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北京曾有多处蓝靛厂:因蓝草得名
2020-06-15 网友投稿

作者:户力平

说到蓝靛厂,最广为人知的是位于京西长河畔的蓝靛厂。其实,北京历史上有过多处蓝靛厂,目前有史料可查的就有三处,即海淀蓝靛厂、朝阳蓝靛厂和丰台蓝靛厂,均因历史上有蓝靛种植与加工而得名。

蓝靛(蓼蓝、菘蓝)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风干后呈黑色,是在古代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染料,又称靛青、蓝草。早在明代永乐年间,朝廷便在京郊种植大片的靛青,待草叶长成后,将其铺在木板上,“渍之以水,使起酵发热,待至干燥,上下搅和,又渍水发酵,如是多次,至酵全息,则成暗青黑色。”而加工蓝靛制作颜料之所,被称为靛园厂、打靛厂和蓝靛厂。

明代官署“内织染局”为宦官官署“八局”之一,由掌印太监主管,下设管理、佥书、掌司、监工等员,掌染造皇帝及宫廷所用缎匹,其附属机构为设于京郊的蓝靛厂。

海淀蓝靛厂于明朝永乐年间开设,历史上这一带地洼水清,土地肥沃,故人在此种植蓝靛。《宛署杂记》称:“蓝靛厂靛户三名,每名银四两。”

明代的“内织染局”被清朝改称“织染局”,织染局外署辖蓝靛厂。清初蓝靛厂尚有蓝靛的种植与加工,乾隆年间已无,但作为地名,蓝靛厂被沿用下来。爱新觉罗·奕绘(乾隆帝第五子荣纯亲王之孙)曾留下“春水直通蓝靛厂,西山尽人上皇诗”之诗句。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清廷在蓝靛厂北侧设外火器营,由满蒙八旗营兵驻扎。当时驻军及家眷有一万余人,由此吸引许多商贩和手艺人聚集在火器营外,逐渐形成了一条商业街。到了清末,旗营解散,遂成村镇。清末民初学者震钧在《天咫偶闻》中写道:“蓝靛厂,火器营驻此,街衢富庶,不下一大县。”

民国时期蓝靛厂一带尚有旗营遗迹,主要街道还基本保持旗营的格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设蓝靛厂乡,六七十年代为四季青公社蓝靛厂大队,以蔬菜生产为主。2002年以后,随着大规模的拆迁改造,昔日蓝靛厂被建成大型社区和商业区。

而今说到朝阳蓝靛厂,已鲜为人知,其大致位置在今天的朝阳区西南部广渠门外大街北侧大鹿圈。清代《日下旧闻考》载:“鹿园,金章故园也,今曰蓝靛厂。”

辽金时期,此地位于辽南京和金中都东部,属平原地貌,有多处水泊,牧草丰茂,金大安元年(1209年)已有鹿圈地名,为金章宗故园。元代附近已有蓼蓝种植及加工作坊,但规模较小,明代永乐年间工部织染局在此设蓝靛厂,主要负责京师守备军士应用布匹的印染,也就是具有军工性质的蓝靛加工厂。京师守备军士负责京城及皇城的保卫之类,所以这里所设蓝靛厂属工部与兵部共同管理。清初尚有蓝靛种植及加工作坊,清中叶后逐渐荒废,地名也不复存在。民国时分为南北两个自然村,沿用金代鹿圈之名,北称“大鹿圈”,南称“小鹿圈”,此后这一地域泛称“大鹿圈”,但民国时期的地图上仍有“蓝靛厂”的标注。

丰台蓝靛厂,今称“靛厂村”,《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载:靛厂村“卢沟桥乡靛厂村公所辖自然村,东南越过莲花池西路,与马官营相邻,南靠莲花池西路,西南接岳各庄,西靠丰台路,北接金家村、岳家楼。主街东西向,呈长方形聚落,布局整齐,村中有乡路东西通过,住户向南北两侧延伸。”另《丰台地名探源》载:“卢沟桥乡以北2.4公里有‘靛厂村’,‘靛’又叫‘靛蓝’或‘靛青’,是用蓼蓝的叶子发酵制成的深蓝色染料,染布之后颜色经久不退。靛厂是为白布染色的作坊,周围形成的村落即以此为名。明代嘉靖年间《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万历年间《宛署杂记》都记载了‘打靛厂’,意思是把白布染成靛青色的厂子。清代称‘靛厂’,民国地图上已有‘靛厂村’。”

靛厂村地处永定河故道,历史上地势低洼,水源丰沛,土地肥沃,明代有人在此种植蓼蓝,并开设印染作坊,时称蓝靛厂、靛厂。

与海淀、朝阳蓝靛厂有所不同,丰台蓝靛厂为“民营”,是民间开办的蓝靛加工作坊,其规模小于海淀和朝阳“官办”的。

明末丰台蓼蓝种植及加工作坊消失,形成的聚落被称为“靛厂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属卢沟桥乡行政村。多年前随着该地区的开发,村落消失,建成靛厂锦园、靛厂绣园等居民区,其邻近的道路称“靛厂路”。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