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展览馆和中国农业博物馆是两块牌子、一个机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直属事业单位。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担负着宣传党和国家“三农”政策、展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促进农产品流通促销、普及农业知识、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农业文明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中国农业发展的过程,可以对中国农业文化有更加立体而全面的认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中国农业博物馆有哪些常设展览吧!
中国传统农具
中国传统农具陈列是一个最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题材的陈列。传统农具是中国农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农业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具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在材质上,由木石发展为青铜,再进而发展为铁制。在功能上,从原始的掘挖、脱粒发展为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加工及收藏等多种农具,在动力上,由人力发展为畜力、水力,由简单发展为复杂。传统农具陈列馆的展品是农业博物馆研究人员在二十多年的田野调查、收集、整理、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国各地征集4000多件不同功用、类型、式样的传统农具精选出来的。为了清晰展示我国传统农具的成就,传统农具陈列按照农业生产的具体工序,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灌溉、收获、运输、脱粒、加工、称量九个单元来展示。展示面积400平方米,主展线98延米,文物展品150多件套。
展览场馆:9号馆
中国土壤标本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土壤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农业博物馆土壤陈列馆汇集了我国主要的土壤资源类型,展示了数十种代表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整段标本。它是至今为止我国唯一一套涵盖土壤类型最多、制作技术最为先进、保存最为完整的土壤标本,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具有代表意义且自成体系的一套藏品。陈列面积约400平方米,是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基本陈列的补充。
中国土壤馆以土壤标本为主要载体,辅助以典型特征的相关农作物,利用文字、图表、模型、绘画、音像和多媒体技术,以及一些互动项目,介绍土壤的相关知识,展示土壤与农业、土壤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全方位增强观众对土壤的认知,培养观众对我国丰富的土壤资源的自豪感,唤醒观众对我国严重的土壤问题的危机感,逐步培养保护土壤、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关注。一进展馆大门,观众就会注意到一尊双手捧土的雕塑,它很直观也很形象地说明了人和土壤的关系。通过参观后面的内容,相信观众会对这尊雕塑有更深的理解。再看脚下,是一副根据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的明代所建的社稷坛而设计的。社稷坛最上层铺着五种颜色的土壤,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色土”。我国东部多水稻土,又面临大海所以呈青色,南方多红壤呈红色,西部多盐碱土呈白色,北方土壤肥沃多呈黑色,中原腹地为黄土呈黄色。
展览场馆:8号馆
中华农业文明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在2号馆和4号馆,陈列面积约4850平方米。展线900余延米,文物展品1000多件套,该陈列主要内容包括,贯穿古今万余年的中国农业历史,展示古代农业的“四大发明”、近代农业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当代农业科技的进步。陈列由序厅和农业文明的演进、犁锄镰磨的发明与传承、水利工程与水的利用、养殖业的起源与发展、纺织技术的起源与传播、西学东渐与实验农学、前进中的共和国农业等八个专题组成。
室外展园
走进中国农业博物馆犹如走进了一座城市花园。它的绿化面积达14万平方米,超过总占地面积的一半。馆内楼台交错、亭廊迂回、湖光粼粼、绿树成荫的优美环境,与古典式建筑群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堪称繁华都市的桃源胜地,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园林式博物馆。建馆初期,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园林规划和布局是按照“农业博物馆”和“植物园”两大类型进行的。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管理和培育,馆区内植物种类异常丰富,可称为“立体的农业百科书”。
这里有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的银杏树,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也是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之一。该物种已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这里有作为稀有植物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卷的杜仲树。生长在中国的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属仅存的孑遗植物,它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于研究被子植物系统演化以及中国植物区系的起源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湖滨路两旁的高大挺拔的楸树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材和园林观赏树种,素有“木王”之称。楸树树姿俊秀,枝繁叶茂。每至花期,繁花满枝,随风摇曳,令人赏心悦目。这里有二月兰、月季、芍药、薰衣草、迎春花;这里有紫薇、玉兰、丁香、海棠、榆叶梅;这里有银杏、修竹、国槐、杨柳、苍松翠柏;这里还有苹果树、山楂树、柿子树、核桃园等等。随四季变化,红的、黄的、粉的、白的、绿的,将整个馆区装点得婀娜多姿、风景如画,美不胜收。中国农业博物馆原馆长唐珂在《农展馆赋》中写到:“春日百花竞妍,夏雨朦胧如仙,秋月佳霁(jì)迷人,冬雪轻裹林间”,就是这座城市花园的真实写照。