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房山区,素来有“人之源”“城之源”和“都之源”的美誉——举世闻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3063年历史的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被史学界视为北京古代城市发展的起点、860多年前的金代皇陵,印证了北京建都的沧桑……
也因此,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丰富多彩,既有流传至今的民间歌谣、传说、故事等,也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体育等,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世代相承,流传至今。
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推出系列全民艺术普及微视频《市井间的传承》,为您讲述房山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您领略一个不一样的房山区!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甚至从纸发明之前,在轻薄物品上裁剪纹样的技法就已经开始盛行。作为东方民间美术的代表,剪纸伴随着人们度过了无数的岁月。由最开始的简单纹样,到后来纷繁复杂的内容,剪纸逐渐成为了人们表达内心世界,展现生活情趣,风俗审美的主要载体。
剪纸最大的特性,便在于其能够将风景人物、山水花鸟等形象展现出来,丰富的形式,能够增强剪纸的深度和广度。传承人陈凤莲不断的查阅资料,反复揣摩推敲,只为了能够生动的表现出人物的形象。剪纸看似简单,实则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因为要考虑剪刀的走向,所有的作品都必须重新设计,还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加入不同的剪纸元素。
剪纸已经成为了极具东方代表性的符号。陈凤莲让本来只存在于纸笔和人们口口相传间的故事,能够以具体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今天,我们从剪纸的题材入手,听陈凤莲聊一聊剪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