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非遗时光】老北京的皇封“高跷秧歌”
2020-08-16 网友投稿

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是创会于清乾隆年间的一档民间花会,以创始人所居街巷(五斗斋)命名,已有200 多年历史。它原称“万寿无疆、随意乐善、太平歌唱秧歌老会”,动作严谨规范,表演形式丰富,历史上几经浮沉。

五斗斋高跷秧歌曾受过皇封,慈禧太后掌权时最为兴盛。在一次为其庆祝六十大寿的表演中,慈禧对秧歌中“小头行”的表演十分赞赏,特赐“太子冠”取代原来的“孩儿发”,五斗斋高跷秧歌从此名声大振。

五斗斋高跷秧歌

京腔大韵

高跷秧歌有文武之分,文跷以走场、歌唱为主,武跷以武功见长。五斗斋的高跷原是文跷,有10 个角色。其走场讲究“扭、摆、悠、颤”,即腰左右扭,手前后摆,双膝顺势上下悠颤。不同人物各有特色,如武扇动作幅度大,上身大摇大摆,膝部大颠大颤;文扇羞怯忸怩,动作小扭小晃。歌唱则是京腔大韵,高亢婉转,韵味十足。唱词内容多为劝人行善或来自神话传说,如《白猿偷桃》《小五佛》《卖豆歌》等。后来为了增加观赏性,增加了渔婆和膏药先生两个角色,还增加武跷的惊险高难动作,如“鹞子翻身”“怀中抱月”等。

五斗斋高跷秧歌

“逗十相”

表演中突出的是“逗十相”,由武扇轮番请其他角色出场,表演各自最拿手的技艺,有一定的即兴发挥。如逗大头行,又称“活捉”,二人正面相对,武扇左手拉起大头行的右跷,退做蹲桩跳,大头行单跷随之向前跳。其他表演也各有情趣,如小二哥和文扇边唱边舞时,与周围观众交流,文扇指着一脖子上扛着小孩的观众,唱问小二哥“那是什么”,小二哥唱答“那是双头人”,引起观众哄笑。

五斗斋高跷秧歌

十二角色

清末《旧京社戏图·高跷》,共12名角色。上图左起,后排:渔婆、丑鼓、丑锣;中排:俊锣、渔翁、樵夫、膏药先生;前排:俊鼓、文扇、武扇、小二哥、大头行。五斗斋高跷秧歌原有10 名角色,后添了渔婆和膏药先生,12 名角色与图绘相同。

五斗斋高跷秧歌

常用队形

该会原是文跷,走场是重要的表演形式,即走出一定花样的队形。此外,还有不绑跷腿的地阵,变化更丰富。常用队形图案如下,其中“龙摆尾”“二眼井”多用于地阵,其他走场、地阵可通用。以下图示均以下方为台前,面向观众。

单夹篱笆:大头行领全队,依次走到台前亮相后,再转身与后面演员穿插行至队尾。

双夹篱笆:大头行、小二哥各领一队,每队动作同单夹篱笆。

叉月牙子:头行、小二哥各带一队按图示路线互相穿插行进。

二龙吐须:大头行、小二哥带两队站成半圆形,中间二人依次走到台前表演,再分开至队尾,其他人依次补位。

二眼井:大头行、小二哥先各带一队走成左右两个小圆,之后大头行队不动,另一队沿图示箭头走至其外侧,成两个同心圆。

龙摆尾:大头行带全队按图示路线迂回行进。

五斗斋高跷秧歌

几经浮沉

因为受到慈禧太后的封赏,五斗斋高跷秧歌名声大振,许多年里他们参加了北京几乎所有的庙会活动,直到军阀混战时期处于低潮。1949 年后,该会活动曾数度中断,陷入了濒临绝迹的境地,直到2004 年重又恢复,目前主要在舞台及春节庙会等活动中表演和呈现。

(文图:文旅北京)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