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祖希
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同时今年也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首都博物馆等机构也举办了类似主题的展览,向人们介绍了明初北京城的建城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有关都城中轴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而北京城中轴线的规划,始自元代而成于明代。在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有序推进时,有必要对北京城以及这条中轴线的建成历史做一些回顾。
永乐迁都 奠定大明百年基石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即位,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大力提倡儒家的伦理道德和封建礼制。在定鼎金陵之后,历时21年建成应天府城,城垣有四重,分外城郭、内城、皇城和宫城,应天府城是我国建城史上的孤例。内城南面和西面紧贴秦淮河,东傍紫金山和玄武湖,有城门13座:外城郭东包紫金山,南包雨花台,西北两面直面长江。
应天府皇城位于城之偏东,中有宫城。其外朝三大殿为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后有乾清宫、坤宁宫等(建文帝时在两宫之间加筑了省躬殿)。午门外御道两侧,东为太庙,西为社稷坛,承天门前御道两侧排列着中央官府:东侧是宗人府以及吏、户、礼、兵、工五部,西侧是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后来,应天府皇城的规制(见右图),也成为北京城的重要参考。
不过,定都南京后,全国并不太平。一方面为了防止倭寇,在沿海地带陆续建造大小城堡和海防基地。另一方面,为了防御蒙古贵族武装的南扰,明朝又动用了大批人力、物力修筑长城,建造关隘,前后延续近20年之久。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八月,徐达、常遇春率军突破齐化门攻下大都之后,朱元璋立即把它改名为“北平府”,取“北方太平”之意。但实际上当时北方仍有“大元帝国”的存在,且他们念念不忘大都。元顺帝曾作歌曰:“失我大都兮,冬无宁处;失我上都兮,夏无以逭(huàn)暑……”
何况,元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还在太原拥有陕、晋军之残余,时时企图进攻大都。诚所谓“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资装铠仗,尚赖而用也;驼马牛羊,尚全而有也……元亡而实未亡耳!”因此,为便于军事上的防守,徐达等将领在攻占大都后,便把大都北部曾遭火灾而显得比较空旷、人口也较稀疏之地让出——将北城墙南退5里,并以依海子(积水潭)东流的一条天然小河(西坝河)作为护城河,在其南侧砌筑新城垣。其西段在遇到海子(积水潭)宽阔的水面时,为工程计,将水面最窄处与原西城墙相接,从而形成了一个斜角(即如今的西直门斜角),与此同时,还把积水潭西端的一部分水面隔在了城外(即后来的太平湖)。在将元大都北城墙南移之后仍保留二门,除此之外,还在北平周围设“六卫”——大兴左卫、大兴右卫、燕山左卫、燕山右卫、永清左卫、永清右卫分兵把守。从此,“北平府”就比较太平了。
此时的北平府,虽不再是全国的首府,但是在政治上、军事上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明初还建立了一个地方行政机构——北平布政司。
洪武三年(1370)四月,朱元璋封第四子朱棣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燕王就藩北平。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驾崩,其长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起兵北平,史称“靖难之役”,并于建文四年(1402)攻下南京,夺取帝位,是为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正月,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这样就改变了北平仅仅是军事要地的地位,加强了其政治功能。不仅如此,为了恢复北京的经济实力,明成祖即位之后不久,便下诏从山西、浙江、直隶等地移民充实北京。根据记载,当时给这些移民很多优惠政策,比如迁徙北京的百姓可免劳役三年,来这经商的商人可享受减税的政策。
尽管明朝在南京建都已有三十多年,但北京毕竟是明成祖朱棣政治、军事的根基所在,永乐帝更加重视北京的建设。再加上此时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崛起,蒙元贵族的残余势力也不时南下侵扰。若不控扼北方的广大地区,则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北平重要的地理位置是永乐帝首先考量的因素,它背靠燕山山脉,南俯中原,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在军事上有金汤之固。与此同时,北平与江南富庶之地又有河海漕运之便,可以弥补北平在经济上的缺陷。因此,明成祖朱棣早就有意将都城迁至北平,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永乐五年(1407)五月开始兴建北京宫殿。不久,奉天殿等建筑竣工,永乐八年(1410)朱棣到北京,在奉天殿接受朝贺。永乐十三年(1415)修筑北京城垣,第二年八月,修北京西宫(原燕王府),同年十一月,再次召文武群臣集议营建北京之事。此时,有公侯伯五军都督等人上疏曰:“窃惟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朴,物产丰富,诚天府之国,帝王之都也。皇上营建北京实为子孙帝王万年之业。”还有人上疏曰:“伏惟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伏乞早赐圣断,敕所司择日兴工,以成国家悠久之计,以副臣民之望。永乐帝准奏。于是,更大规模营建北京城的工程由此开始。永乐十七年(1419)十一月,拓展北京南城,将原大都城的南墙(今东西长安街南侧一线)南移约二里(即今前三门大街一线)。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北京宫殿城池告成。
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永乐帝便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明成祖诏告天下曰:“眷兹北京,实为都会,惟天意之所属,实ト筮之攸同。乃仿古制,徇舆情,立两京,置郊社宗庙,创建宫室,上以绍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以贻子孙万世之弘规。”
从以后的历史发展来看,明成祖迁都北京是一项固国之举。此举与明王朝继持大约300年的大一统局面,关系甚为密切。因为,北京可以就近指挥长城一线的军事防御,抵抗蒙古贵族残余势力的军事进攻,保证国家的统一政权,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对此,清乾隆帝在《御制过清河望明陵各题句》中,曾做了这样的评价:“永乐十九年将迁都北京,诸臣佥云不便。主事萧仪、侍读李时勉言尤峻切。成祖怒杀仪,下时勉狱。虽不无过当,然燕地负山带海,形势雄伟。临中夏而控北荒,诚所谓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者。……故即位后决计迁都,卓识独断,诚非近虑者所及也。”
压胜前朝“悉如南京,高敞过之”
明永乐帝迁都北京,并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依据明临濠(今安徽凤阳)中都城和南京城的规制进行了改建。而规划北京城的人就是原先规划凤阳中都城、南京城的李善堂、谭河等人。明代的北京城不仅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帝王之都的规划设计思想,而且奠定了北京旧城的规模和格局。在北京城的发展历史上,这是极为重要且辉煌的一章。
明城墙是在元大都城土城垣的基础上拓展改造而成的。《顺天府志》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况:
“洪武初,改大都路为北平府,缩其城之北五里,废东西之北光熙肃清二门,其九门俱仍旧。大将军徐达命指挥华云龙经理故元都,新筑城垣,南北取直,东西长一千八百九十丈(约合6048米)。又令张焕计度故元皇城,周围一千二百六丈(约合3859米)。又令指挥叶国珍计度南城,周围凡五千三百二十八丈(合17050米)。南城,故金时旧基也。……城门为九,南三门:正南曰丽正,左曰文明,右曰顺承;北二门:左曰安定,右曰德胜;东二门:东南曰齐化,东北曰崇仁;西二门:西南曰平则,西北曰和义。”
明朝洪武年间,当北平尚未成为明朝的京城时,其范围和城墙情况大抵如此。
朱棣在登基之后,初到北京,仍住燕王府内,即位于西苑元故宫的燕邸旧宫。称帝之后,他便在燕王府宫殿上冠“奉天殿”等匾额,作为他来北京巡幸时的宫殿。
永乐五年(1407),他开始修筑北京宫殿,其中最重要的是修建宫城:紫禁城。据《明成祖实录》记载,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北京城,“北京营建,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散壮丽过之”。
明代的紫禁城址沿用了元朝大内旧城而稍向南移,周围加凿了护城河,俗称筒子河,一律用条石砌岸。随后又拓展了元代皇城的南、北、东三面,从而扩大了紫禁城与皇城之间的距离。
最终修建好的紫禁城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东西两墙的位置仍因元大内旧址,只将南北两墙分别向南推移了约400米和500米。紫禁城的四角有华丽的角楼,号称“九梁十八柱”。紫禁城正南的午门,正是元皇城棂星门的旧址,午门内的金水桥亦即元时建筑。在金水桥北还新建了奉天门(后改皇极门)。
另外,在元大内崇天门至大明门这一带的旧址上,明成祖先建奉天殿(后改称皇极殿),后又建华盖殿(后改中极殿)、谨身殿(后改建极殿),是为外朝三大殿;其后为乾清门,内有后三殿即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均奠基于元代前朝大明殿的旧址之上。这前后六座大殿,像元朝大明殿和延春阁一样,都建筑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
北京的紫禁城釆用“前朝后寝”的形制。前面是外朝的三大殿,后面是作为寝宫的后三殿和东西十二宫。其间的排列乃至名字都象征着日月星辰。总之,当时的工匠们极尽各种方法来表明宫城是万物的中心,是“天地会合、四季融和、风调雨顺、阴阳交泰之处”,更是皇帝“屹立于天下中心,安抚四海万民”之所在。
奉天殿前两侧有文昭阁(文楼)、武成阁(武楼),两侧有文华殿和武英殿。后三殿两侧设有东六宫和西六宫,合称“十二宫”,是皇帝众妃嫔居住的地方。东六宫在坤宁宫之东,以东二长街为轴线,分别左右对称地排列为三组:由南向北依次为延禧宫、景仁宫;永和宫、承乾宫;景阳宫、钟粹宫。西六宫在坤宁宫之西,以西二长街为轴线,分列左右对称地排列为三组:由南向北依次为毓德宫(即长乐宫,后更名为永寿宫)、未央宫(后更名为启祥宫)、翊坤宫、永宁宫(后更名为长春宫)、储秀宫、咸福宫。其北还有乾东五所、乾西五所两组建筑。
按照古制,皇宫的左侧应是祭祀祖先的太庙,右侧则是祭祀土地五谷神的社稷坛,即“左祖右社”的礼仪制度。
太庙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太庙正门南向,内有三道长方形的朱红高墙,内植以柏树。第三道围墙的大门称戟门,门前有五座绕有石栏的汉白玉石桥,门外东有神库,西有神厨。与太庙相对的是社稷坛,坛是用汉白玉砌成的三层台,内铺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央有两段石柱,为象征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社主”和“稷主”。坛外绕的三重长方形围墙,最内的一重称“壝(wéi)墙”,四面均有汉白玉砌成棂星门。
历时15年的建设,北京城基本竣工。其工程规模之浩大,耗费人力、物力之巨大,是难以想象的。北京皇城规模较之南京更为宏伟,布局更加严整。
紫禁城在内城中央,前朝为奉天殿,后宫为乾清宫。宫城后面正北筑万岁山,前方承天门两侧左为太庙、右为社稷坛。与此同时,承天门(清初改称天安门)前开辟了一个完整的“T”字形广场。这又是明代继承元大都的旧制加以发展的突出例子。它是沿广场的东、西、南三面修筑的宫墙,把整个“T”字形广场完全封闭起来。仅在东西两翼各开一门,东曰长安左门,西曰长安右门,正南曰大明门。大明门两侧书有对联一副:“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自大明门内沿东西宫墙内侧,修建了连檐通脊、黄瓦红柱,带有廊檐的千步廊,东西相向各百余间,作为存放文书档案的地方。中间衬托出“平如砥直如矢”的中心御道,亦称“天街”,从大明门向北直达承天门。广场两侧的宫墙之外,集中部署了为封建王朝行使政权的衙署,这些中央行政机构通过广场与宫廷连为一体。
宫城的正北门称玄武门,出门正北面有人工堆筑的土山,名万岁山(俗称煤山)。正中主峰位置的选择,正是元朝延春阁的故址,明成祖此举意在压胜前朝,所以又称“镇山”。煤山既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又是内城南北两墙的正中间。这座人为堆砌的制高点,成为北京全城的中心。登临山顶,足以俯瞰全城。它在整体的宫阙建筑上,虽然没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却具有突出的象征意义:在一种严正而又匀称的类似几何图案的平面上,凭借一个巍然矗立的实体,显示这里乃是封建帝王统治的中心。
在全城正南的郊外,永乐帝在中轴线的两侧兴建了东西两组象征封建帝都所在的建筑群:天地坛(后改称天坛)和山川坛(后改称先农坛)。
层层拱卫 一条轴线统领全城
当然,北京城的建设不止于明成祖,在他之后,又经过几代帝王的建设,最终形成了北京城如今的格局。
据《明实录·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元年(1436)十月辛卯,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军夫数万人修建京师九门城楼。”这一工程进行了四年,直到正统四年(1439)才完工。此时的北京城墙不仅建筑了城楼,门外还设立了箭楼,连月牙城也修起了城楼;城四隅立角楼,各门之外立牌楼。同时又加深了城濠,并用砖石衬砌两壁。城门外原以木桥通渡,后全部撤去,改用石桥,并设立了水闸。这样,整座城墙、壕沟已颇具规模。《明典汇》说:“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年之瞻矣。”
最初,城垣仅外侧砌有砖皮。正统十年(1445),城垣的内侧也统统用砖包砌了起来。九门的名称除北城墙的德胜、安定两门保留原名外,南面的丽正、文明、顺承改称正阳、崇文、宣武;东面的崇仁、齐化改称东直、朝阳;西面的和义、平则改称西直、阜成。城四角各置角楼一座。
明朝迁都北京之后,位居漠北的蒙古残余势力经常南下侵扰,甚至迫近南郊。而这时的北京南郊不仅已建有天地坛、山川坛等建筑,前三门外还有不少居民,商业也多已聚集,因此大臣屡有加筑外城的奏疏。
嘉靖二十一年(1542),掌都察院毛伯温建议:“古者有城必有郭,城以卫民,郭以卫城,常也。若城外居民尚多则有重城,凡重地皆然,京师尤重……今城外之民殆倍城中,臣等以为宜筑外城。”
《明世宗实录》载,“嘉靖三十二年(1553),京师外城动工。四月,嘉靖皇帝考虑外城建设工程浩大,不是一时能建完。嘉靖询问大臣的意见,严嵩考察了一圈后提出了一个折衷之法,宜先筑南面,俟财力裕时再因地计度,以成四面之制。”
外城的工程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完工。至此,北京城便在平面构图上形成了一个特有的“凸”字形轮廓。完工后的外城,全长28里,设门7座:正南为永定门,其东为左安门,其西为右安门;东向为广渠门,西向为广宁门;东、西与内城交接的两小门,东为东便门,西为西便门。嘉靖四十三年(1564)还增修了各门的瓮城。
经过这次修建,外城的正南门永定门,便成为北京城中轴线的新起点。一条南端以永定门为起点,经正阳门、大明门、承天门、奉天殿(皇极殿)、华盖殿(中极殿)、谨身殿(建极殿)、乾清宫、玄武门、万岁山、地安门、鼓楼、钟楼等建筑,贯穿内外城,全长达7.8千米的中轴线便形成了。这是自秦汉以来,都城规划建设中最长的中轴线。它犹如人的脊梁,不仅统领了北京全城均衡而对称的平面布局,而且将封建帝都的规划匠意——“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主题思想,最大限度地显示了出来。
如今,你可以去崇文门内城东南角楼之间,考察一下,那段残存的长约1600米的原汁原味的明北京城墙。然后再到景山公园的最高处——万春亭去观赏北京城以紫禁城为中心的层层拱卫的平面格局,你会看到,在大面积的绿荫掩映下呈灰色的四合院,衬托着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我把它称之为“大面积的绿叶衬托着红花”。
最后,再建议你走一趟永定门到钟鼓楼这条中轴线,体味蕴含在其间的规划匠意、文化内涵。通过上述的实地考察之后,你就能体会到有关专家提出的“整体保护北京城”的论点是多么地高瞻远瞩。因为,北京老城原本就是一座有计划的壮美城市。北京的建筑形体同它的街道区域的秩序都有极大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