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绝在古代是皇家御用,如今作为国礼活跃在外交舞台上。一般人需要在博物馆等地才能欣赏到,所谓燕京八绝,是指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它们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在清代均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新的高峰,并逐渐形成了“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燕京八绝件件珍品,至精至美,惊艳世界。
景泰蓝制作技艺
北京景泰蓝技艺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故名“景泰蓝”。其技艺是用铜作胎,将细铜丝轧扁后以手工制成各种图案,掐、焊、贴在胎体上,再施珐琅釉料,经过烧制、磨光、镀金等多道工序最后制作出成品。
景泰蓝技艺是外传珐琅技艺和本土金属珐琅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明清两代,御用监和造办处均在北京设有专为皇家服务的珐琅作坊,技艺从成熟走向辉煌。近代以来,社会动荡不安,北京景泰蓝技艺曾一度衰微。1949年后,因国家采取积极的保护、扶持政策,这一古老技艺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北京景泰蓝技艺复杂,工序繁多,它综合了青铜工艺和珐琅工艺,继承了传统绘画和金属錾刻工艺,体现出中国传统工艺门类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的传统。景泰蓝制品造型典雅,纹样繁缛,色彩富丽,具有宫廷艺术的特点,给人以“圆润结实、金光灿烂”的艺术感受,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为祖国赢得荣誉,还经常被作为国礼馈赠外宾。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由于一些从业者的不良运作,北京景泰蓝的艺术质量和技艺水平有所下降,大量次品充斥市场,影响恶劣,如果想欣赏正宗的景泰蓝可以去北京市珐琅厂。北京市珐琅厂是全国景泰蓝行业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是唯一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金杯奖企业。
参观体验:北京市珐琅厂
电话:010-67211677
地铁:地铁14号线景泰站出东北口,向东200米路口向南100米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永外安乐林路10号
京绣
京绣又称宫绣,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用料讲究、技术精湛、格调典雅。其刺绣工艺极为考究,共分为七个基本步骤。
(一)、设计
设计所绣图案,或据其中国古代传统纹饰,或大胆创新,但都秉承其图必有意纹必吉祥的宗旨。
(二)、绘图
绘制其所绣图案,讲究其图案的寓意表达。
(三)、制版
根据其所绘制图案制版,制版讲究其精细流畅。
(四)、选料
京绣一般选用最好的绸缎作为面料,绣线采用天然蚕丝制作,绣好以后的绣片质量较轻,软,手感舒适。
(五)、配色
京绣颜色搭配均匀,过渡灵活。因绣线色彩使用复杂,图案取材广泛。
(六)、上绷
一件绣品在刺绣之前需要将其紧紧绷于一个绣花绷架之上,并压条、拉筋。
(七)、刺绣
京绣讲究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具有“平、齐、和、光、顺、均”的特点。
参观体验:稻香湖非遗科学馆
电话:010-62523780
地铁:地铁16号线稻香湖路站下,西南口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稻香湖路28号
雕漆技艺
北京雕漆工艺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雕漆制品造型古朴、纹饰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并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它体现了我国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
雕漆工艺发源于唐代,由于北京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发展最终落户北京。北京雕漆工艺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华夏南北雕漆技艺之大成,是中国髹漆工艺的优秀代表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艺人萧乐安及李茂隆在北京开办了近现代第一个民间雕漆制造作坊——“继古斋”。1949年后,北京市召集分散在民间的继古斋雕漆传人建成北京雕漆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北京市雕漆工厂,成为北京雕漆工艺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阵地。
北京雕漆工艺制品种类繁多、题材丰富,其设计创作集雕刻、绘画、工艺于一身,具有庄重典雅的艺术性。对于现代社会人们审美素养的提升和美化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雕漆工艺集中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髹漆工艺文化传统,是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转型、生产周期长、投资大及管理体制变化等原因,雕漆行业发生萎缩。北京雕漆厂名存实亡,真正的手工雕漆品越来越少,雕漆行业技艺人员面临着年龄结构老化、无新人后继的残酷现实。从现在的情况看,延续几百年的北京雕漆工艺已濒临失传。
参观体验:北京麒宝阁
电话:13611364098
地铁:地铁5号线天坛东们站下,东南口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龙潭湖公园东门内
玉雕
北京玉雕又称“北京玉器”,是流传于北京市的一种玉石雕刻技艺。它兴起于元代,始祖为全真道士丘处机。明代宫廷御用监下设玉作,汇集全国治玉良师,北京的宫廷玉雕业由此出现兴盛局面。清代北京风行玩玉,琢玉工艺达到历史高峰。1911年以后,北京民间玉雕业日渐兴旺,出现了潘秉衡、刘德盈、何荣、王树森等才华出众、绝艺惊人的著名艺匠,将北京玉雕带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玉雕行业发展迅速,一度达到几千人的规模,人才荟萃,技艺争新出奇,这一时期制成的四件翡翠国宝《岱岳奇观》、《含香聚瑞》、《四海欢腾》、《群芳揽胜》精工细作,尽态极妍,呈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受到国务院的嘉奖。
北京玉雕素有“工精料实”的美誉,它继承宫廷玉作的技艺传统,用料讲究,制作精美,种类齐全,能生产器皿、人物、花卉、鸟兽、盆景、首饰等多种制品。北京玉雕技艺包括相料、清料、开料、设计、磨活、抛光等多个环节,造型雄浑厚重、端庄典雅,装饰精巧细腻、明丽质朴,体现着高超的工艺水平。
参观体验:京城百工坊
电话:010-67111381
地铁: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地铁站下,东北口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光明路乙12号
象牙雕刻
象牙雕刻是指以象牙为材料的雕刻工艺及其成品。北京和广州的象牙雕刻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
北京牙雕即北京象牙雕刻,可考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外地迁徙或被招募到京的优秀工匠与北京当地的工匠不断切磋,经过数百年的实践,北京牙雕具有了雍容华贵的宫廷艺术品格,形成独特的工艺特点。北京牙雕在清末曾一度衰微,后经杨士惠及其传人的努力,这一古老工艺又得以复兴。
象牙雕刻因牙材自身的品质而具有高洁的美感,成为中国特种工艺美术的一部分。北京象牙雕刻工艺复杂且有难度,表现题材广泛,技艺以口传心授方式承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于保护大象种群的考虑,国际上曾经一度禁止象牙贸易,这使得完全依赖进口象牙原料的北京象牙雕刻工艺陷入了困境,面临着一无原材料、二无年轻传人的局面。近年来,国际上已开始摒弃死板的贸易禁令方式,允许库存象牙贸易。即使如此,也无法解决作为特种工艺的北京象牙雕刻技艺无人传承的问题。
参观体验:京城百工坊
电话:010-67111381
地铁: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地铁站下,东北口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光明路乙12号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花丝镶嵌是一门传统的宫廷手工技艺,主要使用金、银等材料,通过镶嵌宝石、珍珠或编织等工序,制作成工艺品。花丝镶嵌工艺复杂,大致可分掐、填、攒、焊、堆、垒、织、编八种手法,技艺精湛,造型优美,花样繁多,具有传统的艺术特色。花丝镶嵌产品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花丝,即把金、银抽成细丝,用堆垒、编织等技法制成工艺品;二是镶嵌,即把金、银薄片锤打成器皿,然后錾刻图案,镶以宝石、珍珠。
花丝镶嵌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即已出现,至明代达到高超的水平。清代以后,花丝镶嵌有了更大的发展,精品不断涌现,饮誉海内外。北京市与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的花丝镶嵌技艺特点显著,在行业中最为著名。
北京花丝镶嵌以编织、堆垒见长,还常采用点翠工艺,即把翠鸟的蓝绿色羽毛贴于金银制品之上,以增强艺术效果。老北京的花丝镶嵌匠人多聚居于通州,1958年成立的北京花丝镶嵌厂是北京花丝镶嵌工艺品的主要生产企业,产品多用于出口。20世纪80年代末,该厂出口数量锐减,呈现衰落局面。2002年,北京花丝镶嵌厂宣告破产。现在,北京花丝镶嵌技艺后继无人,不少绝技已经失传,急需抢救。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的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在汉代即已初露端倪。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迁都北京,西域金银匠师随同北迁,纷纷定居大厂回族聚居地区。他们带来了传统的波斯图案和手工技艺,将花丝镶嵌技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明清两代,大厂花丝镶嵌飞速发展,产品被朝廷定为贡品。大厂花丝镶嵌工艺复杂,整个制作过程包括设计、下料、制胎、描图、划线、做丝、粘丝、焊丝、镪(强酸)活、洗活、选石、粘嵌、组合、镀金、镀银等多道工序。产品造型多样,图案丰富,制作精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大厂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过去多为父子相授,后又出现师徒传承的方式。已故的蒙錾石镶大师马作文曾携弟子制作出《布达拉宫》、《十二世班禅金印》等花丝镶嵌工艺品,一时声名远扬。
参观体验: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
电话:8610-68611900
地铁:乘坐1号线到苹果园站,B、C口出乘公交527路模式口东里站下车,往回(南)走约50米,见红绿灯(模式口大街)右转西行200米路北侧即到(北京市第九中学高中部北门对面)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20号
金漆镶嵌髹饰技艺
金漆镶嵌是中国传统漆器工艺的重要门类,已有七千余年的历史。北京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漆器产区,官府手工艺作坊如元代油漆局、明代雕漆工场果园厂及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兴起,为北京漆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北京金漆镶嵌从工艺技法到艺术风格等许多方面都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明清宫廷的漆器制造艺术。
北京金漆镶嵌髹饰工艺繁多,题材广泛,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其中的镶嵌类产品层次清晰,玲珑剔透;彩绘类产品色彩艳丽,灿若锦绣;雕填类产品线条流畅,富丽堂皇;刻灰类产品刀锋犀利,气韵生动;断纹类产品古朴大方,隽秀雅致;虎皮漆类产品五彩斑斓,近于天然。按用途分,北京金漆镶嵌产品包括器皿、家具、屏风、牌匾、壁饰等种类。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其产品既方便实用,又可收藏,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参观体验: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
电话:8610-68611900
地铁:乘坐1号线到苹果园站,B、C口出乘公交527路模式口东里站下车,往回(南)走约50米,见红绿灯(模式口大街)右转西行200米路北侧即到(北京市第九中学高中部北门对面)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20号
北京宫毯织造技艺
手工羊毛栽绒地毯织造技艺是我国富于民族特色的手工技艺,它将羊毛线盘绕起来打成结扣,栽在由经纬棉线交织而成的地毯底基上,以形成高出的绒面。我国以羊毛线编织地毯约始于新石器时代,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地区和民丰县汉墓出土的双股羊毛线栽绒地毯来看,东汉时期地毯编织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唐代宫廷和富豪宅第均铺设地毯。元代,受蒙古族生活方式影响,宫廷设置剪毛花毯作坊等。明清两代,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北京等地的地毯织造得到迅速发展。
地毯的织造技艺包括设计、织造、平活、剪片(用剪刀将平面图案剪成立体状)、洗毯、整理等环节。织毯的羊毛线有的仍采用古代植物染料加以印染。我国地毯不仅是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用品,而且大量出口到海外。地毯的图案吸收了古代青铜器、刺绣、织锦、瓷器等图案的特点,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的地毯更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北京手工地毯旧称“官坊毯”,又称“宫毯”。织毯技术西汉时由西域传入我国,到唐代,中原地区的地毯织造已大致成熟。元代织毯业兴盛,出现了大规模的织毯作坊。明代官营织毯机构开始织造高质量的官坊毯,入清以后,北京官坊毯的图案渐渐形成多民族色彩、纹样相融合的艺术风格。
20世纪以来,北京宫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00年,北京宫毯在法国巴黎世博会上获得金奖。1920年,北京宫毯作坊已有354家,成为中国地毯的主要产地之一。1956年,公私合营的北京第一地毯厂成立,后与地毯三社合并,更名为“西城地毯厂”,1965年又更名为“北京市地毯五厂”。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北京宫毯出口处于鼎盛期,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声誉。
北京手工地毯织造技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织毯使用专业设备,即机梁;二是织毯专用工具和量具;三是织毯按传统可分为抽绞地毯织造和拉绞地毯织造两种技艺类型。北京宫毯生产的工艺流程主要由前期准备、织毯成型、美化整理三个工序组成,其特点是:一、图案设计精细,构思完美;二、选料精心,配线准确;三、加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北京手工地毯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北京宫廷艺术的特色,业内称之为“京式地毯”,并在其基础上向民间拓展,使之既存皇家气派,又有民间韵味。
参观体验: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
电话:8610-68611900
地铁:乘坐1号线到苹果园站,B、C口出乘公交527路模式口东里站下车,往回(南)走约50米,见红绿灯(模式口大街)右转西行200米路北侧即到(北京市第九中学高中部北门对面)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