及河北省安次县(今廊坊市)农村,因以三弦、扬琴、四胡、鼓板伴奏,再加上演员的唱腔,合为五音,故名。
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北京通县乐亭大鼓艺人翟青山等人,改三弦为一只扬琴伴奏,唱腔曲调则与乐亭大鼓近似,被称为“单琴大鼓”。
之后,又有关学曾和琴师吴长宝合作,改用北京语音演唱,伴奏乐器除扬琴外,又增加了一把四胡,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了这一曲种。后正式定名为“北京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