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去颐和园不能不看的桥
2020-12-25 网友投稿

都知道颐和园内有山有水,但千万不要忘了去欣赏欣赏那湖水之上的桥。这些桥历史悠久、造型独特,展现出中国传统建筑之美。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内的桥。

1.十七孔桥

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东接东堤,西连南湖岛,全长一百五十多米,是我国皇家园林中现存的最长的桥,因有十七个桥券洞而得名。桥头及桥栏望柱上雕有五百多只形态各异的石狮。桥栏的两端有四只石雕的异兽,威猛雄健,当属清代石雕艺术品中的杰作。

2.玉带桥

建造于乾隆年间,拱高而薄,桥身、桥栏用青白石和汉白玉石雕砌,呈曲线型,宛若玉带,故得此名。桥下为昆明湖的入水口,西通玉河,当年帝后乘船由清漪园至玉泉山,往返均过此桥。

3.界湖桥

始建于乾隆年间,桥亭毁于一八六〇年英法联军之劫,因处于内外湖的分界处而得名。

4.镜桥

镜桥名称的来源于唐朝诗人李白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桥上有一座八角重檐的桥亭。

5.练桥

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上建有四角重檐桥亭,供观景和憩息之用。

6.豳风桥  

清漪园时期名桑苧桥,光绪时期为避咸丰帝(奕詝)名讳,改为今名,取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农业生活的作品——《豳风》。以“桑苧”或“豳风”为桥名都是为了表明帝王对农桑的重视。

7.柳桥  

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名取自“柳桥晴有絮”的诗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内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