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陈强 摄/本报记者 安旭东
房山窦店镇交道后街村在1950年至1955年间设有志愿军后方野战医院,伤员送到这里救治,大部分治愈后重返部队,少数重伤员医治无效牺牲于此,遗体大部分安葬在交道后街烈士陵园之中。王辉有空就来陵园看看,培土锄草,他的愿望是让更多人知道这里长眠的烈士们。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记者日前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研究会成员王辉,来到香山脚下,拜访了那段历史的见证人——87岁的志愿军老兵王天成。
王辉此行,带来了自己几年前在上甘岭战场附近的一处猫耳洞内发现的物品:一枚严重生锈的铁镐子、一双过度氧化的胶鞋底。“当年,我们志愿军就是穿着这样的鞋,用这样的镐,挖出了一道道战壕。”两个老物件,一下把王天成老人的思绪拉回到了当年的朝鲜半岛。
“当时,舍生取义的英雄在战场上比比皆是,因此才能顶住敌方进攻,坚守住阵地。”王老摸了摸胶鞋底和铁镐,声音颤抖了,“我自己是何等幸运,能够平安回国。”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志愿军烈士是永远的丰碑!”
牵挂着志愿军烈士的,远不止王老一人。
志愿军研究会早在2013年7月27日,便发起成立了烈士后人扫墓团,王辉任领队,经常带烈士后代们前往朝鲜半岛,去到金达莱花盛开的地方、英雄鲜血遍洒的山岗,拜祭先人、告慰忠魂,寻找亲人的踪迹。
7月27日是《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纪念日。“若非疫情影响,现在我们应该已经到达了朝鲜半岛,正在寻亲的路上。”扫墓团团长邓其平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成员们平均年龄已经超过了70岁,但对于这些老人来说,到父辈墓前跪拜祭奠、敬献花圈,甚至大哭一场,是一生中最大的心愿。
“1998年父亲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叮嘱我找到大伯的墓地。”扫墓团成员杜粮存是幸运的,苦苦寻找20年后,2018年,他终于在扫墓团成员的帮助下,在上甘岭墓园的合葬墓碑上找到了大伯杜月朝的名字。那一天的墓园,漫天大雪,杜粮存蹲下来,将五星红旗盖在墓碑上,久久不愿起身,用手指一遍遍地摩挲墓碑上的名字,不禁失声痛哭。
2018年以来,烈士后人扫墓团已经帮200多位烈士后人成功“寻亲”。然而,成员中的一部分人,仍然没能实现扫墓的夙愿,他们只能拿着遗物寄托哀思——孙群凯保存着父亲当年从朝鲜寄回的照片、王玉莲珍藏着父亲留下的一块军毯……志愿军烈士后人们说:“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