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想看由新石器时代至清的玉器、铜镜、屏风尽在国家博物馆
2020-06-08 网友投稿

国家博物馆内馆藏中国,最远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玉器,这些文物每一个都造型鲜明,意义深刻,栩栩如生,快跟小编来看一看吧!

玉质虎头

玉质虎头呈扁方形,正面雕刻虎的面部。五官用减地法凸出,再以浅细阴刻线勾勒出轮廓,凹洞式耳孔,鼻翼两侧刻划胡须,底边有宽阔的口部。虎头两侧横穿圆形孔,可系佩。虎头是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玉器的代表器形之一,面部威严,反映出浓厚的宗教气息。

宋代的蹴鞠纹青铜镜

蹴鞠纹青铜镜。铜镜背面刻画了男女四人共同踢球的场景:左侧一位梳着高髻的女子正在踢球,球被颠在她的脚尖之上,右侧一个头戴幞头的男子仿佛正在防守,另有两人在旁“围观”,场景十分生动。宋代随着鞠球制作工艺的提高,蹴鞠向杂耍方向发展,观赏性也更强。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市民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以蹴鞠为乐。随着蹴鞠的普及,当时还出现了专门的踢球组织——球社,如“齐云社”、“圆社”等,城市中还有蹴鞠爱好者专门的运动场所,甚至大的宴会以及店铺促销也经常会有蹴鞠表演助兴。

“邸内游乐图屏风”

“邸内游乐图屏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一共6扇,每扇上有一幅画,六幅画内容独立,分别描绘了不同的游乐场景。画中人物有的在伏案疾书,有的在欣赏三弦琴演奏、有的在对弈(甚至发生了争执),还有的在悠闲采耳...

宋代的妇女斫鲙雕砖

宋代的妇女斫鲙雕砖。它表现了一位妇女剖鱼做饭的场景,只见她腰系宽大的斜格纹围裙,挽起袖子,露出多圈套镯,身前的高木方桌上有厨刀和菜墩,墩上1条大鱼,鼓腮动鳍,栩栩如生,还有 3条小鱼用柳枝串起,正待清洗。妇女足边有一盆,水波荡漾。桌旁有一个方形火炉,炉火熊熊,炉上有锅,锅中水在沸腾,表示即将煮鱼。

清代“洒蓝釉加彩三鳜盖罐”

清代“洒蓝釉加彩三鳜盖罐”罐盖上绘有两条小鱼,器身绘四条游动的大鱼,鱼体丰肥,鱼身刻画出细部,神态活泼,栩栩如生。鱼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动物,人们常常把鱼的形象作为装饰。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