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顺义这些村子名称的由来,每个名字都是一段故事
2020-06-14 网友投稿

顺义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无数的传说故事散布在潮白河畔在这片热土生活的我们对家乡都拥有着深厚的感情。家乡的样貌您很熟悉但是家乡故事的传说您知道多少呢?

这些故事记录了咱顺义变迁的传说也让我们在不可停下的时间长河中截取、停驻那一个一个美丽的瞬间......

今天顺义君向您介绍的是白各庄

白各庄村位于顺义城区北3公里处,毗邻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传说,白各庄这个名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过去的白各庄分为上白各庄、下白各庄,上白各庄遗址在现在的西马坡煤厂一带,下白各庄便是现在的白各庄。因有一个姓“白”的大家族是最初来到这片土地的几大姓氏之一,白各庄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村中掌故

相传,白各庄村内旧时有一座关帝庙,人称“春秋庙”,是明太祖朱棣所修建。

据说当时朱元璋开始北伐,其四子也就是后来的明太祖朱棣为先锋官,朱棣骑马来到白各庄,当时的白各庄叫白马坡,传说朱棣马前刮起一阵“旋风”,越滚越大,忽然来个晴天霹雳,听到“咔嚓”一声巨响,朱棣的马前腿腾空而起,转了个圈,马头冲西,双耳立起。朱棣问:“这里什么地方?”随军的张太监说:“这里就是著名的汉寿亭侯关云长白马坡前斩颜良、诛文丑的白马坡。”朱棣立即下马,朝西跪拜,口中念道:“请关帝君保佑进军成功。”结果朱棣率领的军队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无敌。在回师路过白马坡时,朱棣命张太监留在此地,筹备建座春秋庙,纪念关公在天之灵。

洪武三年,朱棣封燕王,要求张太监在他入藩北京前建成此庙。经过四年筹建,于洪武八年落成。张太监说:“因为燕王朱棣当时是朝西跪拜,白各庄的春秋庙定要坐西朝东。”因为素有“关公读春秋”的历史,所以关公庙又叫春秋庙。但是,挂“春秋庙”匾牌的只有白各庄村,因为这个“春秋庙”牌匾是朱棣亲笔提写的。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